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反加煙稅系列】二手煙的二三事

【反加煙稅系列】二手煙的二三事

圖片作者為happykatie,來源自

一.假如一手煙會危害健康的話,那麼二手煙不也會影響我們的健康嗎?

我們之所以認為一手煙和二手煙存在著這種關係,很多時只是單憑直覺,並無科學根據。然而,這種直覺亦非純粹自然而生,它與政府、反吸煙者長期不斷地「推廣」二手煙的「禍害」不無關係。事實上,煙民呼出的二手煙,由於經過肺部的處理以及空氣的稀釋,其化學成份和吸入時的一手煙比較已很不一樣,故無論二手煙會否影響健康,也應和一手煙沒有直接關係。

二.二手煙影響健康?

的確,二手煙含有多達3000種化學成分,但這些化學成分,並非二手煙獨有,當一些有機物(如木頭)燃燒時,也同樣會產生這些化學成分。這些化合物除了本身在二手煙當中的份量極少外,擴散時更會為四周的空氣大量稀釋,故實際上二手煙對我們健康的影響可說是小之又小。

如我們認真尋根究底,便會發現「二手煙危害健康」的說法,其實非常牽強。

三.雖然二手煙未必直接致命,但為甚麼要那些非吸煙者也冒這風險呢?

無可否認,空氣無法完全過濾二手煙中的化合物,即使經過空氣大量稀釋後,二手煙對我們的健康仍存極微的風險。然而,不少人針對這極微的風險大力禁煙,其實是不切實際的。畢竟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根本無可避免地要面對風險,所謂「無風險」、「健康」的生活,不過是我們一廂情願的幻想而已。

再者,如果說因為這極微的風險而在室內禁煙,也許我們要同時考慮禁止在餐廳烹調煮食(尤其是煎和炸),或者在寺廟焚香燒衣了。事實上,不少研究已指出這些燃燒活動也會「增加」患癌的風險,更別說汽車排出的廢氣了。

四.不少人說二手煙會增加20-30%患肺癌及其他心臟疾病的機會,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肺癌及其他心臟疾病的成因很多,至今仍未有統一的說法。

流行病學對這類多成因疾病的研究有一套規定,風險增加100%或以上的才算是有效的研究,盡可能減低由其他成因造成的誤差。

(因此,)那些說二手煙增加30%患肺癌及其他心臟疾病機會的研究,在流行病學上不過是一些無效的研究罷了。

一般人患上肺癌的機會約為十萬份之十,即使患肺癌的機會真的增加了30%,也不過是十萬份之十三罷了,我們有必要為了這十萬份之三的機會而剝奪煙民一生享受吸煙的自由嗎?回到以上的說法,或許我們也要禁車禁煎炒了。

五.為甚麼二手煙的論述對反吸煙者那麼重要?

過去,反吸煙者如政客等不斷強調一手煙的「害處」,試圖藉此阻止市民吸煙。然而,在個人自由日受重視的社會氣氛下,非吸煙者普遍抱「他們只是在傷害自己」的心態,故多能接受煙民吸煙。(因此,一手煙的論述已無法阻止市民吸煙。)

於是,反吸煙者開始提出二手煙的論述,聲稱吸煙不但危害自己,更會影響他人的健康,試圖令吸煙變成社會(公眾?)不能接受的活動,如大力推行公眾地方禁煙。(如是者,二手煙的「禍害」經過反吸煙者長期反複的「推廣」,非吸煙者對煙民的忍耐大大減低,而煙民有其吸煙的自由此一重要論點亦漸被攻陷。)

由於二手煙對增加市民對香煙的恐懼如此有效,縱使二手煙的害處並不如反吸煙者想像中嚴重,而二十多年來眾多的二手煙研究亦未能證實二手煙與肺癌等疾病有關(詳見另文),他們也且「將就將就」,援引那些所謂「研究」,在社會上製造一個「二手煙嚴重影響健康」的假象,希望所有(更多)的市民遠離香煙。

六.為甚麼醫生和一些醫學權威都認為二手煙有害。為甚麼會這樣?

首先,現在是所謂的專業世代,很多醫生都不是從事流行病學(就是研究疾病成因的學科)的研究,徨論是精於二手煙的研究了。他們基本上都是接納醫學界的共識。在這個意義底下,他們也不算是甚麼權威可言。

有些醫生則覺得,反正吸煙也是惡習。如果妖魔化二手煙可以令少些人戒煙,那麼就算研究不甚準確也不打緊:重要的是結果。當然,這是莫視吸煙者自由,健康霸權的最壞體現。

然而,最重要的,大概就是反吸煙的網絡,無論在醫學團體還是社會均是財雄勢大。有誰膽敢說出「二手煙無害」,必定會受到極大的壓力。以下是一個事例:

另一個更誇張的事例:有兩位美國科學家於2003年,在舉世知名的英國醫學期刊發表了一份報告,指出根據美國癌症學會四十年來關於十二萬名加州市民的健康情況,認為二手煙與煙草相關死亡並無因果關係。

編輯接下來收到一百四十封投訴信,指出「煙草害人」,並責難編輯「天真」、「愚蠢」、「瘋狂」以及不負責任,甚至有批評他「動機不良」。很多壓力團體以致政治說客均用盡方法要求編輯撤回出版該報告的決定,甚至要求該編輯主動辭職。

然而,該編輯李察.史密夫並沒有退縮。他狠狠的作出反撃,指出雖然英國醫學期刊雖然是反吸煙,但並不是反科學。二手煙的是否有害的問題,還是有待研究。

但更令人顫慄的是,一年以後,在英國工黨的一個政策研究討論會上,史密夫放棄了該觀點,但並沒有解釋原因。

七.那麼二手煙導致死亡的數字是怎樣得出來的?

那其實是一個很高明的策略。大體而然,以肺癌作例子,就是將二手煙的相對風險乘以肺癌死亡率,然後再乘以整個地方的人口數目。舉例來說,肺癌的死亡率大體是十萬份之六,而如果二手煙的相對風險大概是百份之三十三上升的話,那麼香港因二手煙的死亡人數就會是七百萬乘以五萬份之一,那就是140人。

然而,這種看似合理的觀點其實相當有問題。先不說(研究報告中會提到)那個百份之三十三是如何的不準確,二手煙的絕對死亡率,亦即五萬分之一,是如此的微小:在現實上根本難以準確地量度到。正如費斯柏齊博士所言:「將極微小而且可疑的「二手煙死亡率」乘以廣大的人口數字,從而得出驚人的死亡數目,是一種很好的宣傳,但卻不是好的統計學。」

八.縱然如此,煙仍是難聞,仍會令人流眼水,這些不就是二手煙對人有害的有力證明嗎?

煙味對於某些人是臭的,但如果濃烈至別人流眼水,那真正的問題其實是空氣嚴重不流通。也就是即使沒有濃烈的二手煙,空氣質素已到了一個很有問題的地步。這些時候,二手煙反而是一個空氣不流通的指標和警號。

而如果在空氣相對流通的環境下,二手煙的所謂問題便只剩下所謂臭味──個人喜好的問題──而已。

九.為甚麼煙草商不出來說話?

那是最教人怨恨的一回事。在商言商,煙草商是為了賺錢。所謂說話,就是公關。而面對全球的反煙浪潮,煙草商要花極度龐大的金錢才有機會——也只是有機會——作出意識形態的逆轉。而無休止的爭辯對形像建立也相當不好。於是,煙草商一方面虛與委蛇(你看很多煙草網站就像戒煙網站一樣),然後靜靜地開拓中國與東歐這類市場。正如某些網上討論區所言,煙草商是出賣了我們作為煙民的地立,然後自己大賺特賺。

標題為編輯所改。

其他文章:
【反加煙稅系列】
【反加煙稅系列】煙呀煙,九件你未必知道的事
貝加爾:控煙、禁煙、與現代公民社會的家長式管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