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勸中大

--崔少明

 上周三受寵若驚。畢業三十多年,頭一回收到中大校長〈家書〉。原來,校長借拜年來游說,希望校友對下學年起「核心科目英語化」手下留情。理由是中大不國際化就邊緣化,必須多收外地生。

  事情緣起於「一群中大學生和校友」二月三日在《明報》上發表〈哭中大〉,指校方此舉欠缺諮詢、有違傳統。諮詢是否足夠,涉及尊嚴多過真理。我更有興趣的是中英之爭。先此申報利益:我由小學到大學都受中文教育,但並非先父的選擇,而是因為我初來港時英文差,英中拒收。

  校友在此議題上有文化人與商界╱公關人之分。前者重傳統,後者講實利。以英語為主被指有違中大傳統,大致有兩個原因。一則一九六三年政府收編崇基、新亞、聯合三間私立專上學院時,目的是「收容」當時無緣升讀港大的中中生,因此不規定用當時的官方語言英文講課。意料中,教師各自用最擅長的語言授課,粵、國、英語各得其所。二則錢穆、唐君毅等大儒南來創辦新亞時,目的是在大陸「變色」後,使儒學得以傳承。這自然要靠中文。

自拆招牌並不明智

  中大現在不惜自拆招牌,近因是中中式微,遠因是全球化。戰後南下避難的長輩仍有鄉土觀念,不少主動送子女上中中。但今天的家長講金不講根。英文在港是晉身的階梯,現在更隨著商貿全球化而獨霸全球。家長自然以英中為依歸,令中中買少見少。中大近年的學生大都來自英中,當初接收中中生的任務既已完成,也就想改講英文,與其他大學看齊。

  當年錢穆等不去台灣辦學,因為香港更自由;基督教會來港創辦崇基,因為看中香港溝通華洋的作用。現在,台灣的言論比香港更自由,嚮往中國的外國人則直接去大陸取經。香港大專不再以文化傳承和橋樑作用為己任,也就無須用中文。由於同時面對削資壓力和商業利誘,全球大學普遍企業化,由思想溫床變成生產工場。商貿、科技等熱門學科很少需要用中文。錢穆等的辦學傳統,我懷疑即使台灣的大專也已放棄。

  但中文在大學式微(在日常生活裏剛好相反,人人用中文,英文日趨邊緣化,形成大學與社會脫節)不等於說,中大改用英文明智。撇開使命不談,中大背著「中文」的標籤,硬碰港大的百年專利,先就失策。港大生長期掌握決策的權位,左右著社會的語言和銓敘觀。加上政治恐懼,任何拉近中英差距的建議,都可被指走向「一制」。今天四十歲的一代退休、中國躋身發達國家行列前,重英輕中的偏向都會存在。

  中大既然難以說服僱主自己的英文比得上港大,上策是錯開市場,借助內地的經濟,以香港唯一的「中文」大學為賣點。這並不妨礙教師自行選擇用英語講課。

  至於說「國際化」,這本身是一種虛幻。香港因為富裕,商貿、資訊發達,外來求職者眾,給了我們cosmopolitan的錯覺。其實,美國仍然是全球人才的選擇。美國有此壟斷能力,除了學術條件,更因為經濟相當於西歐的總和、面積不亞於中國、政治穩定、科技獨步全球。這對外來專才產生了黑洞效應:高精尖的領域都在美國,有志者學成後只好留下。反過來,同窗、親友都在美國,獨自回國反而感到孤單。

  連西歐人才都往美國跑,香港能夠引來的,恐怕只是金融人才、想到中國發展者、以及尋求second career的過氣專家。我們大專的外地生主要來自內地。但對內地生來說,香港只是西方甚至北大、清華之後的選擇。至於其他地區的外地生,相信主要是想到中國發展的年輕人。內地生可能因為想練好英文轉赴西方、避開難懂的粵語,歡迎英語授課。但北望神州的外籍學生會更希望熟習簡體字和普通話。

  增收外地生除了提高學生平均水準,更可拓闊本地生的視野。問題是是否須改用英語授課。英語在全球普及有增無已,跟上潮流有必要。但應同時把握個人的niche,謀求另類出路以降低風險。新加坡和印尼以往為防中共滲透,前者「獨尊」英語(四種官方語言裏只有英語真正通行),以致中青代華人普遍只懂英文,後者更禁用華文。中國經濟崛起後,這兩個國家不得不恢復華文的地位。今後一兩百年,中文相信都無法像英語那樣普及。但是否因此,中大就以己之短就人之長?

中文難與英文抗衡

  至於因為想多收學費而改用英語就更荒誕。外地生不錯繳費較多,但培養一個大學生每年大約要二十萬,八成以上由納稅人津貼。如果向外地生收回成本,收費相當於美國大專,貴過英、加、澳,想吸引外地生就只能大量補貼。而且,香港限於發展機會,外地生學成後不一定能夠回饋。美國的外國學生留的多、走的少,香港可能相反。

  為此,我上周請教幾位大約同期的校友。以下是一位居美同窗的回應:

  “The idea of attracting students from outside of HK is a good one. But I would argue that keeping CU as a bilingual university presents a greater attraction to all, including those from Asian countries (Japan, Korea, Malaysia, etc). At a time when many South Asian countries are strengthening their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one should not overlook this advantage CU has had during the last 40 years. After all, one will have to be realistic that not all students come to CU for world-class education, but for the advantages offered by HK as a metropolitan Chinese trade and financial center as well as its international flavor. I think it is unwise for the CU management to give up this unique status as a university.  “I don't see a compelling reason for the change. I am not convinced by the students' letter that this change is driven by profit/financial reasons.”友人專長科技,離港將近四十年,但談到母校,一語中的。至於來函的英文,相信自有公論。由此可見,香港不缺人才,只缺機會。

  同樣反映中英文差距的是,友人日常少用中文,故只能用英文回應。兩個日常講粵語的人,書信來往卻要用英文,以致限於辭彙、句法,往往須避重就輕。電腦鍵盤以拉丁字母為本這個事實即足以說明,中國再富強,中文也無法與英文抗衡。

  中大真的想改講英文,就要連「根」拔起。籌款百億改為私校,易名「香港國際大學」,向全球招生。但中大不是史丹福,校友沒有矽谷為後盾,我這當然是夢話。

信報 200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