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向錢看設龍崗分校,中大變野雞?


圖:人民網

(獨媒特約報導)香港中文大學由2010年起決定在深圳開設分校,及後在2011年選址於深圳龍崗,今年10月11日,國家教育部正式發下批文,隨即動工。然而,面對這宗「喜事」,中大學生會、校友或國內學生均表現得憂心重重,擔心這分校會步其他國內名校的後塵,分校變成「冒牌」或「野雞」大學,賠上校譽。

根據校方解釋,中大(深圳)的財政將完全獨立於中大沙田校園,不會互相補貼,以學費、捐款、深圳市政府補貼及各類科研資助作為主要經費來源。其決策層為是一個理事會,中大與深圳大學各委任八人組成,理事長由中大校長出任,擁有最終決策權。

由「提前收」變「二本B」,學生連降三級?
目前香港中文大學在取錄國內本科生時,是在國內公開派位前挑選最好的學生,國內稱之為「提前批」,這制度有點像香港的「拔尖」。換句話說,只有最優秀的人才有可能被錄取,以浙江省為例,每年八萬多考生只有前一百名左右有機會進中大。

接著,由國家撥款的重點大學(即「一本」或「一線」大學」)能按考生的成績挑選「第一批次」的學生;然後,由公立能發本科學位的二本A大學,挑選「第二批次」的學生,再讓私立能發本科學位的二本B大學挑選餘下「第二批次」的學生。其餘的學生,會放在「第三批次」的名單,先由公立大專學校(即「三本A」)挑選,最後再由私立大專學校接收(即「三本B」)。

雖然中大校長沈祖堯在諮詢會上多次強調分校只會取錄一本生,但其合作的伙伴深圳大學,在國內只屬二線大學(即「二本A」),而據校方的解釋,中大(深圳)分校只會獲取深圳市政府「補貼」,而不是「國家撥款」或「深圳政府撥款」,根據現有的國家派位制度,它只能是一所收取本科生的私立大學,亦即是「二本B」。除非在正式收生時,中大(深圳)能獲得國務院定為國家重點大學,並直接由國家撥款,又或者國內改變其大學派位制度,否則中大(深圳)能收到的學生,將連降三級,由「提前批」變成「二本B」。

港大放棄深圳「肥豬肉」,中大照去馬
事實上,浸會(珠海)即使與直屬教育部的國家重點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合作,但在國內的派位制度下,也只能收取「二本B」的學生;而浸會在開分校前,也是極力爭取能收「一本」學生。

香港名牌大學到深圳建分校的決定,主要是受到深圳政府的鼓勵。在2010年初,深圳市政府就曾出錢出地,希望「香港大學」建分校,當時更開出以深圳市南山區作為分校校址的條件(明顯較中大龍崗校區更優厚)。然而,由於大部份的系所老師拒絕到深圳任教,港大怕會影響教學質素,決定放棄大塊位於深圳市中心的「肥豬肉」,以保校譽。回看中大,校內諮詢的結果跟港大一樣,也是大部份的系所老師拒絕到深圳任教,但校方最終決定深圳分校,獨立於本校運作,自定課程、另聘老師,所謂的「分校」,其實名不符實,更可能賠上校譽。

國內尖子不受騙
來自深圳、目前在港讀本科的袁同學就指出,「現時大多名牌大學的本校和分校的師資是分開的,費用亦比本校高出很多,招生卻上非常寬鬆,基本上二本生都能入學,而大眾普遍都認為這些分校是學校賺錢的工具,教育質量無保證。而且現時有不少公司都要求畢業生的畢業證上都註明是本校抑或分校」

來自杭州的周同學也指,「許多內地生來港讀書除了希望有較好的學習環境外,更是希望在畢業後留港工作。」

中大(深圳)分校,明顯在師資、學習環境及出路各個層面,都不能與香港及國內的國家重點大學相比,難怪前中大校董陸耀文也擔心中大分校在國內會淪為冒牌貨:「在劉遵義年代是聲稱會收一本生的,這是當年成功與國內談好的。但到最後尾是否一本也沒有人知道,深圳大學也不是一線而是二線大學。北大、清華在其他省市也有分校,但普遍認為是冒牌貨。」

掛羊頭賣狗肉?學術自由成疑
除了學生質素和校譽,中大學生會更擔心分校是否能堅持學術自由與政治獨立,他們指出雖然中大校方同意學術自由的重要性,並且將其寫入與深圳政府合作的條款內,但卻沒有公開制度進行監察。

時評人李先知最近也在《明報》指出,「香港高等院校在內地辦學,除非拿到獨立辦學、完全按香港制度營運的特許,否則只能與內地大學合作聯營,按內地教育法則來設計課程和管理校園。」中大(深圳)目前的架構,明顯是與深圳大學「聯營」。雖然,最終的決策權是中大校長,但理事會裡難以保證沒有類似「黨委」的人物,學生組織也可能被黨員領導,把學術、學生活動與政治緊緊扣連在一起。

似乎中大校方也擔心深圳校園的學術自由被侵犯,爆出醜聞,決定深圳分校只會開設計量金融、金融管理,和其他相關的高增值科技科目,至於社會人文學科只會納入通識課程。中大學生會對這種避重就輕的做法,表示失望,認為若分校不能悼念六四、研究中國維權運動,有違中大人文關懷的傳統,很可能淪為一個「掛羊頭賣狗肉」的賺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