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文化論政】梁啟智:土地短缺的真確性

【文化論政】梁啟智:土地短缺的真確性

政府推出「土地大辯論」,聲稱邀請民間一同尋找解決地荒辦法。這場所謂辯論的推銷手段合乎政府一貫的諮詢文化,和過去各式政治工程十分類似:結果其實早有定論,過程只是為透過語言偽術製造輿論支持。這可說是政府近年來樂此不疲的招數:通過各種對香港主流社會聽起來是理所當然,實際內容卻嚴重含混不清的說法,引導輿論走向預設的方向。

要說明這點,可從整場辯論的基礎開始說起:香港的土地短缺問題到底有多嚴重?日常生活告訴我們問題處處:樓價有升無跌,地鐵迫無可迫,假日要避開旺區以免呼吸困難⋯⋯政府也看中了這些簡單直接的生活經驗,以「貴、細、擠」作為諮詢文件的標題。只要公眾認同問題極為嚴峻,則解決方案再有爭議性也變得可以接受。整個邏輯聽起來十分合理,簡單易明。

但現實世界沒有那麼簡單,而關鍵在於我們能否把看似理所當然的說法落實成可具體分析的問題。舉個例,「我肚餓,所以我做飯」這句話很合理。但如果變成「我一個人肚餓,所以我做了一百個人的飯」那就很奇怪了。第二句的分別,在於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細節,也就是有多少個人肚餓和做了多少飯,而這細節足以推翻原來的合理性。這場「土地大辯論」的問題,正在於政府意圖靠第一句話來贏取支持,但一說到有多少人和要做多少飯卻含糊其辭。

說香港土地不足,但有多不足呢?諮詢文件說約有1,200公頃的短缺,然後再說這可能是低估。但這1,200公頃的數字是怎樣得來的?原來市民最關心的住屋問題只佔230公頃,其餘的則是經濟、基建和設施用地。再細看下去。當中未有預留土地的項目,包括約90公頃的石礦場和35公頃的燃氣設施需求,僅僅是這兩項就佔整體土地短缺的十分之一。這就奇怪了,石礦場和燃氣設施都是要在特定地方設置,最起碼石礦場一定要建在有石礦的地方,不可能在大嶼山對出填個島出來做石礦場。不過現時政府推動的各種土地供應建議,無論是填平水塘還是發展貨櫃碼頭上蓋,均不見得和這些需要有關。

類似的問題不限於石礦場。政府又說有256公頃的經濟用地短缺,但當中只有約十分一是指核心區的寫字樓,其餘大部分都是未有說清內容的工業和特殊工業用途。先別說我們是否要承認這些土地短缺真的存在,就算我們認同也應有更詳細的用途分析,才能決定到底是發展岩洞還是更多的新發展區才適合滿足這些需求。簡言之,政府把形形色色的土地需要約化成一條大數,然後再要求大家不理差別總之用盡各種方法湊夠這條大數。這本來就是一件很荒謬甚至是不誠實的事情,奇怪的是各親政府喉舌卻樂意奉陪。

如果我們放下這些不清不楚的土地需求,回到市民最關心的住屋問題之上,既然到二零四六年的短缺量也只不過是230公頃,我們大可放下那些發展郊野公園甚至是公私合營發展農地的選項。畢竟,我們已有很多在社會中爭議性遠遠較少的方法可滿足此土地需求。舉個例,九龍區的四塊軍事用地加起來已經有差不多100公頃,元朗的石崗軍營又有近160公頃土地。換句話說,僅僅發展香港部分的軍事設施,已足以解決所有房屋需求了。嫌解放軍動不了?粉嶺哥球場有170公頃,搬遷各個食水和污水處理設施又可騰出45公頃⋯⋯這樣看住宅用地短缺又不見得很難解決。香港其實不缺土地,更不需要那些天馬行空的土地供應選項。

說了一大堆,無非是一句:大話怕計數。誠然,人非草木,要完全客觀地對待所有事物恐怕過於強求。不過,既面對權力一面倒的現實,如果我們討論社會問題時慣於以主觀印象取代客觀分析,就很容易會被政府誤導和利用而不自知。

類似的問題,在香港的各個公共議題中俯拾皆是。高鐵很快!對,不過準確來說是快幾多分鐘?快車每日有幾多班?一地兩檢很方便!對,不過準確來說是有對幾多旅客方便,是否對更多旅客其實沒有作用?面對無稀泥的諮詢文化,香港人既然常常自命精明,要向各種似是而非的說法提出質疑,應該得心應手。畢竟很多時候,只要多口問多句,謊言即被揭穿。

文章刊於2018年5月28日信報專欄。本欄逢周一見報,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