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寧取假古董棄維港 志蓮申遺文化霸權

A03001.1
圖:南華早報

編按:志蓮淨苑及南蓮園池剛於去年十一月十七日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事件涉及多重疑團。志蓮申遺一事,完全沒有諮詢普通市民或古諮會。據《南華早報》報導,特區政府曾成立委員會,研究本港申遺的名單,將維港列為首位,最終政府卻向國家文物局推薦志蓮淨苑及南蓮苑池。事件疑是志蓮有方法直通國家,也涉及中國擬推動佛教在國際上地位的舉動。否決維港而推歷史僅有十四年的志蓮淨苑,亦疑是向地產霸權屈服,割裂維港作為英殖時期的象徵,取而代之的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假古董。

古諮會被架空
多位前古諮會委員也炮轟政府此一決定,發展局副秘書長雷潔玉在出席黃大仙區議會時表示,志蓮淨苑申請符合國家挑選的要求,列入預備名單並非壞事,反映的是申請人準備充足。她又表示因志蓮淨苑是近代建成,不屬古諮會範疇,因此未有諮詢古諮會。中大人類學系教授兼古諮會成員呂烈丹質疑志蓮是「香港人的世遺,抑或是某些利益持份者的世遺」,並認為世界遺產是有價值的歷史建築,故屬古諮會範疇。古諮會成員高添強亦在《明報》撰文質疑志蓮淨苑不符合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條件,強調它只是「藝術複製」的建築物,欠缺世界文化遺產應有的「唯一性和世界性」,不能帶來實際的文化交流和影響。前古諮會委員、港大地理系教授的吳祖南對志蓮入選一事感到費解及荒謬,批評志蓮淨苑先破壞後重建,曾在原址砍伐大量樹木,耗用內地大量珍貴古木進行重建,破壞自然。

諮詢區議會當民意
去年11月志蓮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港人才知悉事件。面對炮轟之後,政府回應的方法是將項目在今年1月22日提交黃大仙區議會屬下的「地區設施管理委員會」討論。在席上議員一致認為志蓮淨苑入選預備名單是香港和黃大仙區的光榮,認為文化遺產不在於歷史長短而在於其文化價值。志蓮淨院義務公關溫綺玲在會上表示,志蓮淨苑將唐朝文化和建築延至現代並演變成實物,保存了中國文化,具有「跨地域、跨時代的文化傳承」的功能。黃大仙區議會委員,民建聯的林文輝認為志蓮這樣大規模仿唐建築群在中國境內是絕無僅有的。他指出只是志蓮過往「太低調」,令市民誤解志蓮淨苑的重要性,建議志蓮多作宣傳。同屬民建聯的區議會主席李德康,以及黃錦超議員和何賢輝議員持相同意見。

筆者電話訪問該委員會成員的譚香文議員,譚香文怒斥整個過程黑箱作業,她在討論志蓮議程之前已離場抗議。譚香文認為政府與建制派當區議會是「橡皮圖章」,諮詢區議會當作取得民意支持,排斥其他聲音。譚香文表示自己是當區議員兼星河明居法團主席,卻被排拒在「南蓮苑池新管理模式委員會」之外,譚指去屆是由同區的議員蔡六乘出任,今屆卻找來兩位非當區的民建聯議員簡志豪及黎榮浩出任。「佢根本唔想民主派嘈,乜都係黑箱之中決定」她認為政府不斷破壞程序及核心價值,自己住在星河明居,「睇住南蓮苑池起」,質疑根本沒資格申遺,「點解600年的衙前圍村唔得?大磡村你又拆左佢?」

維護地產霸權 放棄維港申遺
香港大學建築學系助理教授李浩然接受訪問時接出,聯合國規定必須以主權國身份提出申遺,因此香港的文化遺產也要經過國家文物局。他認為志蓮單獨申遺的機會「相當低」,或會串連起中國其他佛教的遺址作一個整體申請。他指出日本也有一項佛教文化遺產分散三個城市。他個人較傾向以維港作申請,因為申頻理由容易清楚解釋,也有普世價值。他認為或許是發展商擔心維港申遺之後,影響地產發展。不過李教授指出這是誤解,以為文物保育等於考古及博物館。他指出維港成為文化遺產後,最重要需要保留的是「山脊、海岸線及維持作為港口的功能」,目前的法例已經有足夠的保護。

如果一項文化遺產未經公眾諮詢及討論,得不到當地市民的支持的話,其實是相當荒謬。

南華早報:維港申遺被拒(翻譯)

位於鑽石山的志蓮淨苑及南蓮園池被列入為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而維多利亞港卻被香港政府冷落。

行政長官梁振英在上星期發表的施政報告當中提及將會成立「海濱管理局」。古物諮詢委員會對於政府拒為維港申報世界遺產一事表示關注,當中一名委員會成員更形容這是「徹底失敗」的過程。有專家認為,發展局及古物古蹟辦事處官員似乎偏好志蓮淨苑,而政府官員未能清楚解釋為甚麼未有將維多利亞港列入考慮名單。他們又認為維港已符合現時教科文組織大部分的評審標準,應當能成為世界遺產,而且維港成為世界遺產後並不會阻礙城市發展,因為香港已有相應的法律和機構處理海港未來發展。

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規劃署及古物諮詢委員會成立特別委員會後,尋求三名古蹟專家(包括一名駐香港古蹟專家、一名駐古蹟洲文物專家及一名國際古蹟顧問)在一零年下半年研究世界文化遺產的提名名單。當時三名專家都將維多利亞港放在名單首位。

被問及有關成為世界遺產的條件及提名過程時,三名專家表示,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的要求,每個國家政府可從預備名單中揀選地方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名。專家指出,在評審世界文化遺產景點的六項標準中,只需一項達標便有資格成為世界文化遺產,而維港已達到當中幾項標準。專家認為維港在過去一百五十年中,在國際航運貿易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六項評審標準中,維港無疑已達到當中第四項標準,即「是標示人類歷史中某段重要階段的建築物、建築群體、科技群體或景觀的出色例證」。

其中一名專家表示,維多利多港的發展與轉變過程刻劃了香港在十九及二十世紀時期的國際海上貿易發展,而這一段時期正好表現了香港的文化。就這一點而言,維港應該成為世界遺產名錄上的一員。另一名專家則認為政府雖然偏好志蓮淨苑,但亦會接納其他意見。 志蓮淨苑初建成於1934年,並在1998年以仿唐建築方式重建。志蓮淨苑申遺一事是由政府還是志蓮淨苑所推動仍有待解釋。發展局及古物古蹟辦事處未有就問題作出回應。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引中規定,世界遺產名錄上的遺產的附近必須有足夠空間作為緩衝區以保護遺產,而緩衝區必須為遺產提供足夠的管理措施。另一名支持維港申遺的專家則認為規劃署現時的保護海港條例及城市設計指引能提供充足保護。

被問及志蓮淨苑申遺一事時,國際文物顧問對各政府官員表示「極大憂慮」:「我不建議將志蓮淨苑列入預備名單,因為它未能達到真實性(authenticity)的要求。」

古物諮詢委員會成員之一高添強反對政府為志蓮淨苑申報世界遺產,並稱之為「徹底失敗」。他表示,志蓮淨苑申遺與香港歷史發展沒有絲毫關係,而且在他任職期間政府從未提及任何有關世界遺產提名地的議題。

前行政會議成員及前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陳智思則表示,有關志蓮淨苑申遺的爭議點並不在於它的歲月長短,而是在於政府有沒有向公眾進行諮詢。

三名專家相信只有認為維港是個活生生的、不斷轉變的有機體,維港才有更大機會獲選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有專家表示,政府可能對維港申報世界遺產存有誤解,以為維港申遺會讓外地機構介入維港發展。如果世界遺產選址必須是歷史遺跡,那麼維港是不符合資格的,因為維港的天際線、海濱和海港自身都在不斷改變中。

市民意見:

廣東旅客,機場售票員 ( Elaine Li Qiling ):我不認為它(寺蓮淨苑)能稱為文化遺產,圍繞它的多是現代建築物,與上海港口所反映「老上海」情懷的情況剛好相反。志蓮淨苑欠缺一些文化特色。

英國商人 ( David Webb ):寺蓮淨苑很美麗,我支持它成為世界遺產之一。若它能成為文化遺產,可鼓勵政府對它進行保育。

設計師 ( Peter Lo Kin-fan ):我選擇維港。維港見證香港過百年來的變遷,而且它享負盛名。同時,由於填海關係,維港兩岸現時的距離變得愈來愈窄。維港若能列為世界遺產,便能繼續保持原來的海岸線。

工程師 ( Sammy Tam Ka-leung ):我支持維港成為世界遺產,因為它代表整個香港,更是香港的地標。志蓮淨苑只是代表佛教宗教的其中一個地方而已。

協力:fei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