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年青人的競爭力

前言:

如果你記得OK U WIN 13的內容,以下的圖片你一定記得

想不到在一年後的今天,我竟然仍能在街上看到這招聘廣告。

正文:

最近,趁假期和好些老友聚舊。不知怎的,他們竟不約而同的問我:「你們教書的,有沒有發現時下的年青人愈來愈XX?(下刪三百字)」

「好聲好氣提醒那小妞要準時上班,她竟然對我黑面。」

「遲到也是小事了,中英文差也算了,最恐怖的是,交帶了他做的事,他永遠扮明白,出事後,連道歉一句也沒有。」

「車,碎料,你試過上班途中不辭而別嗎?打電話問她是不是身體不適,她不置可否。問她是否幹得不開心,她竟然沒頭沒腦的拋下一句:我覺得工作沒有挑戰性。聽罷,我幾乎爆血管...」

本來,還有更多更多的「啜核」內容,但為免有人對號入座,並要保護消息來源,我唯有忍痛放棄。

不要以為我又在散播什麼世代論,上述的中小企老闆或中層管理人員,幾乎都是三十開外的七十後。

而剩下的,全都是八十後。

高分必然低能?

少頃,他們便祭出薪金多基層2千 大學生何價和「久違」了阿鵬故事(見三師會 - 阿鵬故事的啟示 )

還是榮哥問得直接:「是誰告訴他們,學歷等於收入?你們教書的,沒有告訴他們真相嗎?」

「其實,書本以外的其他能力更重要。」

「連基本人際溝通能力也欠缺的人,根本不值得拿最低工資。」

「對對,如果可以,我情願聘請那些勤奮的嬸嬸。」

不欲在老友面前重彈曾在該如何幫助阿鵬及從碩士生阿鵬談起等文提出的老調,唯有虛心的問:「你對他們,其實有那些期望?」

綜合不同朋友的回應,他們列舉的要點大致如下:

守時、不恥下問、用腦、、有禮、中英文良好、勤力、有交帶、有基本人際溝通能力...而當中,他們幾乎所有人都提過「醒目」二字。

事實上,多年來,香港人都以「醒目仔」「醒目女」自居。但問題是,到底什麼是「醒目」?我們的「醒目」,又是怎樣學曉的呢?

自我放棄的一群

為免他們又找我們教育界出氣,我決定分享某些在教學前線耳聞目睹的小故事。

「有學生被人沒收了唉瘋,家長獲悉懲罰之一是期考前不可再帶唉瘋回校時,便買了一部android手機給他回校專用。」

「有家長準備學生到外國留學,以免分心,豈料學生竟向家長說,你與其費心於我身上,不如用心工作炒樓炒股賺多一點,好讓我日後的生活好一點。」

「相比我們以前千方百計的戲弄老師,今天的學生可溫馴多了。他們寧願交白卷也不會作弊,他們更會交足功課--在限期一個月後,他們會把抄好答案放到你面前。」

你問他們嗜好,他們會說沒有。或許有些人會答你「打機」,但他們通常會加一句:「不過已經打到悶」。

你再問他們人生目標,他們也會說沒有。假如你再追問,他們便會說:「最好咩都唔駛做。」

我們也是這樣長大的

是的,表面上,我也是「一蟹不如一蟹論」的同好者。

但想深一層,還是要問那個老問題:到底是誰塑造了他們?

昨天的我們,和今天的他們,到底有什麼根本區別?

今天我們看不見他們的優點,是否就好像我們的上一輩當年看不見我們的優點一樣?

當年仍是中學生的你,到底有什麼理想?

當年初出茅廬的你,曾否同樣害怕犯錯?

退一萬步說,如果他們真的如此不濟,我們又有什麼可以做?

定還是,我們連「守時、有禮」的要求也刪去,改寫成「人一個」便算?

後記:

前言中提出的示例,至少有兩個可能的出錯:

首先,一年後再見有關廣告,不代表一整年也請不到人,可能人家剛好換人而已;

其次,我根本不清楚他的實際聘用條件。

這個故事正好教訓各位年青讀者,不要盲目相信長篇大論的作者,要動用自己的腦筋好好分析。

後後記:

如果我的學生以此為目標,我應該有何反應?

原文(含連結及原圖)
http://tommyjonk.xanga.com/74656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