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同志看《威尼斯的商人》

中學時為應付英國文學的考試,早熟讀了《威尼斯的商人》的劇本,但剛看了雷福特(Michael Radford)導演的電影版本,意外地有了新體驗。尤其近日在性傾向歧視立法上,部份宗教團體處處壓迫同志,所以當看到電影中猶太人當年也被教會排擠的遭遇,頓覺身同感受。

導演刻意帶出當時反猶太人的歷史背景:如猶太人不可擁有私人財產,只能以貸款謀生,卻又被基督徒涶駡(真的一沫口水噴到猶太人的身上!),說這種謀生方法違背基督教義,這種言論多偽善!

阿爾柏仙奴演譯猶太人夏洛克(Shylock)入木三分,夏洛克飽受基督徒的淩辱,只因為他的猶太人/異教徒身份。夏洛克最著名的台詞說的也好像是同志的心聲:"Hath not a Jew (或同志?) eyes? Hath not a Jew (或同志?) hands, organs, dimensions, senses, affections, passions? Fed with the same food, hurt with the same weapons, subject to the same diseases, healed by the same means, warmed and cooled by the same winter and summer as a Christian is?..."

如今香港談性傾向歧視立法,我也想問,難道同志不是人?難道他們不需要獲得就業、教育、居住等平等機會權利的保障嗎?

正如夏洛克所說,“you take my life / When you do take the means whereby I live"。這些「基督徒」聲稱不歧視同志,但否決了同志可享有就業等的平等機會,那等同奪去了同志的麵包,讓他們白白餓死,但還說這不是歧視!

Portia 在法庭一場中,有一段關於仁愛(mercy)的長篇演說,那不止是說給夏洛克聽的,也是說給「基督徒」聽的,只有仁愛才能消弭兩個社群之間的誤解與磨擦。最終,Antonio 表現出勝過Shylock 的情操也正是他的仁愛與寛容。但Antonio要求夏洛克放棄自己的宗教成為基督徒,這種看似寛容的懲罰對於夏洛克而言可能比死更難受,正如硬要把同性戀者改變成異性戀者一樣。

電影令我感受深刻的是每一個年代總有不同的社群被壓迫。猶太人從莎士比亞年代被人涶棄到二十世紀納粹的「大清洗」,經歷了好幾個世紀的排擠及敵視,由言語及文化衝突發展成有系統性的屠殺。

今日香港談保障同志的平等機會法例,有宗教團體卻找來與此法例完全無關的 外國Hate Crimes 案例,誇大濫用法例的可能性,但他們沒有提到外國立法禁止Hate Crimes的背景,在外國針對同志的暴力事件倡厥,而殺人者或施暴者還會辯稱自己的行為是合乎公義的。西方國家尚有法治精神,但在不少第三世界國家,在光天化日下,女同志遭強暴,男同志被謀殺。

在這種氣氛下,滿口仁愛的教會人士是否應該動用龐大資金,宣傳歧視非異性戀者的「合理理據」,加深公眾對非異性戀者的誤解和仇恨,讓這些言論成為未來施暴者的理據?教會雖不是「同謀」,但也形同「幫兇」。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猶太人被大屠殺,但敵視猶太人的情緒在好幾個世紀前早種下禍端。真不知道,同志將來會否亦成為另一被「殲滅」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