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青年──成人社會自我肯定的一帖藥

青年──成人社會自我肯定的一帖藥          

 

六七暴動之後,政府的一份分析報告指出暴動發生的其中一個重要理由:青年過於精力旺盛、衝動,是為了宣洩而參與暴動。往後,青年就成為社會服務的當然對象,目的在於吸納和掌握該份報告提及屬於青年人的「過盛精力」及「容易衝動」的本質。然後,青年「潛在地」危害社會和青年「就是」暴風少年兩種講法,構成了我們想像青年的理脈。以上講法已有本地論者提及(呂志偉、莫漢輝),本文不再詳談。到了今天,在報紙報道,本地青年評論及公共討論之中,青年還是一種論述工具。當年為了給六七暴動一個解釋而訴諸青年的衝動,在今日面對各項社會議題時,那股衝動依然活躍。因此,青年可說是在具爭議性的社會議論之中,常被援引的標準答案。

  青年在大眾媒體上經常曝光,例如,作為消費巿場的對象;作為青年問題的社會話題;作為保守派的論述工具,因而經常成為議論的對象、熱愛的話題。由此可見,以為青年只是在生物學意義下介乎童年與成年間的階段,注定是偏頗的。公眾是在種種呈現青年的程式之中,認識了青年,但這種認識同時受著不同的呈現程式的形塑。在諸種呈現之中,常見的是,把青年建構成社會希望之源,也是絕望之源。

 

  「青年是社會未來的楝樑」、「青年就是理想、熱情、勇氣加起來的總和」、「為了孩子、救救下一代」等等,這些口號宣言,製造了一種論述效果,就是青年人比任何人「更應該」純潔無瑕地活著,「更應該」將生活調校至符合社會的期望。「希望」與其說是一種放諸四海皆準的價值,不如說是具有主流社會偏見的一種「期待」,它發展成一股阻礙青年自主發展的力量,因為這樣才能確保「社會希望」不會破滅,隨之而來,則是一連串品質保證的規訓監督工作。因此,「未來是屬於青年的」這句話是青年生活的確切描述:青年存在於未來;青年沒有現在。強迫教育的實施不是由青年選擇的,教育內容則是從鞋至頭髮都進行規管,甚至把學校的權力延伸至校外,如發揮遙控功能的家課。在學校之外,青年做為社會希望,是權力機制運轉起來的動力,它常常寄身於無數的具爭議性的社會話題中。保守派在反色情資訊、反性工作、反賭波、反網吧的姿態中,喊得最響亮的莫過於「救救孩子」、「為了孩子的將來」。然後找來一群青年「作死亡狀態」般倒在地上抗議。在愈趨多元化的社會中,那些傳統的保守教條漸漸站不住腳;在倫理討論上,隨著性解放運動、女權運動的興起,就更凸顯其陳腔的性質。我想,面對此情此境,把視線移向社會上其他的弱勢社群──青年──才有成功的可能吧。然而,透過將青年視為受保護動物來召喚成年人加入保守派,這從一開始就將青年定性為沒有判斷能力、非理性、無獨立自主的生物,這恰恰也是從前男權社會想像「女性」的程式,以此限制女人投票、工作、進出公共地方。今天青年的社會命運與過去女性的命運互相呼應,只是以往權力運作的機制是根據性別,現在則是年齡。年齡歧視帶來對人「定型」、「刻板印象」的問題,而國家機器為了管治而劃一地對人進行劃分的做法抹殺了人們之間的差異。例如,以十八歲為界,將千差萬別的人分為成年與未成年兩類,繼而分為理性和未到理性階段兩類,這除了方便國家機器分配身分證、掌握私人的資料之外,根本無助於與千差萬別的他人溝通、交往。

 

  現在談談青年做為社會絕望之源。這份心情可以在眾多社會調查、公共討論上看得見。關於青年的社會調查很多很多,有關於青年的嗜好、媒介使用狀況、行為模式等,有趣的是,這些話題的研究經常重複,不厭其煩地得出一大堆互相重疊關於青年生活模式的數字,可是數字本身不表明甚麼,對數字的解釋、評論工作才是可怕的開始。本地社會學者呂大樂在其文章〈年青人為何總是有罪〉一文中精彩地談到一些研究調查:一些調查顯示本地年青人對前景並不樂觀,調查的分析認為「缺乏自信」;另一些顯示本地青年認為自己的競爭力不遜於其他亞洲地區的年青人,調查的分析認為「過於自信」。這種狀況就如作者文章的名稱。此外,在公共討論中經常出現「一蟹不如一蟹」、「世風日下」的結論,如英文水平、社會意識下降、青年人好高騖遠等社會話題。先不論這些現象的真假與否,但「一蟹不如一蟹」、「世風日下」的論調卻不自今日始,如六、七十年代的粵語長片中的奸角就通常是青年人:他們被呈現成愛穿西化服式、有一個洋名字如彼得、常常參與夜間Party,他們在片中給看成輕佻浮躁,總之破壞了當年成年人的那一套,而當時的一套是傳統中國文化。「一蟹不如一蟹」到底是成年人的標尺跨時空的延伸罷了!

 

  一個更為基本的提問是﹕為何往某些方向發展的就是社會希望,反之則是絕望?這是誰的社會?很多人在給了以上問題一個武斷的答法之後,隨即繼續進行預防絕望發生、確保希望降臨的工作,這衍生出一連串監管青年的工作,生產出一張張禁書的名單、個個不同的禁入場所,務求營造一個烏托邦給青年,現代學校的誕生就是它最具體的實現:要求掌握學生的學習範圍,訂立不同級別的學習內容,把不想要的統統拒於校門之外,從而建造一個便於成人掌控的符號環境。最後,與本段起首的問題一樣:烏托邦一定是好的嗎?我想起一位文學評論家開的一個意味深長的玩笑:假想伊甸園的純潔無瑕根本不適合人類這種動物居住,長久下來一定會懨悶窒息至死,深諳真理的上帝得悉之後,決定改變阿當與夏娃偷吃禁果的懲罰,不是逐出伊甸園,而是永久囚禁伊甸園。我想,阿當的感受,青年人是不會不明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