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國際標準」陷阱

攝:Manson Wong@USP

蔣麗芸在城市論壇上回應黃之峰:『世上只有五個國家如俄羅斯、哈薩克等有「公民提名」…』,即是說,如果公民提名是「國際標準」,那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選舉制度都不符合「國際標準」。不要以爲這衹是親中、建制派和反民主的看法,這個觀點劉慧卿也曾經提過。

這種論述當然是取巧了,因爲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不採用首長制,議會制國家的政府首長是由經過公民提名過程和選區選舉的政黨黨魁所擔任。但這個不是重點,重點是,以「佔領中環」爲首的非政黨民主派一直堅持使用「國際標準」這種缺乏内容、模棱兩可的字眼,對手就很容易反駁說這不是國際常規,所以不是「國際標準」。就算它不違反「國際標準」,這種提案其實就是「訴諸歡迎度」的變異,認爲人有我也要有,如果人無,對手就可以很自然說你也不應有;就算人有,他們也可以說道理和原則上不切實際。提出「國際標準」等於是將道理、論述上的主導權拱手相讓。

所以我一直主張要放棄「國際標準」這種口號式標語,而改爲正正當當的論述什麽樣的選舉制度最適合這個社會,最有發展的可能。論述嚴謹而正當,對手無法反駁,你就能立於不敗之地,就能夠在這個立足點上繼續推進。但非政黨民主派放棄這種思想上的交鋒,以爲單純搬出「國際標準」和「公投」等花招就已經足夠,也不考慮對手會怎樣應對,這其實是一個很懶惰的做法。

衹要細心觀察,我們不難發覺非政黨和政黨民主派根本沒有足夠的思想和心理準備,更遑論實際的組織了。所以到現在他們依然會被動的回應「不希望佔中」,他們對這個行動的信心有多大,我們可想而知。如果準備不足,盲目進攻衹會消耗自己的實力。現在該做什麽,我已經説過很多次,不再重覆了。

原文刊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