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一體化打擊法國民生 民粹利益阻統合

按:法國人公投否決歐憲草案,一邊有人大唱國際歌,但極右翼國民陣線的勒龐,一樣額手稱慶,大叫Chirac下台,以備取而代之。這場風暴突顯新自由主義的全球化構想的脆弱,亦見極左極右的兩端力量,原來在民族國家此一制度上,竟發揮奇異的結盟功效。是好事?還是壞事?

東亞地區經濟的新自由主義化速度更快,但政治整合卻毫無頭緒。大小民族主義各走極端。關注兩岸和平的,有人蹺首望歐盟模式以作示範,暫時也只好失望而還。剪報數則,以助讀者了解此歐洲大事。

---------------------------------------

蘋果日報    
2005-05-31
一體化打擊法國民生 民粹利益阻統合

法國人向歐盟憲法說不後,歐洲大陸立即響起反思的呼聲──反思歐洲統合的宏偉藍圖是否存在破綻?是否過於理想主義,不夠務實?

上世紀五十年代,歐盟的原始雛形「歐洲煤鋼聯營」和「歐洲經濟共同體」,以經濟為重點,這條經濟路線一直延續至九十年代,歐洲要結合本身的經濟力量,抗衡全球其他劃地建立自由貿易區,這是百分百的現實主義、務實需求。

不過,經濟和政治從來是孖生兒,搞經濟共同體不能沒有政治配合,此所以歐共體於一九九二年易名歐盟,更寫下由經濟、政治、外交到共同防衛的歐洲統合藍圖。統合藍圖一出,人們第一句只能驚呼宏偉,第二句是這過於理想化吧。尤其是,歐洲各國從來勾心鬥角,單是上世紀已打過兩次大戰,要各國撇開國家利益講歐洲統合理想,似乎就像要人排斥私心追求共產主義那樣。因此,當歐盟要打造統合的強大歐洲時,歐洲也有偌大的疑歐勢力。

政客謀大事 百姓顧飯碗

法國人今次對歐盟憲法說不,正正反映了歐盟一體化歷程上,國家民粹利益跟歐洲統合理想的矛盾。儘管法國總統希拉克及其他政治領袖都說,說不會打擊法國在歐洲核心的地位,但放在法國人眼前的是歐洲一體化原來是讓法國打開大門讓東歐低薪工人湧入搶飯碗。

公投歐盟憲法前,法國一間小公司要裁走九名員工,但開出條件說,只要他們肯調派至公司在羅馬尼亞的附屬公司工作,接受減薪九成,即約三千港元一個月的工資,他們就可保住飯碗。除了小公司,像法國電訊這樣的大企業的承包商,更從葡萄牙輸入勞工,但只給在歐洲份屬窮國的葡萄牙人水平的工資。

勞工成本愈低,競爭力愈強,這是市場經濟的法則,在法則下,法國公司裁員聘請外勞都不能說錯。問題是,法國人管不得高深的深層架構運作,只管生活是否艱難,當領袖只管說着歐洲統合遠大藍圖,他們卻眼見失業率飆升至五年新高,最本能的反應就是對歐洲一體化反彈。

法國人對歐盟憲法說不的教訓,不在於歐盟一體化進程對錯的問題,而在於當政治領袖只顧以遠大政治胸襟和意志促使歐洲統合,這些對下層架構的普通人來說只是一種政治自大的表現,他們卻不能微觀解釋和解決歐盟擴大給民生帶來的挑戰。這是歐洲統合藍圖目前的破綻。 德新社 / 路透社

歐洲一體化危與機

1951 德國、法國、意大利、比利時、盧森堡和荷蘭成立歐洲煤鋼聯營

1954 法國國會否決了設立旨在加強法、意、

(危機) 德、盧、比、荷六國軍事關係的歐洲防衛共同體條約,迫使六國專注經濟,創立歐洲經濟共同體(EEC)

1957 歐洲煤鋼聯營易名歐洲經濟共同體(歐共體)

1965 法國總統戴高樂反對歐共體部長理事會

(危機) 將決策程序由一致贊成改成大多數票,杯葛會議半年後才解決爭議

1973 丹麥、愛爾蘭、英國加入歐共體,80-90年代,希臘、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芬蘭和瑞典相繼加入

1992 丹麥公投否決簽署《馬城條約》,令歐

(危機) 共體轉為採用歐元、共同外交及安全政策的歐盟幾乎流產,但最終丹麥人通過條約

1992 歐共體易名為歐洲聯盟,目標是採用單一貨幣和共同外交政策

1996 英國爆發瘋牛症,歐盟禁英國牛肉進

(危機) 口,英揆馬卓安決對歐盟採「不合作政策」,直至貝理雅上台恢復合作,禁令在九八年解除

2001 愛爾蘭否決了旨在精簡歐盟架構和為歐

(危機) 盟東擴作準備的《尼斯條約》,歐盟保證愛爾蘭的中立後,愛爾蘭人才通過條約

2002 1月1日歐元正式流通

05 / 2004 波蘭、捷克、匈牙利、愛沙尼亞、拉脫

維亞、立陶宛、斯洛文尼亞、斯洛伐克、塞浦路斯和馬耳他加入歐盟

10 / 2004 歐盟領袖接納歐盟憲法,限令歐盟25

國於2005-2006年間透過國會或公投確認憲法

05 / 2005 法國全民公決否決了歐盟憲法,令歐盟

(危機) 在政治和經濟上陷入危機

路透社 / 美聯社

------------------------------------

明報    
2005-05-31

與英爆路線鬥爭法德或另起爐灶

雖然歐盟領袖強調法國公投結果不影響其他國家的確認歐憲程序,但法國是歐盟核心一員,如何保住歐憲「不死」已成疑問。儘管2001年《尼斯條約》提供了機制,讓歐盟有方法繼續運作下去,但分析家擔心歐盟會因改革路線陷入嚴重分歧,甚至出現法德另起爐灶、令即將輪任主席的英國陷入孤立的情况。

「促進歐洲改革中心」一名分析家指出,歐洲可能出現兩陣營,「一邊是英國和波蘭等(東歐)國家,她們希望歐盟各成員保留較大自主度、在經濟上偏向自由化的路線。在另一邊,則是以法德為首的整合主義者(強調集體決策),而她們傾向維護高水平的社會福利保障。」

希拉克抗英挽民望 歐盟分歧加劇

目前法國左中右的政客,都爭相批評「英美模式的新自由主義」(美英力推的自由市場路線),要求維護法國式的社會福利保障模式。希拉克為回應民情,相信會大力反對把社會服務市場化,拒絕英國等所力倡的歐洲勞工市場「自由化」改革。

英國傳媒認為,未來法國總統希拉克可能會力推締建一個所謂的「核心歐洲」(以法德為重心),推動其路線,而把英國和其他所謂「新歐洲」的國家邊緣化。但此舉亦勢招英國的反彈,歐盟從此將進入多事之秋。

歐洲前部長麥克沙恩指出,英國首相貝理雅、法國總統希拉克、德國總理施羅德、意大利總理貝盧施科尼等歐洲政治巨頭,全都面臨遭選民背棄的劣勢;「失去權威和國民信任的政府這麼多」,勢將拖倒各項迫在眉睫的改革。

德國今年稍後將提早大選,要是在野的保守派領袖默克爾勝出成為總理,極可能重提是否讓歐盟進一步吸納土耳其的爭拗。意大利經濟不景,在選出新總理之前,亦難以旨望意國會「犯險」試新。麥克沙恩說:「除非法德意三國願意跟隨英國和西班牙的模式,選擇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的路線,否則危機將無法消除。」芬蘭學者斯圖布指出,90年代初造就創立歐元的《馬城條約》的一代政客,都曾經歷二戰,因此推動歐洲整合的動力很強,但這一代領袖卻沒有同樣的經歷,也許要到國界觀念較弱的「跨國火車新一代」上場,才能成就歐憲。

衛報/每日電訊報

----------------------------------------------

成報    
2005-05-31
法報章形容為「政治海嘯」

 【本報綜合報道】歐美報章普遍認為法國否決歐憲將令歐洲陷入混亂,對歐洲以至法國總統希拉克本人,都是災難,法國報章更以「政治海嘯」和「性受虐者的傑作」來形容投票結果,令法國出現政治危機。

 法國經濟報章《論壇報》在題為「政治海嘯」的社論中稱,選民認為希拉克在其保守盟友於去年的地區和歐洲大選接連失利後,仍沒改變其政策,而用選票懲罰希拉克。

左翼指「性受虐者的傑作」

 社論表示:「問題是法國人的選擇不是要解決甚麼,而是作出質疑。」左翼《解放報》形容,投票結果是民粹主義掃蕩一切,包括歐洲整合、擴大、市場力量控制、改革主義、國際化等,報章又指摘這是「性受虐者的傑作」,給予「由逃避現實者訓練出來及多年受謊話牽引的政治階層」。

美報稱是歐洲重大災難

 英國報章指法國否決歐憲令歐洲陷入混亂。《金融時報》以「法國說『不』令歐盟條約陷入混亂」為題報道,「在歐盟內如有比憲法更重要的事,就是經改的未來……沒了它,歐盟難以達成政治目標」。左翼的《衛報》更指,歐憲是要簡化歐盟擴大後的決策程序,法國否決它,勢促使英國撤銷對歐憲公投的計劃。

 美國報章稱投票結果是對歐洲的重大災難,也摧毀希拉克。《紐約時報》報道:「法國成為首個國家否決歐憲,對法國總統造成深切傷害。投票也令歐洲向前的動力停滯,促使它更經不起政經不穩的破壞。」

--------------------------------------------

文匯報    
2005-05-31
學者:歐洲一體化命懸一線

 【本報上海新聞中心記者汪盈30日電】在法國公投否決了《歐盟憲法條約》之後,法國共產黨領袖昨日發表聲明,宣稱《歐盟憲法條約》已死,又稱大部分民眾對歐盟憲法說不,反映出未來需要以其它的方式重建歐洲,並要求希拉克辭職和解散國會。

 有專家分析,法國公投否決了這部寄托着很多歐洲人光榮與夢想的憲法,歐盟建設將遭受致命的打擊。

助長疑歐派勢力

 為何法國公投會如此引人關注?上海交通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的李明明表示,「法國人在歐洲一體化過程中作用重大,讓.莫內、雅克.德洛爾和德斯坦三位歐洲一體化的關鍵人物都是法國人。其中,讓.莫內還被認為是『歐洲之父』。法國是此次歐盟制憲的主要推動者,如果沒有法國前總統德洛爾的殫精竭慮,也許就不會有這部歐盟憲法,所以法國舉行的公決有着特殊的標誌意義」。現在法國成為首個否決歐盟憲法的國家,這可能會延後甚至扼殺去年10月由歐盟領袖同意的憲法草案。

 李明明說,法國人否決歐盟憲法將使「歐洲異化症」更加劇烈,也使歐盟很難形成共同的政策,「本來『歐洲懷疑論』在歐洲就很盛行,法國極右翼勢力比較強大,其領導人勒龐甚至擊敗前總理若斯潘進入法國總統選舉第二輪。而極右翼主張排外,反對歐洲一體化,認為法國應該從歐盟撤出來。在得知選票結果後,極右政黨領袖勒龐,進而提出讓希拉克辭職。

歐盟何去何從?

繼續公投

 歐盟輪席主席稱,成員國應繼續通過歐盟憲法。但若歐盟憲法於明日舉行的荷蘭公投再遇挫折的話,廢棄歐盟憲法之聲將日益高漲。

修改憲法

 經過3年爭論,歐盟才完成現存歐盟憲法,所以當局不大可能重頭做起。

法國退出

 理論上,歐盟憲法需要全部25個成員國通過,才能正式生效。若小國否決有關憲法,或可有「迴旋」餘地,但法國是歐盟創建國之一,幾乎沒有「迴旋」餘地。

保持現狀

 歐盟成員國短期內將在現有法律機制下合作,雖然現存機制因去年歐盟擴張而備受壓力,但對各國領袖來說,維持現狀是最容易的解決方法。

各自發展

 25個成員國可發展為一個組織鬆散、奉行「歐洲核心」融合政策的聯盟。成員國選擇性合作之前有先例,歐元便只是12個成員國的法定貨幣。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