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通識科」可能變成 遊談無根的「時事討論」

成報也是土共司令?如果你還有疑問,可能你真太長時間沒有看過報紙了。這篇文章的土共味,當然沒有文匯、大公的五隻辣椒勁,但土共那種 "失控妄想症",又與另文的正牌土共陳雲生又有甚麼分別呢?實質上,這位自號文化研究者的寫手,所擔憂的,說穿了不也是 所謂 "張姓女子"和她 "所屬的宗教團體" 這類異見聲音嗎?

---------------------

 另一試行通識的學校會在周會談一些社會議題,好便及早建立通識氣氛。某次,負責的師長在周會派發張姓女子寫的一篇文章《發展大嶼山三問唐司長》予全校同學,還附加解釋,說這是個正直、有正義感的年輕人。

 另有一家學校也關注西九龍問題,派的是一篇反對官商勾結的文章。

 通識有「公民與社會」一環,在近年泛政治化下的香港,上述引例中的兩個議題與政治無關,但在泛政治化、弱勢政府治下,同樣已被「政治化」。不同人的文章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立場。張姓女子因把港大前校長拉下馬而知名,所屬宗教團體近年對弱勢政府猛出狠拳,且不去猜度背後動機為何了,只想指出,近年泛政治化下的香港,一些本與政治無關的課業,都因「政治化」令討論變得非常微妙;報刊文章,觀點多元,也良莠不齊。

 上述例子中派予同學閱讀的文章,表面論述是成立的;倘使架空了眾多複雜的現實與事實,凡發展必有破壞環境一面、凡與商人合作必有「官商勾結」之虞,可以有這一面的警惕,卻必須證之於事實。而如何解讀事實,近幾年已變得非常敏感複雜──例如張姓女子是否「正直正義」,便可有完全不同的解讀。

 將「時事議題」通識化,究竟我們期望學生學到些甚麼?

文化研究者方曉舒

全文見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