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黑社會:「和諧社會」的暴力

有人說《黑社會》很寫實,我倒並不同意,杜琪峰近年的電影社會寓言味道極強,雖仍是一貫的香港藝人態度--曖昧的政治立場。

這次《黑社會》的英文名字叫"Election",片初不斷提及小圈子選舉,又把黑社會選龍頭大佬跟特首對比(人地黑社會選舉比我地特首選舉早成百年呀!),黑白兩道都認同,黑社會需要秩序,正如我們的社會需要秩序,當中的政治味道呼之欲出。

本片被定為三級本身,已提醒我們,黑社會選舉與小圈子選舉所支撐的秩序,雖然做戲咁做,但一樣暴力。

梁家輝的大D要搶龍頭棍,喊打喊殺,固然暴力,他搗亂了和勝聯的兄弟長幼秩序,更揚言另起字頭,這是一種我們日常理解的暴力,秩序就是和平的,破壞者則是暴力,暴力只會帶來更多的暴力,所以,鄧伯(王天林)當面從大D口中得知他要另起字頭,當即說要打架了,沒有談判了,就連幫大D的東莞仔也要轉軚,維護這個男性團結。

事實上,大D沒有這個膽量發動一場戰爭,最後也跟阿樂和談,臣服在黑社會的秩序中,一場一觸即發的戰爭,以燒黃紙的兄弟起誓儀式作為化解,阿樂成為龍頭,又認了一堆契仔,重建權威,一切又回歸黑社會的秩序了。

這種處理有別於香港過往不少黑社會電影中的英雄主義,秩序的崩潰(例如有人要搶大佬個位),最後以個人英雄的血腥犧牲作結,一種類近儀式的玉石俱焚,不管黑社會內部的秩序是否能維持,悲劇的英雄還是要站起來。

杜琪峰、游乃海與葉天成這次卻似乎想探討另一層的暴力意義,當大D與阿樂和談後,一起進佔尖沙咀,正當大家享受兄弟情,大家槍口一致對外,共建和諧之時,暴力其實以另一種形式存在,只是轉移或不為人察覺而矣。

片末的一場以水塘邊的充沛陽光,寧靜樹蔭,兩位兄弟與妻子兒子在水邊垂釣,製造一片和諧,跟全片主要的黑夜、混亂與暴力動作主調作一極度反差,如果大D搖撼秩序的暴力是屬於黑夜的話,秩序本身可以是白天,但一點也不失其暴力本性(鏡頭多次指向一群人類的近親猴子),而且可以是更赤裸的,只要有人要挑動秩序(竟然有人要求做 第二個話事人!)。

究竟阿樂是處心積慮向大D下手,還是一時之計?可以爭論,但其實已不重要,因為這種暴力本身就是秩序的一部份,而最後一場戲,導演就是要讓觀眾跟阿樂的兒子親眼目睹這片和諧秩序的暴力。

電影是好是壞,我也說不上,倒是在步出戲院後,想起近日領導人頻說的「和諧社會」,想起那位小圈子的特首,我不禁有點不寒而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