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荷蘭的快樂主義和印度的吠陀數學是香港填鴨教育的解藥

荷蘭的快樂主義和印度的吠陀數學是香港填鴨教育的解藥

香港填鴨式教育,有如慢性鶴頂紅,雖不會即時毒發,卻在漸漸侵蝕我們的健康細胞,孩子不再快樂,邏輯思考欠奉,解藥在哪?

兒童的快樂指數隨年齡增長而下降,學習壓力大、空閒時間少等都是影響其快樂的重要因素,然而有多少父母可以像荷蘭人一樣,放心讓孩子選擇自己的興趣和未來? 經濟日報報導曾指出,荷蘭的小朋友被譽為是全球最快樂的,為什麼? 關鍵在於荷蘭的教育制度。

荷蘭的小學沒有家課,老師給予的習作必須在學校做完,做不完的學生要留在學校做,因為學校不鼓勵把習作帶回家,下課就不應該做習作,學校不是認為習作不重要,只是認為這樣會令學生對學業產生厭惡。以香港為例,相信沒有任何一個打工仔會想把公司的工作帶回家做,因為下班回家就應該有私人的空間,對孩子來說也一樣,成年人會抱怨老闆太苛刻,孩子也會抱怨父母和學校太過份。換言之,成年人和孩子也應該被一視同仁的看待。

再者,荷蘭的小學生除了不用交學費,而且書本、文具、練習簿、甚至畫畫的彩筆、顏料等都由政府授權的教育統籌部門提供,每間學校每年都會得到一筆教育經費,校長需按該校學生的程度凡決定選用某種教育方法,而所謂的教育方法就是指教育部有幾種認可的「產品」,校長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按該校學生程度選一兩種適合的組合,然後付錢去買這個使用權和有關物料工具。而這些「產品」均由專人設計,當中包括語文,數學,科學,勞作、地理,歷史,交通與生物等,務求以最有效的方法讓孩子學有所成。

從上可見,荷蘭的教學方法十分注重培養孩子的興趣,絕非要求他們在學業成績上名列前茅。反觀香港,車水馬龍的課堂和家課已經扼殺了孩子大部份的時間和精神,制度內的課程難度更是深不見底,在上學期就已經要學習下學期的內容 ; 放學之後還要參與數之不盡的課外活動,更大部份都由家長安排好,琴棋書畫無一不齊,但撫心自問,當中有多少活動真的是孩子們真正喜歡的? 又有多少是父母為了令孩子走上所謂「成功人士」的路而精心安排的? 孩子早出晚歸,回到家裡大都已經筋疲力盡,連擠起笑容的力氣都沒有,試問又怎麼會快樂呢?

話又說回來,既然根本的問題在於香港的教育制度,作為斤斗市民的我們又可以怎樣力挽狂瀾呢? 若要動搖香港的教育制度無疑是以卵擊石,而可以做的就是從根本改變現有家長錯誤的心態。

從荷蘭教育制度當中,可以看到「遊戲和學習興趣」的重要關連。興趣,其實源自好奇心,當小朋友對事物越有興趣,代表好奇心越大。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們會以不同的形式開始探索新事物,玩電子或網上遊戲就是最經典的例子,為什麼孩子對於玩電子或網上遊戲是如此的爐火純青? 答案很簡單,因為這些遊戲可以引起孩子無窮無盡的好奇心! 現今科技資訊發達,遊戲款式日新月異,角色扮演、緝兇推理、管理城市、體藝運動、音樂節奏等比比皆是,總有一種會吸引到小朋友的眼睛。假設孩子對管理城市的遊戲有濃厚的興趣 ; 他們會從遊戲中研究如何才能把城市管治得井井有條,並以此作為探索的根基; 要城市發達,是先發展經濟還是先從教育入手?孩子會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作測試以得出成功或失敗的結果 ; 當了解到哪個方法最有效用的時候,他們就會重覆運用該方法,直到他們能掌握令城市長治久安的方法。仔細看看,在整個學習過程之中,孩子可以自行解決遊戲當中所有需要面對的問題,而不需依靠任何人的指導,自發而獨立,這種成功感和快樂對孩子自身來說是筆墨也難以形容的。這種效果難道就不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嗎? 那為甚麼香港的怪獸家長還要迫子女將時間花在一堆沒完沒了的面試班身上呢?

談完快樂,我們來研究數學。數學是一門極講求邏輯的學問,要拆解數學問題,就要將數字與符號抽絲剝繭,所言道「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只有了解自己的對手,再有機會擊敗它。數學乃現時香港學制內的必修科,理論上香港的孩子應該在邏輯推理方面有很強的能力,為甚麼香港的孩子經常被批評為「缺乏邏輯思考,不懂靈活變通」呢?

我舉個例,一條常見的數學問題如1000-123=?,傳統學校的老師在解說時總會叫學生向旁邊的0借1作運算,然而在小朋友的角度,0代表什麼都沒有,那為什麼可以借到1呢? 大家有沒有想過,其實孩子根本就不明白老師說的「同隔離個0借」是甚麼一回事,然後大部份老師還要說:「總之你跟我個方法做就有分,唔跟就無分」或者「總之你背左呢個方法就計到架喇」。以上的情況在傳統學校裡十分普遍,會將大部份時間放在教授內容,亦離不開「死操」模式和「Copy & Paste」的單一計算方法,家長亦主張透過密集式操練以最短的時間令學生得到最好的成績。然而,事實反映出小朋友不但不能在這樣的環境下獲得好成績,反而會令他們對數學產生恐懼,同時大大降低了解難技巧,名副其實的「賠了夫人又折兵」。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吠陀數學」(Vedic Math),它是一種古印度的速算方法,以極短時間拆解數學題目而見稱,23x11、996x995等等的數學題,只需幾秒便可以得出答案。最早被發現在16條古印度吠陀經文上,「吠陀」在印度語之中解作「知識」及「智慧」,因此亦有「智慧數學」之稱。吠陀數學隨時代變遷一直長埋於歷史而鮮為人知,直到1918年,印度現代學者Sw ami Bharati Kris Hna Tirthaji將其重新發掘,並且推向世界各地,在歐洲、美洲及東南亞各地掀起熱潮,劍橋大學等著名高等學府都爭相開辦相關課程。

以往小朋友都是長時間接觸冗贅而沉悶的傳統計算方法,「吠陀數學」的除了可以在知識和思維上帶來新衝擊,也給了孩子另一個選擇,選擇如何能更有效地處理未來的數學問題。當然,若果要成功,也需要老師和家長的配合和指引,令他們真正動腦筋去思考數字與符號當中的微妙關係,而並非要他們死記硬背,只有了解當中的規律,才可以真正的融匯貫通,做到「一理通,百理明」,邏輯思維亦會隨之而大大提高。

我認為數學不但是一門學科,還是一種語言,我們去到世界各地都會存在數字上的溝通,日常生活如去超市購物或旅行消費,又或者是建築師與設計師之間所畫的圖則,當中的數字其實代表很多不同的原理和意義,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很多時也是始於數字。在教育過程中,家長其實擔當一個極其重要的角色,在孩子回家之後,可以嘗試透過遊戲和孩子重溫一天中所學到的新事物。就以數學為例,和孩子玩一場飛行棋也一樣可以學數學,只要在玩遊戲時訂立規距,例如將兩個骰所得出的數字相乘,就是可以走的步數。這個做法不但突破了孩子對傳統玩飛行棋的框框,訓練了孩子的思維,而且亦可以令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到乘數,輕鬆而自然,何樂而不為?

向怪獸們奉勸一句:「日子越久,中毒越深,趁還未到藥石無靈之際,回頭仍然是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