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填個資源大黑洞

愛創地標的特首曾蔭權倘外訪紐約,不妨從飛機上眺望北美洲最大、動用最多人手、歷時五十四載炮製的超級地標。這座地標有三十個西九龍文娛區那麼大、體積逼近萬里長城、較自由神像高聳,即使從太空俯視也能觀察得到。夠吸引吧!

隆重介紹,這是全球最大的堆填區FreshKills Landfill---連名稱也殺氣過人

FreshKills堆填區名副其實,對大小垃圾一律「殺無赦」。愛過度消費及過度製造垃圾的美國人,大概相信該堆填區像黑洞一樣,會把垃圾一一吞噬。只不過,它不是真正的黑洞,吃掉約一億噸重的垃圾後消化不良,提早四年在二○○一年宣布壽終正寢。

香港土地有限,造不出這種大而無當的地標。但香港人大肆製造垃圾的「決心」,卻與美國人不遑多讓。我們每一日,為堆填區注入相等於三個標準泳池的垃圾,讓原本二○二○年「退休」的三個策略性堆填區「英年早逝」,被逼「折壽」十至十四年。

香港政府深明光靠堆填區這些末端處理的手段,不足以治本地廢物量;嘴巴也經常說必先做好「避免產生廢物」、「盡量減少」等源頭減廢手段,才是正途。舉個例子,如果麵包店沒有凡買一個麵包送兩個膠袋、月餅商把每盒月餅包裝由二十二件減少至十四件,那減省下來不必要的廢物,便不會佔用寶貴的堆填空間,也不必花個攝氏一千多度去焚化處理,更毋須回收。因為,它們打從一開始便不曾出現。

道理再簡單也沒有,因為當局錯置的垃圾思維,正虛耗大量資源在治標的末端處理上,反而忽略從源頭減廢的重要性。試問,政府究竟花了多大力氣、投入多少資源推動生產者責任、綠色消費等上游的源頭減廢工作?不但平民百姓不理解,不少立法會議員也理解有限,誤以為「回收」就是「源頭減廢」。以下數字,正鮮活而有力地掌摑上述錯置的思路。

根據本年度的預算案,環保署花在「廢物」上的預算為十一點四億元,但堆填區、廢物轉運站、青衣化學廢物處理中心等末端處理的開支便高達十一點三億元,佔去支出的百分之九十九,餘下究竟還有多少預算留給源頭減廢,天曉得?

財政預算開支中,各部門會列出該財政年度的工作「目標」及「指標」,以評估績效。但一如過往,環保署在財政預算中所訂的「目標」及「指標」,一面倒傾向末端處理,只列出處理了多少廢物、發出多少收集垃圾許可證及檢控等項目,源頭減廢及資源回收的內容幾近絕,唯一有關源頭減廢的「指標」,是列出「廢物減量及回收熱處理的查詢」花費若干。

如果政策思路一開始便走錯方向,就很難預見會治本的解決良方。

環保署最近又計畫「擴建」原有堆填區,以紓緩堆填區的壓力。但只要細心觀察,光是位於屯門稔灣的新界西堆填區,擬擴充面積便達到二百四十頃,較原堆填區一百零六公頃大上一倍以上,等同全港三個堆填區總面積二百七十三公頃的八成八。若果納入其他擴展大計,與其把這些宏圖大計說成「擴建」,倒不如說是「另起爐灶」的堆填工程,比較貼近現實。

面積的擴展不代表效益的相應遞增。以打鼓嶺的新界東北堆填區為例,擬擴建的七十公頃面積,較原來面積大上三公頃,但增加的廢物處理容量,卻大約只及原來的一半,效益不成比例。

《生活》雜誌早於一九五五年便預告,即用即棄的「拋棄型社會」很快來臨,我們如不節制,垃圾量將與日俱增。如果不在製造商、消費者等源頭層面上手,蓋再多的堆填區和焚化爐,也不過是追風逐日,眼不見為乾淨地不住消耗掉寶貴的資源。

屋漏兼逢連夜雨,你會擺滿一屋子的水桶,還是老老實實修補屋頂的漏洞?政府正籌措廢物處理白皮書,當局到底偏愛一屋水桶還是從源頭根治問題,很快就有分曉。

轉載自2005-07-18 《星島》,朱漢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