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建立一間本土化 國際化並重的 中文大學

今年九月,香港中文大學的大部分核心課程將轉以英語授課,此事引起一群中大學生和校友發起「哭中大」的聯署,抗議校方改寫中大有史以來最珍貴的兩文三語政策。本文作者身為中大老師兼校友並未加入此一聯署,引起一些學生發問。作者撰寫此文,心平氣和情理兼備,詳述中文大學國際化、本土化的核心根本之所在;予取予捨,關乎學生命運中大命運,予並予重,打造獨特文化靈魂。 中文大學大部分的核心課程,將於本年九月轉為英語授課,引起一群中大學生和校友發起「哭中大」聯署,抗議管理層改寫中大四十年來最珍貴的兩文三語政策。公開信字裏行間流露起草人對中大的深厚感情,無論新到任的劉校長是否同意抗議信的內容,有一群對中大傳統如此投入的校友,是中大之福而非改革之患。

有同學在聯署名單上找不到我的名字,把信件電郵給我,促我加入他們的行列。而信中亦對老師的沉默表示失望,追問:「各位老師真的毫無保留地認同校方『國際化』的『宏圖大業』?你們 (老師 )真看不到這樣的發展方向,可能會將中大推向萬劫不復之地?」

國際化大勢所趨

儘管我對中大「國際化」具體安排有很多不敢苟同之處,但我不認為國際化會把中大推向萬劫不復之地,大比例的科目轉以英語授課,如果能吸引較多的外國和內地學生,我由衷覺得有利校園的多元文化和學生的國際視野。

我這種看法可能跟一些戰友的立場不一樣。就我個人有限的學術交流經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在一起探討、學習,可以刺激思辯,促進交流。英語作為溝通工具,起初不習慣,加點努力、忍耐、包容,對大學程度的學習而言,語文障礙是有,但不是一幅不能跨越的圍牆,更不單單是所謂後殖民社會的壓迫工具。我不是說,英語不會引發矮化自身的心理反射,也不是說英語不會暗藏階級分化。但我們防備英語這些潛在的操控力量,不等於我們不嘗試借用英語作為國際溝通語言。同學進入中大前,無論是讀英中或中中,都已接受了多年的英語訓練,現在閱讀的很多也是英語課本,為何不在中大參與創造一個活潑的國際學術平台?

我這樣說不是因為我的英語流利而說風涼話。坦白說,以廣東話授課我感到自由自在,引述例子得心應手,講笑話講反話特別起勁。要轉用英語,我是感到縛手縛腳,努力做到詞可達意,談不上可以揮灑自如。也許今個暑假就要大量把本地案例翻譯成英語,備課時要加倍用心,授課時「娛樂性」一定大打折扣。但如果中大國際化,提高了非本土學生的人數,在課堂討論加入不同的文化經驗和觀點,我相信教學將更有活力和啟發性。

現在中大的教學環是頗為內向的,有頗多的學科以廣東話教授。內地生掌握不太好,交換生也卻步。很多時候一群學生用廣東話交談,「老外」不能參與,難道要為了一個「外人」轉說英語?有時就因此讓「老外」感到要識趣離開!中大的交換生常常遇到這種尷尬處境。清楚申明課程以英語授課,增加英語授課的選擇,積極招收外國學生,能打破內向的循環,引入多元化的良性互動。

兩文三語文化價值

我之所以支持局部的英語授課,並非如抗議信所言,是屈服於大學高層的壓力;我也不認為吸引外地和內地學生是簡單的商業化行為。

中大高層有其謀算,我只是以自己的學習經驗設想:用廣東話與同聲同氣的同道交流,可以深入靈活、談笑風生,用英語與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與學者交流,就算以我的破爛英語而言,也充滿互相觀照的啟發,異見多了,歧義多了,文化的距離感也強烈,這種種化學作用就促成我們慣常說的多元視野。這種學術經驗是值得我們努力爬過語言圍牆去爭取的。

英語是國際語言,無可否認也是霸權語言,中大國際化不一定等於屈服依從英語權威,如何借這種國際語言之便,同時確立本土個性,才是我們爭取的核心戰場。在珍惜、保存、發展中大本土性格這一點上,我覺得近日校方的國際化方案,是有不足的。

支持國際化的同時,我也和抗議者一樣,希望中大保持本土化的活潑傳統。在文件與會議之中,我看到和聽到的,都是國際化、競爭力這些外向的邏輯;對廣東話、普通話、中文書寫這些中大的豐富傳統完全沒有任何定位,彷彿百分之一百的把課程轉為英語授課是最理想的終站,彷彿廣東話教學是次等、不光鮮、不值得珍惜的歷史包袱。雖然校方聲稱重視雙語政策,但在其鴻圖偉略之中似乎沒有考慮、掌握、肯定中文在二十一世紀的巨大潛力和文化價值。中大有深厚的母語教學傳統,培養出校友強烈的歸屬感,對本土社會文化的評論、研究、參與,累積了令中大校友自豪的聲譽與遺產。亦因為雙語政策,令中大跨越國內外的界線,成為國際化、中國化、本土化的有利橋頭堡。現在校方表面說保留雙語,實質行動上對母語及中文傳統不珍惜、不保存、不發揚,那不單是膚淺短視,甚至可以說是「敗家」崇洋。

本土化鎮山之寶

國際化與本土化並重的中大,將更有活力更有特色。具體而言,我期望科技工程等本土文化因素較弱的學科,不妨全面英語化;文史哲人文科學則局部英語化;本土性強的學科與學系,用母語授課,其價值應被肯定。事實上,校方也保留一些學系以中文教學。

部分社科學系,核心課程英語化,讓外國學生可以有足夠學分畢業,但保留一些重點選修課以廣東話授課。以中文教學、研究、書寫,鼓勵原創性的本土研究,這是中大應守護的文化使命,也是中大供獻給全球多元文化的珍貴禮物。這些本土科目、本土研究,校方不應單單「默許」、「容忍」,視之為次等學術,反應高調支援,創造更有利的本土學術發展。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本土性強的項目,將會極具文化和學術的激發力量。中大不發展本土學術,是「走寶」、「唔識貨」。

就如我所服務的新聞與傳播學院為例,有些核心,如中文新聞、創意媒體,請不要輕言英語化,我甚至要求創意媒體課程,大比例地用廣東話授課,以推動本土創意。要知道,文化有些核心是不能翻譯的。而全球的文化比併競爭之中,本地廣東文化創作,是文化的靈魂。

有校內同事指,外國學生報讀中大,有些廣東話的課不能修,會惹來投訴。但我們是否自貶到這個程度:為怕投訴而把「劇本創作」也全面英語化嗎?如果中大能發展一些高質的「中國哲學」、「香港文化」、「創意寫作」、「本土政治」等母語授課的科目,那是鎮山之寶,不是二流貨色。

本土化、國際化配合得好,中大將會有一個全球都沒有的獨特性格,既通西學也精於本土,上下尋索,能孕育出創新的校園文化。中大既然高調國際化,也請給本土化一個說法,甚或高調支持、調配資源去鼓勵創新。

中大要做二級「鬼子佬」大學,還是做一間有尊嚴、有個性的,對外友善、固守本位的特色大學?這是擺在中大面前的抉擇。

馬傑偉
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