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秋官效應」:反駁張海澎批判「信則有,不信則無」的說法

張海澎先生在其著作《分析邏輯》中的一節作了以下的批判

「我們也常常聽到 "信則有,不信則無 "這種說法。有時當人們爭論有沒有鬼神,或某些命理理論是否可信時,最後往往有人以智者的姿態出現,以 "信則有,不信則無 "來 "解決 "這個難題。

按照字面的意思, "信則有,不信則無 "這句話十分驚人,卻是荒謬的。如果鬼神存在,無論你信不信它都存在;如果鬼神不存在,無論你信不信它都不存在。鬼神的存在與否與你信不信它無關,不會因為你相信它,它就存在,你不信它,它就不存在。而且世界上有人相信有人不相信,那到底鬼神存在還是不存在?

故同情地理解,上述語句的意思可能是 "如果你相信鬼神存在,那麼對你來說它就存在;如果你不相信鬼神存在,那麼對你來說它就不存在 "。但這又是什麼意思呢?什麼是 "對你來說它就存在 "?什麼是 "對你來說它就不存在 "?如果鬼神存在,那麼對任何人來說它都存在;反之亦然。鬼神存在與否是客觀事實,與誰都無關。

故進一步同情地理解,上述語句的意思可能是 "如果你相信鬼神存在,那麼在你看來它就存在;如果你不相信鬼神存在,那麼在你看來它就不存在。 "或更確切地說, "如果你相信鬼神,那麼你就認為它存在;如果你不相信鬼神,那麼你就認為它不存在。 "這句話當然是真的,而且是絕對真理,不過是廢話。

講這句話的人當然不願承認自己講的是廢話,他模模糊糊地覺得自己講的不僅僅是重言句,似乎說了一些重要的東西。同情又同情地理解,這句話的意思頂多是 " 如果你相信鬼神,那麼它對你的生活就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否則就不會產生什麼影響。" 例如,如果你相信鬼神,你可能會常常去求神問卜,並按一定的方式行事,等等。這句話雖然不是重言句,卻也是一句沒有什麼重要性的廢話。

當初人們說這句話的時候,並非只打算講一些廢話,而是試圖或以為講了一些深刻的道理。只是在一連串的反詰下,為免自己所說的話變成假的,迫於無奈,才勉強同意這句話的意思是如上述所說的那種意思。但已離開了初衷,而且無關重要。

總結。 "信則有,不信則無 " 這句話,如果把它解釋成講了一些有重要意義的內容,它就十分驚人,卻是荒謬的;如果把它解釋成說了一些真確的東西,則它或者空廢,或者無關重要。」

—— 張海澎《分析邏輯》第87-88 頁。

筆者按:

張海澎用了鬼神作為批判「信則有,不信則無」這種說法的對象,但並沒有局限這種說法的用法於鬼神上,在其總結中也沒有提到所談到的對象有任何限制。

筆者認為如果這 種說法的對象為實物或實體的存在(如磁場 ),則張海澎的批評正確,但如果這種說法的對象為一種「由群體的心理而引發的行為效應」,則張氏的批評未必成立。

以下是一個反例: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1%E8%9F%B9%E6%95%88%E6%87%89

「丁蟹效應(又稱秋官效應 )是香港 股票市場的一個奇特現象。這個現象的內容,是當由香港電視演員鄭少秋(綽號「秋官」)主演的 電視劇集播出後,股票市場便會突然急劇下跌。從經濟理論上來說,這只能算是一連串的巧合;但仍有不少人認為丁蟹效應真有其事,甚至連跨國證券經紀里昂證券也於2004年3月曾為此發表研究報告 [1],使這個現象受到一些其他國家的投資者所認識。……從科學角度分析,所謂的丁蟹效應只是股民心理營造出來的 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每當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集播放時,不少股民深怕丁蟹效應會導致自己手頭上的股票蝕本,便對股票進行 恐懼性拋售,引致股市暴跌。......另一方面,劇集播放之際可能碰巧遇上香港外圍投資因素恰巧轉壞。例如 1997年底碰著亞洲金融風暴, 2000年底碰著科網股 泡沫經濟爆破等,加上這些劇集多在9月至11月這段股市利淡的時期播出,都使丁蟹效應看來像真有其事。」(擇錄自維基百科)

筆者按:

當大部份股民相信有秋官效應的時侯,為免損失而對股票進行 恐懼性拋售,引致股市暴跌,就是因為這個群體(股民)「相信」有「秋官效應」的存在而引發了行為(股票拋售),而這行為則正正創造了秋官效應( 信則有)。近年大部份股民都不再相信有「秋官效應」,它也就自然地消失、不再應驗了( 不信則無), 所以「信則有,不信則無」這種說法對「秋官效應」而言是成立的。

參考網誌:

「秋官效應」:反駁張海澎批判「信則有,不信則無」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