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人的生活與生存

香港人的生活與生存

生活與生存,相信有不少人都知道兩者有何分別,但到底如何才是生活,相信不同人會有不同的標準。財政司司長於今年預算案中提到,由於香港的經濟實力已經躋身世界前列,香港人在物質生活以外追求心中富有,是社會成熟的表現。筆者相信這只是曾司長一廂情願的想法,香港一般的社會大眾,面對這份老調重彈,拉上補下的財政預算案,不禁要想一想到底香港人是生活,抑或是生存?為何每年的預算案只有派糖,缺乏長遠政策?香港政府官員的思維到底是為香港人的生活籌謀,抑或只是為香港人解決生存的需要而已?

公屋免租一個月,綜援出三糧,差餉寬免,這些單次紓困措施已是新瓶舊酒,幫助到的受眾始終有限。香港人要的不但是這些紓困措施,而是長遠及有前瞻性的公眾財政政策。其實近年來每年都有數百億盈餘及六千多億的財政儲備,庫房的滿溢情況令其他國家地區葡萄。香港在環球經濟不樂觀的情況下都有如此豐厚的盈餘及儲備,實在要還富於民,而不是為香港人守財。

筆者所指的還富於民,不只是單次紓困措施,而是推行一些長遠的福利政策,這才是用得其所。一個負責任的政府,不應該只按照每年的財政狀況推出一些紓困措施,這只是小恩小惠,缺乏前瞻性。筆者希望政府可以按照目前的財政狀況及現有的財政儲備,加以審視現時的經濟環境及預測未來的財政狀況,推行一些長遠公共財政政策,這才是負責任的政府,因為這是為香港人的長遠福利未雨綢繆,不再只是派小恩小惠,選擇做一個短視政府。而且這些紓困措施會容易使香港人對未來的財政預算案有合理期望,所以長遠來說,與其每年坊間都討論財政司司長派多少糖,倒不如推行一些長遠福利政策,長痛不如短痛,香港人是要有更長遠及更有前瞻性的財政司司長,而不是守財奴司長。

香港政府經常掛在口邊,指十年後會出現結構性財赤,所以要量入為出,審慎理財,為香港未雨綢繆。筆者認為他們說漏兩個字,他們是為香港庫房,而不是為香港未雨綢繆。姑勿論財政司司長的每年預測都滑鐵爐,每年的赤字預測,最終都會變成大幅盈餘,所以筆者對他們的結構性財赤預測不會盡信。另外,筆者認為財政司的責任不是為香港人守財,而是管財,使香港人的公帑用得其所。

筆者希望曾司長明白守財與管財的分別,守財者是只是盈其倉庫,而管財者,理應是務積於人。所以曾司長不應只為庫房守財,最終只會流於數字上的勝利,反而應該還富於民,讓香港人真正享受到香港的經濟成果。真正的未雨綢繆,不是藏富於庫,而是藏富於民。另外,古語有云;如其不肖,多積倉庫,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筆者不希望這句古語成為香港的讖語,請曾司長三思。

香港現今有不少結構性問題,房屋問題甚至已迫在眉睫,香港人已陷於水深火熱之中,已不是一些紓困措施可以解決,香港需要的是具前瞻性的長遠公共財政政策,以及有高瞻遠矚的政策思維。香港政府現今連住屋問題都未能協助市民解決,那到底是否因為香港政府官員仍處於解決生存問題的層次,所以只會派糖,不懂長遠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