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教義的慨念

六月開始我參加了基文會舉辦﹐為期約半年多的網上閱讀小組。這次閱讀的書藉如以往一樣﹐皆是艱深的學術著作﹐今回讀神學大師田立克(Paul Tillich)的基督教思想史(A History of Christian Thought)。這部書是田立克在芝加哥大學的講義收編而成﹐很有系統地從早期教會開始﹐整理各家各派的神學論說﹐讓讀者明白今天的基督教是從何而來。依照平常我的閱讀習慣﹐是看完整本書後才寫篇讀後感。不過這本巨著的內容甚廣博湛深﹐恐怕半年後我己忘記很多讀過的知識。雖說只是組上閱讀小組﹐但有不少博士級的前輩帶頭討論﹐學習程度可以比媲大學的遙距課程。我想比較認真地讀這本書﹐不想水過鴨背看完便忘記了﹐所以我決定整理閱好每個星期讀筆記﹐一來可以幫助自己溫習﹐二來可以和來這裏的朋友分享閱讀心得。

第一章是全書的簡介﹐教義(dogma)的慨念。說起教義或教條﹐一般人會對此有負面反應。認為教義是死板板﹐與生活脫節﹐教徒盲目地守著的過時規矩。其實教義(dogma)一字是源於希臘文dokein一字﹐是指思考﹐想像和意見的立場。中世紀黑暗年代政教合一﹐教會用政治手段以教條迫害異己﹐才造成啟蒙年代以後的人對教條的反感。

田立克用把從功用的角度去解釋教條﹐教條只不過是用來分辨教派之間信仰的不同。若沒有教條的話﹐人們就不能分辨不同的宗教或教派。從廣義的角度來說﹐不單只宗教﹐每一個哲學學派也是一套教條。基督教中也有很多不同的教義﹐教義本身也隨著歷史不停在變遷。教義並不是像十戒一樣﹐神給摩西刻了在石上後就不曾改變﹐而是經由歷代神學家不停發展。

教條的產生是因為教會內部有爭議﹐必須一錐定音統一口徑才確立教條。所以從歷史的角度上看﹐每一條教條也是在否定某一個想法﹐用來保障教會信仰的一致性。田立克認為教徒可以在接受教條的同時質疑教條﹐對教條從來不質疑只是盲目的信仰。透過對教條的質疑﹐才可以認識教條確立的原意﹐我們才能夠尋找到自己信仰的身份。

若果從純學術的考古社會學的角度去看﹐教條的定義只就是用來把教徒分類。但是若從神學的角度去看﹐把不同教派互相不乎的教條並列的話﹐田立克並沒有告訴我們應該 信那一套教條。這本書的主旨只客觀陳述教義的來龍去脈﹐並不對每一教條強加形而上的對錯判斷﹐不知會不會變成教條相對主義呢﹖

網上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