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活化「明渠」不只打造水景 還有生境

活化「明渠」不只打造水景 還有生境

文:長春社公共事務主任陳穎君

「夏天,為大地帶來雨水,疏導雨水,需要暢通嘅渠道。」不少人對這句渠務署宣傳片的旁白耳熟能詳,提起明渠,有人會想起它的排洪功能,從筆直的設計到偶然傳出的臭味,更多人都只視它為一條坑渠,沒有丁點對河流的聯想。二○一五年,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提出要推動「親水文化」,具體計畫包括提升明渠及河道的排洪能力和加入活化水體意念。今年初,政府開展了關於大圍明渠和火炭明渠的活化潛力評估,預計將於二○二四年動工,兩項工程都位於住宅林立的範圍,如何達至人河共融是項目的焦點。

復修河道 應改善結構複雜性

政府推動「親水文化」時,坊間不時會以韓國首爾的清溪川作參考例子,但其實清溪川的生態因素有限,相信我們追求的不只是一個新的親水景點,而是復修河流作為生態系統的功能,把渠活化成河。而渠和河的分別,大概就是河流充滿生命力的親和力。

與其說是活化,不如先說是復修。為配合早年的城市發展,不少天然河流都被改造成渠道,主要用作防治水患,大大地改變了天然河流的水文和生態。由於人工的排水道設計與天然河流的面貌截然不同,上游的生物難以到人工結構下棲息。在台灣,若河道的兩岸都被石屎覆蓋,會被戲稱為「兩面光」,若果連河?也被石屎覆蓋,就是「三面光」,而香港不少被渠道化的河流正是「三面光」和「兩面光」。人工引水道的結構單一、坡度平緩,未能為不同的生物提供生境,而兩旁的石屎牆壁十分陡峭或垂直,對部分動物而言,更是一個死亡陷阱,一旦意外掉進渠內便無法逃脫。

要復修河道,可從改善河牀的結構開始。大圍明渠活化方案的工程包括「重新鋪設現有明渠的混凝土河牀為可以生長的基質,在河堤上引入綠化植物元素」,除了以天然物料替代混凝土河牀,亦可加入不規則的卵石和石塊,增加河道結構的複雜性,繼而提供不同的微生境,促進河流的生物多樣性。選擇合適的綠化植物亦是一門學問,種植原生的水生植物有利復育生態和美化環境,部分物種更有助淨化水質。明渠的部分河段可能已長滿植物或形成了一個小型人工濕地,例如大圍明渠近香粉寮的河段,進行改造工程時應避這些生態價值較高的河段,減少對生態的影響。

生態人氣兼備 添生命力

活化明渠提升的生命力,不只是生物多樣性,亦是人氣,由單一的排洪功能擴展至康樂和教育功能,例如大圍明渠活化方案便提到會在河牀建造一條行人徑。解決了周邊的景觀和結構問題,別忘了水才是活化的主角,明渠的水質一直為人詬病,亦是影響市民親水意欲的關鍵,政府應著手改善水質,相關部門可考慮採用更嚴格的水質監察指標於可供市民親水的明渠,例如有其他環保團體曾建議引入以生物為本的監控測試,進一步了解污染物對生物的影響,以保障市民和生態環境的健康。

大圍和火炭明渠位置接近民居,附近居民是最重要的持份者之一,政府應探討當區居民的需求和期望,並平衡使用者安全和生態保育,才能為明渠帶來生氣。

原刊於2019年9月9日星島日報綠色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