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網際網路、民主與inmedia

昨天借了一本書,名稱為《全球新趨勢 了解國際新局勢的80個關鍵概念》。書中絕大部份的文章是法國學者和記者寫成,由台灣人翻譯。其中一篇是《網際網路在本質上並非民主的利器》,內容大意是:縱使市民能透過網絡直接發表意見,但是我們仍避不過意見是單向的,再者,網絡空間也被個體的行為割裂,難以整合。此外,並非每個網民也有批判紜紜眾多的資訊的能力,他們很容易在資訊世界中迷失,甚至被人家利用。

在讀者看過文章後,我有少少的評論和發揮。

 

網際網路在本質上並非民主的利器

撰文:尚─馬力‧夏隆 (Jean-Marie Charon)

 

媒體社會學家,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CNRS)

數以千計的電子論壇、直接向網友訴求的行政單位和地方政府、一些直接在網路上控訴塞爾維亞鐵蹄的阿爾巴尼亞媒體……網際網路已成了全球性的大廣場,一個能夠讓直接民主、多元言論和公民總動員得到實踐的新政治空間。

它的第一個優點,應該是拿掉了領導者和人民之間的所有媒介。從此以後,人民可直截了當地暢言無阻,告別一切由媒體人、記者和編輯所引來的臆測、錯誤和其他任何檢查形式,擺脫為符合大眾傳播所需而標準化、規格化的新聞疲勞轟炸。現在每個人都可以透過線上對談來質詢某位政府高官,正是這種最新自由的最新象徵。

然而,網友們在這個面對面當中賺到了甚麼?跳過媒體、辨識訊息的規則和座標也跟著消失,結果造成資訊、官方資料、廣告詞、宣傳單、勸世文章和小道消息,統統混在一起。至於所謂與領導們的直接對話,礙於幾千個問題根本沒有辦法一一回應,頂多也只能獲得一些匿名顧問的答覆。

於是,每個人都試著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利益和價值上,並希望藉著一些相同的網站或討論群,讓志同道合者匯聚在一起。因此,網際網路空間出現了無限制的分裂,而這些彼此忽略的次團體,根本不需要去看、去聽或去容忍。那個能夠整合一切、對話、同時開於給專業、另類、多數和少數的民主,我們顯然離它還得很遠。

言論自由的幻覺

瑕不掩瑜:網路提供了直接表達意見的無限可能性。每個人都可以在一些網路論壇、透過電子郵件或是在自己的網站上,針對那些他在乎的議題發表看法。我們只消在網路上隨便逛一下,就會發現那種多樣性、那種分析的豐富…….或單調,那種言論的細膩周延或不容異己。

然而,內容的品質問題也許還在其次。最重要並且最缺乏的,還是交換的規範和目標,那些網路上的言論及其後續發展,全都像一只一只扔進海裡的瓶子。我們原先以為從制度的框架把言論和意見解於出來了,不料只是讓它們重新迷失在一個沒有範圍的空間裡,沒有甚麼付出,也不會有甚麼結果。政治言論因而與它那反映事實的目標脫了節。

電子網路還能夠用來進行直接投票和組織集體行動。這個問題早在網際還沒變成網路的時候,就有人研究了。不過今天全世界有好幾千萬人在上網,讓事情的前景看起來比較有質感。我們很高興看到大家愈來愈勇於表達他們的贊成或反對,一些企業的信箱和官方網站裡,因而湧進大量抗議信件、請願書、集體上訴和目標鎖定的文宣活動等等。

不過,那種由人民在歷經各種觀點林立、利弊分析一目瞭然的競選活動之後,透過投票所表達出來的意見,以及這種在未能提供各種相對且平衡資訊的情況下,就呼籲民眾做意見表達,也不問其代表性,亦無法對投票人或連署者的身份做出有效的鑑定,兩者價值是否一樣?那些召集無數網友,卻又不知他們是何許人也的大型動員,頂多被視為一種對經濟或政治當局的遊說方式。同樣地,網友們的意見也可能被稀釋到一種無時無刻地蒐集意見、期望和看法,卻又沒有真正利害關係的市場行銷中。

一個沒有階級的資訊

如此質疑網路投票 (或透過網路的意見諮詢) 的代表性,看起來頗不可思議,因為這個工具今天展現出來的知識儲藏和流通能力,確是無與倫比。我們只要啟動一個搜尋引擎,不管就甚麼樣的主題,馬上能得到成百成千,來自四面百方,甚麼性質都有的參考資料。老實說,問題就出在這種知識的「膨脹」上。面對浩瀚無涯知識庫,我們該如何過濾?如何做出最佳選擇?這些選擇的判準又是甚麼?

網路不是百科全書。百科全書自有它的組織方式,那些資訊、知識和求證的原則,底下都有一套既定的文化和政治標準。然而在網路上,所有形式的文件、論調、觀點,統統並排在一起。這個時候,網友的能力就要看他有沒有辦法辨識出可靠的資料來源,或透視每一種言論的預設立場。如此一來,這個系統最強的王牌之一便突然不見了。它本來打算解除那些由於無法掌握書籍和平面媒體所引起的殘障,這下子卻又造出對某種能力的需求。一旦缺乏這種能力,網路使用者就像身處風雨飄搖的小舟上,被形形色色的黨派收編、八卦流言和大小廣告打得渾身濕透。網路非但遠未能解除文化的不平等,反而更強化它,讓那些懂得使用網路的人,就像那些最會利用平面媒體、廣播或電視的人一樣,擁有最優良的知識包袱。不平等的法則在於積聚,而非分享。而不平等的現象─為了避免使用「隔離」一詞──在國內與國際間都一樣,到處可見,多麼少的南半球國家居民有這個可能性在「資訊高速公路」上馳騁呢!

不可或缺的中介機構

網路搜尋工具的力量和豐富,對那些從事調查職業的人來說是非常珍貴的。這些功能讓我們社會裡一些不透明區域開始出現一些透明度,並試著揭去覆在那些權力場所以及政治、經濟、司法決定上的面紗。網際網路剛出來,有些記者就把他們可能得到的所有關於一些領導人和組織的訊息,放在網路上。網路的國際特性毫無疑問地是一項優勢,只要那些主要國家肯對所有人開放公共數據,而現況尚遠非如此。不過在這些障礙之上,現在還是有很多機密文件,一些不公開事件,會在恰好的時候於那些過去很難分類、對證和比較的地方出現。

在避免過於理想化的同時,網路作為一作有利於整個民主的工具,這點是很清楚的。透過它,我們可以對決策者的策略和他們的所作所為,作出更好的判斷。此外,當務之急是所有記者和編輯──尤其是那些南半球國家的──都應該盡快地進一步掌握這些工具。矛盾的是,網路本來是要讓每個人擺脫媒介者的,現在卻又將他們押了回來。由於無法將知識的傳播做到普世化和普及化,也不能讓所有人都具備解讀這個複雜世界的功力,網際網路以一種前所未見的力量,突顯出處理資訊這一行的從業者該有何種能力和職業道德的關鍵問題。

 

當我閱讀過這篇文章後,我當下想到的是in-media

就我個人來說,除了in-media,我很少瀏覽其他獨立媒體的網站,因為可能是不夠時間,可能in-media已供給我「足夠」的資訊。也許我要改改自己瀏覽網站的習慣,要看看不同立場的網站或刊物。但是我相信只有少數人會看蘋果日報、明報和文匯報大公報,又或者以前聽《政事有心人》又會聽《千禧年代》。雖然我們經常都會提醒自己要多元兼聽,但我們真的做到嗎?網站是一個很容易「物以類聚」的平台,多多少少inmedia都有這個現象。上文提及「並希望藉著一些相同的網站或討論群,讓志同道合者匯聚在一起」,「網際網路空間出現了無限制的分裂,而這些彼此忽略的次團體,根本不需要去看、去聽或去容忍」。我希望in-media不是那些「次團體」,而是能有不同意見甚至政見的人士觀看此網站並留言。我明白這是很難實現的,但是我們應想想如何達致此目標。

第二,我的批判事情的能力不是太高,在這個資訊氾濫的時代,我很容易就會迷失。經常出現的情況是:在一個意見陳述完後,我就會覺得「係喎!呢件事係唔oo既!」,但在另一方陳述完他的意見後,我又會覺得「係喎!件事係應該咁咁咁o既!」。雖然我不是一個隨風擺柳的人,但畢竟在洪流中要找到一個立足點是需要一套周全的思考程序。不知道in-media可否幫幫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