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要Stand UP〉 從全民退保看香港社會困局

〈香港要Stand UP〉 從全民退保看香港社會困局

正當持續79 天的「佔領行動」剛剛落幕,特區政府已急不及待推出「自願醫保計劃」公眾諮詢及在公布《長遠房屋策略》報告後建議成立「房屋儲備金」。然而,前一陣子引來社會熱烈討論,由扶貧委員會委託港大周永新教授研究團隊進行研究,在今年8 月公布的《香港退休保障的未來發展報告》,由於研究結論認為香港人口老化問題嚴峻,認同有需要推行全民退休保障,被特區政府刻意冷待,拖延處理!到底實施「全民退休保障計劃」是洪水猛獸,還是香港應對人口老化及貧富懸殊的一個出路,細閱《香港要Stand UP》這本書,或可給社會一個思考的出路。

由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聯席)在今年十月出版的《香港要Stand UP》,作者群來自政、商、學、研,海外學人及民間社會各界,意見甚具代表性。當中主要的作者包括: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召集人林煥光先生、立法會保險界議員陳健波先生、港大研究團隊周永新教授、黃於唱教授、學者呂大樂教授、黃洪教授、鍾劍華教授、陳敬慈教授、海外學者Michael Littlewood、扶貧委員會成員陳淑薇女士、香港人權監察副主席莊耀洸先生及商界人士George Cautherley 等等。本書並獲陳日君樞機、兩位行政會議成員胡紅玉女士(強積金管理局主席)及陳智思先生(保險公司總裁)等社會人士推介。

全書共分為五部分,包括歷史回顧、義理探索、人物專訪、國際經驗及前路展望,附錄更載有詳盡資料,供讀書參考。本書以《香港要Stand UP》命名, 固然希望政府能盡快設立全民養老金(Universal Pension),但只要讀者抽絲剝繭,不難發覺全書以尋找香港未來作為定位,提出在今天新、舊世代追尋「香港民主夢」的同時,反思為何香港不少中產人士願意上街爭取民主、自由等公民權利,但很少認為全面社會保障是自己權利的一部分。文中多處指出要建立一個真正民主、公平的社會,市民必須清楚公民權利與經濟權利之間不可切割的關係。

全球金融化世代矛盾更尖銳

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經濟全球化的巨輪開動以來,世界經歷了天翻地覆的轉變。人們總以為一次又一次經濟泡沫爆破,只是經濟的短期循環盛衰。但2008 年一場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讓世人明白到,未來已經變得不確定。

隨着香港戰後嬰兒潮一代成為銀髮族,陸續退出職場,這批被喻為香港第二代的幸運兒,到底能否憑着累積的財富安享晚年,令人充滿疑慮。在金融全球化的趨勢下,家庭背景(世襲壟斷)和財富累積(資產增值)的因素,大大超過「個人努力」的作用。以往,人們堅信知識改變命運,成功來自個人努力。今天,追尋中產夢想的新世代,期待透過高學歷獲取好職業,以換取高收入的社會經濟地位,看到的,只是一個可望不可及的玻璃天頂(Glass Ceiling)。

儘管雨傘運動為「獅子山下精神」添上新的政治意義,但相信仍有不少中產階層認為憑着個人努力達至成功的經驗,可以在其下一代身上繼續複製。本書第三章「逝水年華」透過進行大量口述歷史的整理工作,嘗試梳理香港戰後三代人在經濟發展及社會流動過程中,種種世代交織的矛盾和無奈,道盡「順流逆流、安穩難求」的社會實况。陳慶源在《瓶之罄矣,維罍之耻》文中呈現出今天的所謂中產,在語境上非常含混。他們當中,有因經營有術而生活無憂、亦有隨經濟盛衰潮起潮落、部分以事業專精累積小富、亦有人風光過後晚景堪虞……但隨着世代交替,新一代中產階層的境况已大不如前。父執輩或可憑個人努力做事業有成、生活富足,但憂慮的盡是子女前途;新一代或許學有所成,但卻進身無路、事業浮沉, 自己無從規劃未來。「力争上游有餘憂」、「規劃未來無從問」、「錮疾交煎寒相逼」、「積金難安草根愁」; 「時移世易路坎坷」、「兩代拼搏老來空」、「青年奮發需支點」、「後顧堪憂志消磨」……陳慶源筆下的故事或許只屬於個人,但問題卻存在於社會。

全民退保:最好時機/ 最後機會?

作為二十年前協助政府推動《老年退休金計劃》的負責官員,林煥光在本書撰文並重申「老有所養」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指標,直至今天,他仍然深信全民老年退休金計劃值得引進。他透過回顧歷史分析當前的形勢,認為社會需要尋求一個更現實的選擇。黃洪則嘗試總結民間過去爭取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指出人口老化嚴格來說不是一個社會問題,但社會如果缺乏認真的準備,長者貧窮會持續惡化而變成危機。他認為香港未來兩、三年如果仍無法落實有關計劃,將會錯失最後的時機。

經過一年的努力, 港大研究團隊完成了「香港退休保障的未來發展」研究報告,以詳盡的理據和數據回應了推行全民退休保障計劃的可行性及可持續性問題。而多次民意調查顯示有關建議是得到社會的民意支持,現在問題的關鍵,只是現屆政府有沒有決心在任內落實推行。

周永新及黃於唱分別撰文,指研究結論對建議中老年金的可持續性相當有信心,回應了計劃的可行性。他們指出資源的運用十分重要,但他們要解決的是如何令長者安心生活。他們更指出長者不論貧富在退休時都有權利享受穩定的收入,將會對香港社會產生很大的凝聚力。

經濟審查的爭議

香港政府一向推崇澳洲政府需要經濟審查的退休保障制度,並認為最符合香港的實際情况。然而,有法律背景的退休政策專家Michael Littlewood指出,綜合各國政府在設計退休保障制度時,一般會參照四項政策目標作為準則,按此,他並不欣賞澳洲政府的制度設計。他指澳洲退休保障的經濟審查制度相當複雜及擾民,但又無法避免國民透過預支退休金、提早退休或資產轉移等方式來迴避經濟審查。他認為新西蘭的制度設計較可取,因為實施簡單手續、無須經濟審查和劃一金額,令該國的長者貧窮率維持極低水平。

過去,不少反對香港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的人士,經常引用希臘作例子,認定推行全民退休保障會令政府破產。李劍明撰文以事實作出回應,澄清希臘的債務危機由多個內、外因素造成,不能以偏概全。他指希臘退休保障問題出在「制度設計」,根源在於政客以「政治侍從主義」手段收買人心,導致公營部門及高替代率的退休年金開支不斷膨脹。反觀香港一直嚴控公務員增長,而且財政穩健、儲備豐盈,民間建議的全民退休保障計劃採用了與工資薪酬脫鈎、低替代率金額及部分預留儲蓄的方案,兩者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聯席多次委託大學的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就推行全民退休保障計劃進行民意調查,歷次調查結果顯示民意都是普遍支持的。鍾劍華撰文分析過去多個民意調查及民間方案協商日得出的主流意見,並提出在全民退休保障計劃與強積金計劃之間到底應採取二擇其一,還是要兩制並存的種種考慮。他指今天的老人貧窮問題既然源自以往政策失誤,社會就應以共同承擔的精神,為全體長者提供合理的退休保障。

政制不民主民生困局無出路

九七回歸以來,香港經歷了金融風暴、經濟衰退、中港矛盾、政制爭議、新聞自由被踐踏、法治受到衝擊;社會內部出現了政治對立、社會撕裂、共識瓦解、貧富兩極、本土排外、民粹主義抬頭……我們過去熟悉的香港,彷彿已經不復存在。

今天的香港是否已經到了臨界點?香港往何處去?社會如何凝聚發展的動力?市民如何安居樂業?新一代如何看待自己的未來?一連串的問號,也許是香港人要為自己、為我們的下一代起來行動的時候。本書語重深詳指出,香港現時面對重重困難,社會缺乏信任感和凝聚力,市民對前景普遍感到悲觀和無奈,政府如果落實推行全民退休保障計劃,相信有助重新凝聚社會共識,重建港人的共責精神,令市民對將來重燃希望,讓香港在這個歷史轉折的危機中, 可以再次Stand Up!

文、圖/伍建榮(本書編輯之一)

20141213_203106
20141213_200138
20141214_201622
20141220_180427

照片是聯席於2014年12月期間為《香港要Stand UP》舉行書介會的情況,出席分享嘉賓先後包括李劍明、黃洪、周永新、呂大樂、馮偉華及田方澤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