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事先張揚的方案

明報   吳靄儀
2005-09-19

--------------------------------------------------------------------------------
 
法政隨筆
事先張揚的方案

--------------------------------------------------------------------------------
 
中央當局應感謝前港督麥理浩成立了區議會這麼妙用無窮的一個組織。當年的目標,一是為奪鄉議局的權,二是為接受中英協議的「民意」鋪路;尤德在中英聯合聲明草簽前夕,發表雷聲大的《代議政制綠皮書》,草簽之後草草收場,所承諾的八七政制檢討由衛奕信作主,篇幅就是轉移了給區議會。回歸後,董建華奉命「殺局」,以加強區議會角色作引誘;如今到了曾蔭權,如何解決政改方案,似乎仍是落在區議會身上。

四處張揚的公開秘密,是政制改革已有定案,就是選委會增至一千六百席,五百二十九名區議員全體加入,餘數功能界別攤分;立法會直選、功能各加五席,新增的功能五席全歸區議會,由全體區議員互選產生。當局滿有信心,區議員絕大部分由民選產生,此舉有理據說是增加民主成分,可以得到市民支持,到時民主派議員也不能不接受。

這個盤算的明顯障礙是現時區議會的委任制:五百二十九名區議員之中,有一百二十九名由特首委任。上述建議,於選委會,是特首委任選自己的選民,是明目張膽的「種票」;於立法會,且暫不提能否接受增加功能議席,新加五席加原有一席,共六個區議會議席,若互選產生,控制一百二十九票的特首,在極大程度上可以控制選舉結果,這就是變相的委任制借屍還魂,民主倒退。所以,單從基本原則看,只要區議會委任制一日未廢除,這個「方案」都不可能接受。別說「死硬派」,就是有民主意識的一般市民也會覺得有問題。

有人認為,這個障礙早在當局盤算之中。上策是不取消委任制而以宣傳攻勢加承諾將來檢討,爭取政治意識不太強的民眾支持,甚至不惜以有傾向性的民意調查作支;但若此計不成,就取消委任制為交換條件,民主派也就失去了反對的最有力理據。

二十四名民主派議員給國家副主席曾慶紅的信之中,其實已清楚說明了將來政府提出的方案,要受到的考驗會是以下列三項準繩:(一)必須讓香港廣大市民及全球人民,都看到香港在2007/08的改革,是切切實實的民主、進步方案;(二)看到這個方案,確能在最早的時間達至民主普選的目標;(三)確實顯示香港人的普選訴求已得到中央的支持。

這個事先張揚的方案,能否達到第一項準繩的要求,尚可說是見仁見智,但第二、第三項卻完全落空。此外,議政和監察政府,是立法會的重要職能,如何確保在五、六百人的小圈子選舉中這個因素得到重視,更加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