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今晚打老虎

對於陳良宇案,我們香港仔可以談的其實不多。一來我們對陳先生的管治不甚了了,更重要的是兩地對廉政問題的理解之根本差異。於是,我們唯有養成把相關消息,當成是章回小說去看的習慣。

事實上,「怒斬貪官」這齣長篇歷史劇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未有落幕的跡象,而參與的大老倌更是一個比一個精彩。

中國人的打虎情結

中國人對於打虎英雄之信仰即近瘋狂。自從<禮記>引述孔子的千古金句「苛政猛於虎」後,民間對打擊老虎(大蟲)這種害人不淺的猛獸可謂不遺餘力,而打虎者更加成為人民英雄,例如經典德育小故事<周處除三害>的其中一害便是老虎。

而在芸芸眾多打虎故事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當然是<水滸>中的<武松打虎>,先來看以下選段:

那虎躍起撲過來,武松閃過忙舉齊眉棍向虎打去,虎向前一竄齊眉棍打在樹枝枒,將樹枝和棍都打斷了。武松丟下斷棍,那虎又向他撲來,向後一躍那虎就落在他的面前。急忙中用一隻手盡力將虎頭向地下按住,另一手舉起缽大的拳頭打虎的頭。虎極力掙扎四隻腳將地抓出一個坑,也難脫武松神力,也不知打了多少拳,那虎竟七孔流血不再動了,武松見虎不動了,鬆開手再拖那死虎卻一絲也動不了,原來急切中已將力用盡,腿一軟倒在地下動彈不得。

有趣的是,我們的打虎英雄武松在遇虎搏虎殺虎期間只是靠一股衝勁歪打正著得手,根本沒有什麼策略可言。(難怪99年會考文學卷會慷慨地派發兩分給下列題目:武松的打虎策略,在今日社會還用得著嗎?試抒己見。)

充其量,他擁有的不過是一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決心。但,國人甚為喜愛這個形象。於是,近年的領導上山打虎以前,無不在鏡頭前豪情壯語來一招敲山震虎。而在眾多事例之中,最膾炙人口的必屬朱鐵面朱鎔基總理在電視前大叫已經替自己和貪官準備棺材各一的那一次。

更有趣的是,同樣在<水滸>中打虎,自備單刀及腰刀各一的黑旋風李逵雖然一次過手刃四虎,且手法俐落兼見謀略,卻因其殺虎目的單為報私仇(替為虎所殺之老母報仇)而不受後世重視。

從上文例子可見,長期以來中國人都有一套強而有力的打虎機制去維持社會安寧。可惜在今時今日廿一世紀的中國社會,我們仍要依靠打虎英雄,而虎與英雄的關係亦由對立演變成互利共生。看來,貪腐的問題已經成為中國人社會其中一項難以解決的深層次結構問題。

後記:

到底今次陳良宇案屬於武松式個人表演還是李逵式政治私鬥,暫時看來仍言之過早。唯一肯定的是,三人成虎的故事並不是本案之主調,而貪污的情況亦不會因此案有根本的改善。

 
延伸閱讀:

http://www.xanga.com/tommyjonk/489545461/item.html

更多:
http://www.xanga.com/tOmmyjO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