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如何開始說「愛」—從奧運會到國民教育

(按:原本我不想再貼國民教育的評論,因為報章上、網絡上已經充斥著各家學說。聲音太多,太紛亂。然,前兩天看到黃耀明的短片,突然好想跟大家分享一篇,其實寫成好一陣子的文章)

今年的奧運會沒有在GMT+8:00的時區內進行,卻無減我對這個四年一度的盛事的關注。零八京奧那年頭,我還未上大學。那年暑假還參加了俗稱「洗腦團」的國民教育交流團,到北京看水立方和鳥巢,團中我還學會了一首歌〈歌唱祖國〉,在機場熱唱過後,在京奧開幕式由林妙可cover楊沛宜代唱,叫我再一回味。

今年奧運,不知那來的意識,我刻意選香港選手的項目來看。那管是知道是必敗的場次,我也想跟香港運動員一同經歷那血脈沸騰的感覺。反之,頒獎台上五星紅旗飄揚,我沒有了那種血脈沸騰的感覺。我是不愛國了嗎?要反思「己過」嗎?我沒有調查過有幾多人會關心香港運動員多過國家隊,但可以肯定的是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的定期民調顯示港人對「香港人」的身份認同,還是比「中國人」的高。香港也沒有施行過「居民教育」,但為何對自身身份有這樣堅實的認同感呢?

除教育以外,身份認同更是從日常生活的細節,滋長出你對一個地方的感情。到過X城,你發現香港交通網絡如此方便完善,你感恩。到過Y城,你發現香港五人以上的集會並不違法,你感恩。到過Z城,你發現人家的超市十點半就關了,香港卻有24小時的麥當當,你感恩你生長於香港。生長於香港不是你身份的唯一成份,但這是構成今日的你的元素之一。透過對比,你曉得我城是比上不足比下有如,生活在外頭還提免不了拿來對照我城的習慣。在這裡,遇上不幸和不公,我們不保持緘默。這不因為甚麼,而是我們生活在這裡,我們的命運跟這個城市相連。因為愛,所以在乎。因為在乎,所以投入。

愛國也好,愛港也好,情感教育不能在沒有感情基礎下推行。正如你不能強迫與前妻所生的孩子,叫你的新任老婆做「媽媽」、對後母如生母一樣的好。對一個地方的感情只靠課本「認識」,只會淪為徒具形式的桎梏。若果任何一種情感教育只能讓我們對旗幟或歌曲的感動,而沒有對人和事的關懷和動容。那不過是一種流於表面的愛。就像去拜山不是為了「慎終追遠」,只是人做我做的「為拜而拜」。香是插了,但沒有誠心的感恩。歌是唱到流淚了,但激動莫名。如此簡單的命題,早已是高級程度會考中國語文及文化科,討論到爛掉的題目。

你可以批評我old school,我認同孔孟的順情邏輯。感情由最親近的推廣出去,先愛家人,再到同鄉,以至國家、天下。沒有家,哪有國?要忘記家談國,凌駕香港史講中國大歷史(甚至中共黨史),更是架床疊屋之舉。國是n個家的組成,「家人」與「國人」的身份之間沒有矛盾,更不存在對立。同一道理,基於香港是中國一部份的框架,認同「香港人」的身份,乃先於國民身份意識之前的自覺,「港人」與「國人」的身份也沒有衝突。未懂愛惜身邊人,卻要人有「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氣量,要求實在太過苛刻。

問:說到底,你還不過是不想推行國民教育而已?答:若港人有感於這國,自然關愛家國的人事情物,不用情感教育也自然水到渠成。在上位者何用著急?

(外:最近關於國的討論很多,叫人疲憊,突然令我想起流行曲中對普世情懷的擁抱,詳見:從〈Imagine〉到〈諾亞方舟〉

(本文同步發佈於吉暝水的部落格,參考連結:http://movingfromhere2there.blogspot.hk/2012/08/blog-post_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