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七一去不去?

今天前前後後接到不同朋友的邀請,相約明天一起上街去。風球下了,還有原去的理由嗎?

嗯,的確,我猶豫。差不多一個月前,我跟朋友一起去維園,在六四燭光中,我誓誓旦旦地說今年我會去七一。原因是:今日唔行,或者明日想行都無得行。明天就七一了,我還未決心去不去。無關天氣,早在杜蘇芮之前,我一直都找不到我行出來的原因。不似六四,七一從來都是眾聲喧嘩的嘉年華會,各有各的訴求,只不過是大家在同一天行動而已。沒有焦點的特色,讓我卻步。我不是滿足於現狀,反之我認為政府、政策、政制等尚有極大的進步空間。然而,七一走出來,問題是否就能解決呢?我疑惑。

一位友人對六四晚會的評論——「被政黨騎劫了」,七一也是類似的情況,只是沒那麼單一化的壟斷。另,香港社會的「過節文化」太重。六四要悼念,七一要上街,跟聖誕節要聖誕樹,復活節要復活蛋一樣。時令到,大家都按習俗而行。著名旅遊書藉Lonely Planet更以「適示威之都」推介,猶如五月可到長洲看搶包山,遊行的本意已外界被扭曲、消磨。

對於在上位者,七一並不可怕,因為那是可以預期的騷動。遊行市民的訴求,就像是向新一年的特區政府,高舉wish list。七一遊行對他們而言,也許只是一年一度的搔癢,人數多寡帶來的政治刺激,委實不大。當年五十萬人上街,迫使董伯伯下台乃因為一向被視為政治冷感的香港人,居然破開冰塊熱血地表達憤怒。今日即使再有五十萬人走出來,梁振英也未必會辭職(或被辭退)。人群所帶來的恐懼已經被消化了,我們得想想更創新更有效的方式,表達我們的訴求。

你可以嘲笑我,說現在的吉暝水已經沒有反叛的勇氣。但我從不覺得遊行示威,是唯一讓政府聽見我們聲音的方法。你可以繼續明天走上街,我可以繼續我的猶豫和躁動。每個人用自己喜愛的方式紀念七一回歸,尊重不同的選擇,方為自由的可貴之處。

(本文同步發佈於吉暝水的部落格,參考連結:http://movingfromhere2there.blogspot.hk/2012/06/blog-post_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