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海嘯 是時候清理現場了

海嘯籌款的熱情有所減退了, 其實這個星期一直收到很多文章是分析海嘯政治種種, 但面對一面倒的潮流, 還是要等它稍稍退卻後才清理現場.

這是一篇對英國媒體的評論: Jennie Bristow: Riding the wave of compassion (5/1/2005)

"...在很短的時間裡, 自發生的同情變得政治化, 被傳媒管理, 以至每一個捐獻的人都能拿到獎章...媒介與政客面對人民的慷慨和愛心, 感動得抖震...
好像越多的關懷會趨使國家的道德重生, 另這個佈滿漠不關心的消費者, 變成一個奉獻和能分享別人痛苦的社群...
...可是這次對災難的欣賞有更深層的另一面...若我們不能把災難與自己聯系起來, 我們不用去關心..."

Mick Hume: How the world has turned the tsunami rubble into a pulpit (14/1/2005)
"Tony Blair 於1月10日自誇自雷地說英國作出重大的貢獻, 強調捐出的錢是'英國國民性最好的展現', 揚言我們嬴得印尼和斯里蘭卡的讚美... 這些言詞把人類的團結變成自我的吹噓, 英國和其他地方的政權, 把遠方的災難, 變成強化我們道德和統一國民性的機會...對海嘯和振災的報導變成一場公民教育的課堂, 教導國民如何成為一個有責任的人...
而災難現場則變成一個競逐善心的場地... 捐款的表格展示出誰給出多少, 大家看著這個人道表格指指點點... 本來是一場人類合力團結的救災, 變成你爭我奪...
以至前陣子, 有報導說災區有兒童被擄拐, 最後證實沒有此事... 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卻堅持, 這樣的事"一定"會發生, 發出幾千名兒童受到威脅的驚號...
南亞海嘯本身並沒有證明上帝的存在或人性的特質, 但我們的反應證明我們要對抗一種嶄新的, 向前看的, 以人為中心的世界觀..."

Brendan O'Neill: A disastroous way to oppose war (14/1/2005)
"...為什麼人們不能像關心海嘯災民那般關心伊拉克人民? 左翼作家John Pilger寫了一篇 '另一場海嘯' 的文章, 說西方領導偽善地對南亞表示同情, 但卻繼續佔領伊拉克...美國反戰評論者Derrick Jackson在Boston Globe中引述美國官員Colin Powell出訪南亞後的感慨: 我從未見過如此的場面. 他當然見過... 在伊拉克, 而美國正正是那場海嘯.
根據2004年10月的數據, 在伊拉克死亡的數字估計是10萬, 這場海嘯是15萬, 規模若干... 南亞海嘯災區大概可以在一年半載內重建, 但伊拉克卻已在戰爭中兩年... 為什麼我們不能為伊拉克人流淚, 捐款到那裡, 正如我們為南亞海嘯災民所付出的一樣..."

Praful Bidwai: Tsunami impact: Loss of Innocence in the Politics of Aid (5/1/2005) ...在Jakarta召開的海嘯協調會議, 很多國家都在競逐政治的利益, 最突出的是美國, 印度, 日本和澳洲, 他們不理聯合國, 組成了自封為海嘯救援的"核心"...
斯里蘭卡的政治學家Jayadeva Uyangoda就指出: 人道救援並不純粹人道, 它給了布殊機會踏進斯里蘭卡...
救援活動亦使布殊挽回一點形象...但美國組成的四國核心小組, 惹來歐洲的批評, 因為它們越過聯合國系統.
致於印度成為救援小組成員並拒絕外界援助更具爭議性, 它的兩個群島Andaman和Nicobar死傷越9,000... 新德里要表現印度的地位足以成為救援國...除了捐款, 它派出了1千名軍事人員, 13艘軍艦和6部直升機到斯里蘭卡... 它的行動反映了印度要強化與美國的策略關係... 至於日本, 國內一直有134美軍軍事基地, 澳洲亦一直非常忠於華府...當中有一些策略考慮要圍堵中國..."

Sirinapha: Tsunami Relief as a Subterfuge? the Pentagon Scrambles to Re-enter its old air base in Thailand
...Utapao Royal Thai Naval Air Force Base 是美軍在越戰時在泰國的空軍基地, 而這次海嘯美軍又回到這裡...
在伊拉克和亞富汗戰爭, 美國都有利用這空軍基地來支援戰事... 但一直以來, 泰國人民都反對美軍的進入, 這次美軍的來臨卻得到泰國人民的歡呼...

上述這些文章都是在評說英美的政治, 香港呢? 當我看到英國傳媒的做法, 我想香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海潚震災的元旦, 董建華與中聯辦和民建聯一起去步行籌款, 領導核心統領振災不是清析可見嗎, 自由黨因為田北俊早陣子為政府添煩添憂, 民建聯亦拒絕與它形成下界特區政府的聯合執政黨, 結果落得與民主黨一起搞振災, 民主黨為了明志, 避免添煩添亂, 取消了元旦遊行... 好了, 同心了, 一種劉兆佳所說的新身份認同: 為香港的同情心, 為中華的崛起而驕傲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