立即捐款

婦女與諾貝爾和平獎

陳順韾
明報

今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了肯尼亞的婦女運動與環保運動的推動者馬塔伊 ( Wan-gari Maathai ),引起了各界的注意。有人不服氣,說「環保」與「和平」風馬牛不相及,馬塔伊回應道:「很多戰爭都為爭奪資源:中東戰爭為了爭奪石油、水源和土地,非洲戰爭為了爭奪礦產、木材。我認為諾貝爾評審委員會的眼光超越了戰爭本身,已到達如何防止戰爭發生的層次上……善用資源,我們便播下和平種子。」 (《明報周刊》1875期,16/10/2004)

    馬塔伊對於和平的理解,是得到諾貝爾評委會的認同的,她 /他們認為馬塔伊是「用神聖的方式讓可持續發展與民主人權,特別是女性權利,擁抱在一起」,「把科學、社會責任與政治活動結合起來,她的策略遠不止於保護環境,而是確保並強化了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基礎」 (《明報》 9/10/2004 )。

    評委所指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的基礎,我想必然離不開馬塔伊和那些在參與種樹運動中成長起來的婦女所建構的人文生態,即她們從運動中獲取的人權和婦權意識,將成為她們持續這些工作的動力。馬塔伊曾經說:「我們有權擁有一個清潔和健康的環境,那是不容侵犯的。我們有權取得清潔食水,假如有人污染河流和摧毀河流周圍的樹林,那他們便間接侵犯了我們享受清潔食水和空氣的權利;我們教人,享用一個理想環境的權利根本就是人權……我們的傳統中,婦女扮演十分有分量的角色,男性的角色也同樣有分量。可是,殖民地政策叫我們的男人和女性都無法發揮自我,變得無能。……所以,提高女權並非新事物,那只不過是回復舊觀。」 (《明報周刊》1875 期)

    可以看到,馬塔伊是把保育環境和提升權利意識作為防止一般為爭奪資源而發動的戰爭的策略,而環保工作與婦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結合的。不過,「善用資源,我們便播下和平種子」這樣的理解,或者可以暫時堵住批評她獲獎的人的口,然而,她的說法仍然把「和平」跟防止「戰爭」扣連起來,即對於和平的想像空間,仍然停留在防禦性的層面上,而不是指向日常生活。我們認為,和平應該是一種文化,一種生活方式,而這種文化與生活方式包含對平等、公義和權利的尊重,讓所有人 (特別是最容易受到暴力衝突所傷害的基層婦女 )都能夠享有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與發展機會。這類從基層婦女的實踐經驗出發重新定義和平的努力,在一個現正在全球範圍內推行的「全球千名婦女爭評二○○五年諾貝爾和平獎」計劃中得到發揮。

    這個計劃由瑞士一些參與和平工作的婦女發起,而中國 (包括大陸、香港、台灣和澳門 )的提名工作,則由香港嶺南大學群芳文化研究與發展部「性別與日常生活」研究項目負責協調,目的在於通過提名一千位在不同崗位上推進和平工作的婦女,評選明年諾貝爾和平獎,以及通過相關的研究和紀錄工作,重新界定和平的概念和內涵:「和平」不僅是簽署和平協議、停火或國家元首握手言和,而是將之放入日常生活中,視每個投入締造一個安然的社會的人的工作為和平工作,即和平工作的目的不是為了「防止」戰爭,而是為了更好的生活。這樣的和平理念,既超越了民族國家的分析框架,也體現了集體或基層力量的重要性,使千千萬萬婦女在日常生活中的努力和貢獻得到彰顯。

    可以說,今屆馬塔伊的得獎,以至她與評委會的言論,不僅為諾貝爾和平獎的「和平」概念打開了新的視野,也為我們打了一支強心針。雖然像馬塔伊那樣在日常生活中默默地推動和平工作的千千萬萬婦女,不需要諾貝爾獎來肯定她們的貢獻,但諾貝爾獎作為一個在全球範圍內具象徵意義的獎項,的確可以引起較大範圍的關注與討論,有助新的方向的和平工作的推進。明年十月,就算代表無數婦女的一千名被提名者未能獲獎,我們也走前了一步,以實際的行動推動包括香港在內的全球和平文化建設。

相關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