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塑膠污染的另一隱形源頭:我們的衣服

塑膠污染的另一隱形源頭:我們的衣服

當微纖維從衣服上掉下來後,它們最終進入了海洋,繼而被魚類攝入。(圖像:Lily Padula/NBC新聞)

來源:NBC新聞
日期:2019年5月5日
筆者:Denise Chow
翻譯:全球化監察

「這是我們平時不會討論到的一種微塑粒污染,因為它是肉眼看不見的。」一位研究人員說。

我們在海灘上看到的那些塑膠樽、飲管和塑膠袋是最明顯、最有力的證據,表明人類社會無度使用塑膠對環境產生的影響。不過,科學家表示,造成塑膠污染的還有另一個同樣廣泛、甚至更難以清理的源頭——它就隱藏在我們的衣服中。

大部份的衣服都含有合成纖維,如聚酯或尼龍,這些基本上都是由薄塑膠纖維製造而成的。這些面料因為耐用而且製造成本低,所以成為了世界各地的衣櫃裡不可缺少的一部份。那些彈性的、吸汗排汗的健身服,防水雨衣和絨毛衛衣全部都是以合成纖維製成的,更不用說許多的T恤、裙子和牛仔褲,都是含有棉和合成纖維的混紡的。

這些微小的塑膠為環境生態帶來了巨大挑戰。當這些所謂的微塑粒從衣服上掉下來後,它們最終進入到海洋裡,繼而被人類會食用的魚類和其他海鮮所攝取。

「這是一種我們平時不會談到的微塑粒污染,因為它是看不到的,但其實這些微纖維是無處不在的,」聖地牙哥加州大學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 in La Jolla, California)的博士後研究員Sarah-Jeanne Royer指出。「我們在北極、南極洲、山峰頂,甚至在馬里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的最深處——基本上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採集到這些微纖維。」

源頭減塑 從商界開始

大部份的微纖維污染問題始於我們洗衣服時。據英國普利茅斯大學(University of Plymouth)於2016年進行的一項研究估計,每洗一次衣服就能釋放出多達700,000個微纖維,大致相當於一包口香糖的表面積。

Royer指出,這些5毫米或更小的微塑粒,都能繞過廢水處理廠的過濾器,也就是說它們最後會被當作循環再用的「生物固體」而被用作肥料,或者直接被泵入水道。我們可以把可見的塑膠樽或糖果包裝紙撿起來並處理掉,但這些肉眼看不見的微細纖維的擴散就難以控制了。

「這些微塑粒一旦進入環境,我們就不可能過篩整個海洋,」華盛頓的非牟利環保組織海洋守護協會(Ocean Conservancy)的執行副總裁Emily Woglom指出。「重點必須放在源頭,盡可能地在源頭減少浪費。」

服裝產業的一些從事人員響應此呼籲而開始採取行動,他們夥同一些專門從事戶外裝備的公司帶領著該轉變,例如Patagonia、Mountain Equipment Co-op和Arc’teryx。

總部位於美國加州文圖拉市(Ventura)的Patagonia,於2014年開始和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研究人員合作,調查微塑粒污染的程度。該研究調查了四件Patagonia牌子和一件另一牌子的合成絨毛外套的微纖維掉落的情況,並於2016年的環境科學與技術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發表了研究報告。

科學家們發現,洗滌衣物時平均釋放出1.17克的微纖維。該研究還發現,洗衣機的類型會影響微纖維掉落的份量:頂裝式洗衣機釋放出來的微纖維的份量比前裝式洗衣機多出七倍!其中一位合作的研究員Stephanie Karba解釋,這是因為前裝式洗衣機通常使用較少的水量,轉滾動作也沒有那麼強烈。

新方案:洗衣袋收集洗滌期間的微塑料

Patagonia在2016年的一個博客上跟顧客分享了這些研究結果,並建議了一些用來收集這些合成纖維、又可以用於現有的洗衣機中的產品——類似於傳統的棉絨收集器。其中一個產品是由非牟利機構Stop! Micro Waste發明的「Guppyfriend」,是一個可重複使用的洗衣袋。洗衣服的時候可以把絨毛外套和其他合成衣物放入Guppyfriend洗衣袋內,然後扔進洗衣機,該袋子可以收集一些洗滌期間釋放出來的微纖維。洗衣袋一個售價約30美元。

Karba表示,除此之外,Patagonia亦與其製造商和材料供應商合作,研究開發可以減少微纖維掉落的面料的生產方法。但到目前為止,還未有完美的解決方案。雖然像棉花這樣的有機材料是可生物降解的,但種植棉花比起製造合成纖維更耗水,而且還會跟食品生產競爭有限的土地。

Karba指出:「不管你是用什麼材料,對環境都會產生一定影響的。如果是合成纖維,我們不得不擔心微塑料污染的問題;如果是棉,就會影響到水量;如果是羊毛,對畜牧業也會帶來一定的困難。那種生物性的、可生物降解的、又無需提取額外資源就能製造出來的完美材料是服裝行業的獨角獸。」

另一項挑戰則是:微纖維科學,以及微塑粒污染的課題,還是一個相對較新的領域,仍然有許多的未知數。

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員Royer指出:「這個研究領域還非常新,以至於每項研究最終只能回答一百個問題中的一個,但隨後又會帶出幾百個新問題。而其他的科學領域背後已有數年或者數十年的研究數據支撐。所以目前很難下結論。」

海洋中35%的微塑粒來自合成紡織品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未知數是,到底微塑粒對環境的污染已經滲透到何種程度?

目前最為大家接受的估計數字是,每年進入海洋的塑膠數量約為800萬公噸。當中的微塑粒估計約有150萬噸;而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於2017年的一份報告估計,進入海洋中的微塑粒中,約35%是來自合成紡織品的。第二大的微塑粒來源是從車胎掉下來的橡膠;其餘的則來自城市裡的灰塵、道路標記、輪船的塗料、工廠排出的塑料顆粒,以及個人護理產品。

其它微塑粒污染的源頭

以下這些是污染海洋的微塑粒的主要來源:

來源: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圖像:Robin Muccari / NBC新聞

微纖維問題是一個我們特別關注的議題,因為它們太微小,可以隨風到處飄揚,或者被水流捲到海洋各個不同的深度。這意味著我們幾乎是清理不了它們的;而這些微塑粒可能會影響到那些不小心吞下它們的生物。

目前的研究不僅在鯨魚和鯊魚的消化道中發現了塑料纖維,而且在許多人類會吃的魚類和貝殼類中也有發現。專家表示,現在還未有足夠的科學研究來斷論吃下這些微塑粒是否會影響人類健康。

但在這麼多不同的環境中——包括人類的食物中——都能找到塑膠的踪跡,「這並不是一件好事,」加州伯克利市的一家非牟利環保組織The Story of Stuff Project的負責人Michael O’Heaney指出。

他補充道,雖然因為公眾對某些塑膠污染的關注,例如飲管和膠袋,而成功令一些城市對其頒發禁令;但由於微塑膠的普及性,令政府難以立法來禁止使用。

「一旦你開始一一剝掉外層簡單的東西,例如一次性杯子或吸管或塑料袋,你就會開始陷入更深入的問題,發現我們的經濟變得多麼的塑化,」O’Heaney先生指出。

海洋保護協會的Woglom表示,至少這些挑戰也為生產商、大公司、環保團體或消費者提供了創新的機會,她指出:「最重要的是,如果要獲得完整的解決方案,我們需要採取一系列不同的工作。不是只需要做一件事,而是需要所有人同坐一條船。」

英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