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讀獨立」獨立出版市場攻略

文:Lolo
編按:機件固障,民間記者唔記得左自己個login暫由編輯代貼。

八月十三日講座之前,筆者正和幾位白管子的工作人員籌備出版一本名為《白文本》的視覺藝術雜誌。

當日的講者關夢南先生果然是資深出版人,一席話一下子就刺中獨立出版的要害! 自問不是文人,只是緣份讓我有機會參與藝術文本的出版,偏偏任何獨立出版似乎也面對著相同的問題,就是資金問題。以我們出版的《白文本》為例,攪獨立出版就是為了讓藝術領域有更多聲音之餘又不受任何勢力的制爪,如果不依靠勢力,資金就成為我們出版要解決的最大問題。像大部份的獨立出版,我們沒有太多錢印海報、沒有錢分給發行商、沒有錢賣巴士廣告、因為小量印刷成本高昂,會捨棄主流雜誌的色香味而取藝術理論的又有多少人? 可惡的是如果書賣不出去,下一期不夠錢出版,不出版就沒有機會發聲,一切是個惡性循環。其實我們可以不理會銷量,不斷找不同的資助去支付成本,但是又有什麼比以讀者的支持來繼續出版來得更有意思?

獨立出版市場攻略
至於獨立出版如何平衡其自主性和收支,筆者當然沒有資格講,就引關先生於八月十三日的講座內容以作參考︰

令人記住的方法︰名家,內容,形式
非常同意關先生的看法︰很多時候,書能不能大賣只是關於宣傳夠不夠,而跟本身內容質素未必有直接的關係,想方法令人記住是增加銷量的好方法。而讓人記住的方法簡單來說有以下幾點︰

名家
如果出版的目的是為了把自己的好文章傳揚開去,獨立出版的內容在自主之外,亦可加入商業考慮。所謂的商業考慮,就是嘗試一些既切合某一類讀者對象也不失自己本意的出版,同時亦要想法子增加可能的讀者數目。關先生直言當年出版的《中學生新詩選》就是以中學生為讀者對象的出版,看準中學對新詩作品的需求,把詩集出版推至學校。

內容
以知名的作者擔名在書中寫一兩篇文章,可有助增加讀者的信心。大學教授、作家、老師等等的人物有自己的讀者群和學生讀者,他們的名字加在書中出現就是某部份讀者的信心保證。

形式
一本書的形式設計,是讓讀者記住它的其中一個重要要素。當讀者到書店看書,往往有特色的設計最能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當看完這本書之後,就算讀者對它的內容印象模糊,他仍會記起看過的這一本。例子如智瘋於一九九七年出版的《停屍間》,以一個鐵盒子裝著印刷精美的詩集,鐵盒令人一見即有興趣知道裡面擺放的是什麼,可說是以形式取勝的一個例子。

不可依賴發行商
關先生於講座之中特別提到有關於發行商的問題。有說文人面皮薄,有些獨立出版會經發行商希望把書籍分發到各大小書店報攤,可是經過發行商去發行書籍,作者就沒有機會知道讀者群的分佈,也不能確定書真的是發了開去。同時,讀者群比較窄的獨立出版很多時都不在發行商重點發行的書籍名單之中,所以出版一兩個月之後,賣不出去的書很多時候就放在發行商的倉庫裡面,永遠不見天日。

宣傳
小本的獨立出版,攪宣傳其實並不是沒有可能,可以考慮的是以活動作宣傳。

新書發佈會
不少獨立出版會舉行新書發佈會,這是一個讓作者讀者和傳媒同時出現的機會。不妨屆時準備一點小食,請幾位知名人仕助陣,加上網上或者海報之類的宣傳,為出版造勢。傳媒是最有效又便宜的宣傳方法,知名人士能增加傳媒報導的機會,而傳媒報導能夠把消息傳到作者沒有辦法接觸到的地方,大大地擴闊可能的讀者層面。新書發佈會中作者可以接觸到讀者,可以得到讀者對作品的回應的同時更能鞏固作者與讀者之間的關係。

創意活動
新書發佈會之外的宣傳活動可以有很多種,例子如寄信到學校說買滿若干本就替學校舉辦一個講座,或者舉辦講座順道賣書等等。

創意善用互聯網在宣傳上也派得上用場。基本上互聯網的可能性很大,作者可以嘗試利用互聯網來作各式支援。一般作者會以網上討論區跟讀者交流討論,也可以不斷地製造不同話題有助增加瀏覽人數。利用網頁介紹書籍,賣書,介紹作者等等,都是有助書籍銷量的好方法。

聽完講座,回到《白文本》,仍然是沒有錢印海報沒有錢分給發行商沒有錢賣巴士廣告因為小量印刷成本高昂,認真想想還有名家不夠出名內容不夠大眾化形式不夠特別。以讀者的支持繼續出版當然好,可是藝術理論的讀者群始終是窄,在商業考慮違背意願的情況下,銷路好不好就唯有順其自然。說起來獨立出版有一個好處,就是自主和收支的秤砣總是握在作者的手裡。是讓秤砣平衡,還是只偏重一方面? 我們還是有權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