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從燈紅酒綠到多元灣仔

文:高添強

英國作家美臣(Richard Mason)以灣仔為背景的小說《蘇絲黃的世界》於1957年面世;翌年紐約百老匯及倫敦的劇院相繼上演這齣描述灣仔吧女生涯的舞台劇。1960年,由關南施及荷里活男星威廉荷頓主演的同名電影公映,掀起熱潮。自此,灣仔頓時變成香港最為世人所知的地區;灣仔的紅燈區形象自此歷久不衰。其實灣仔的娛樂及色情事業早在二十世紀初娼妓合法化時期已出現,地點主要集中在汕頭街、舢舨街及春園街一帶;大戰期間,駱克道更是日人指定的娛樂區。

韓戰(1950-53年)時期,香港成為聯合國軍的休假區。由於軍人大都是從分域街盡頭處的小艇碼頭登岸,因而經常流連附近的酒吧及夜總會。美臣就是在韓戰結束後的三年在灣仔的酒吧流連數月後寫成這本小說,令灣仔頓時蜚聲國際。

越戰(1965-75年)爆發使灣仔這方面的發展推向高峰。除酒吧夜總會外,數量眾多的休假軍人同時造就了其他行業如裁縫、洗熨、紋身、飲食及電影院等的興旺。1960年代灣仔電影院可說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包括東方、國泰、東成、香港、國民、環球及麗都等;以數目來說,在香港可算數一數二。

在灣仔二十世紀中期以前的開發歷程中,不便的陸上對外交通(特別是金鐘的「樽頸地帶」)一直是阻礙其商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不過自1958年起,隨金鐘一帶軍事設施如海軍船塢及軍營的遷移,灣仔至中環的東西交通得到重大的改進。1961年,夏愨道建成;隨後皇后大道東近舊海軍船塢一段的擴闊工程亦告完成,並自此改名金鐘道。灣仔另一階段的發展得以實現。

從1965起至1972年,港府在灣仔再次展開大型的填海計劃。這項工程完成後,灣仔的範圍隨即伸展至今天會議道一帶;港島北岸的海岸線自此完全改觀。1968年,行政局通過灣仔的舊區重建計劃,皇后大道東兩旁的舊廈,在其後的十多年間大量拆卸重建。這段時期,香港正經歷經濟起飛,社會普遍對工商樓宇的需求增加,商業活動因中環區的商業樓宇供應飽和而漸漸出現向東擴展,灣仔的填海與重建,正好回應這一趨勢;另外,當時香港亦從「文化沙漠」漸漸進展至文化活動百花齊放的年代。就在這形勢下,灣仔的形象開始出現改變;十數年間,灣仔面貌一新。

1972年,標誌著灣仔新時代到臨的新水星大廈於新填地落成。五年後,香港的第一所藝術中心在同一幅土地上出現。往後十多年,一座座耀眼的商業大廈、政府辦公大樓、酒店、運動場館乃至演藝學院相繼在灣仔海傍建成。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及中環廣場相繼落成啟用,兩座建築物迅即成為香港的象徵之一;1997年,政權交接儀式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舉行。中外混雜原是灣仔百多年來最大的特色,這大概也是香港的寫照。在拆卸與崛起之間,灣仔面貌的改變帶來的是什麼?失去的又是什麼?可能值得大家細想。

《信報財經新聞》

200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