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文化大笪地

  星期三早上,收到學生的電郵,說大專同學網上刊物《文化大笪地》第四期快將面世,內容精采,現傳來先睹為快版,替我辟邪消滯。差不多同一時間,朋友來電,說傳聞董建華已應長毛之邀,自動下台,聽罷,頭頂響起一個很大的春雷。那一刻,我知道這篇文章不能不寫了。

董建華印象

  作為一個香港人,過去七年,我有怨氣。兩次七一遊行,我行足全程,喊了不少相當惡毒的口號。但聽到董建華辭職那一天,我的心情跟陳健民一樣,有點惘然。這兩天,傳媒政客開始為董建華施政蓋棺論過,態度出奇地溫和,已連陳偉業也說董「並非一無是處」。這種情緒,我了解。

  幾個月前,我和兩個大學的同事在政府總部見過董建華,交換有關香港創意產業的心得。會上我們確認了香港文化可貴之處,在於它不中不西、兼容並包、充滿地道蠻勁。我向董建華推介了我的港產文化「心頭好」—《少林足球》和《麥兜故事》。我的同事推介了他的創意產業政策「心頭好」—成立一個集結官方、業界、知識界和民間聲音的平台,定期盤點產業現況,短期內集結資訊,中期集資推動、長遠搞好文化、創意和產業的三結合。

  這次會面,我們交出了研究心血,取回了兩個有關董建華的好印象:

  一、董建華出了名日理萬機,事事親力親為,我們那本近二百頁的基線研究報告,他明顯老實讀過,因此交談內容,對準波段,接收清晰,戒絕一切吹水應酬式的官腔陋習,這是好事。

  二、董建華對創意產業在觀念上有個清晰的優先次序:先講文化,再講創意,最後才講產業。香港社會今時今日連辦高等教育都靠「產」字先行,聽到董建華對「文化」有久違了的肉緊,我覺得在某些事情上,他其實跟我們「有偈傾」。

  一月十二日施政報告出籠。它果然在創意產業前面加上了「文化」兩個字,它也果然建議成立一個官方加業界的高規格平台,並由特首親自主理。我本來以為這是一個新的起點,沒料事情急轉直下,當天有份跟我們面談的林煥光和董建華已先後離場。建立創意產業平台一事,工程尚未動工,已面臨人亡政息的威脅。我後悔我們沒有把握機會,更肉緊地跟董建華傾好文化上的偈。這一刻,如果個天容許的話,我會回去跟董建華講多五個字:文化大笪地。

大笪地聲色

  《文化大笪地》,一份由本地多間院校的大專生携手炮製的網上多媒體文化雜誌 (www.culture-ddd.com)。它表面上由學院贊助,有學者撐腰,實質上是如假包換的「仝人製作」。過去三十年,我參加過不少由地下到網上的仝人文化搞作,它們大部分有以下的特徵:一剎那的光輝、永恒的懊惱、組織散漫、盛產三腳貓和一期完的刊物。《文化大笪地》跟我們的基線研究報告差不多同時出世,往後竟然從不脫產,而且一期比一期有聲有色。這個小奇蹟,對我、對董建華和香港文化有啟示。

  《文化大笪地》吸引我,首先因為它是很大的一笪地。它跟我年輕時迷戀過的上環大笪地一樣,燈火通明、人多聲大、貨品齊全、紛亂併湊當中見盡只此一家的本土地道人氣。以第四期為例,旗艦專題叫做「香港地標」,明顯是衝着西九工程而來的反單一投稿結集。十二篇稿件有文字、有圖像,由維港記憶開始,繞過重慶森林、到達《皆大歡喜》,全部秉承生活出發,有話就講、多元開放的港式大笪地姿態。此外,「文化跳蚤」專欄文如其名,二十篇文章,東跳西跳、題材百變、借用的工具橫跨社會科學、文化研究和創意媒體。如果香港文化的強項是不中不西、兼容並包、充滿地道蠻勁,《文化大笪地》是一個養眼的年輕現代版。

  《文化大笪地》吸引我,也因為它有文化。搞《大笪地》的仝人,全部五官尚待發育,但辦雜誌的取態,超級成熟。《大笪地》首頁開宗明義,說這「是一處城市觀察的交流平台」,它要「販賣觸覺,行銷奇思妙想」,它要「包羅新生代所有五官語言,訴說他們的故事,期望由學院作起點,逐步面向與連繫大眾,將學術回歸生活與文化」。依此承諾,每期《大笪地》的專欄「字頭羅網」由抽象的字頭概念開始,(例如「post」字和「dis」字,直入貼身感覺,(包括吃不到菠蘿油的悲劇),搞到迭有異彩。而因為要「回歸生活」,作者就一定要面對許多連八大校長也不敢面對的由生活併發出來的生字 —「歷史」、「感性」、「保存」、「培育」、「價值」、「愛」與「不愛」。我讀周同學說自己迷戀陳冠中的附加法,想努力保存香港的一樑一柱;我讀到蕭同學寫自己「即使一息尚存,仍然繼續努力」,撰寫評論,這些執着,告訴我年輕一代已經不是三腳貓;他們有文化。

香港之寶

  在香港偉大的發展藍圖上,《文化大笪地》當然不成氣候。我硬要向董建華推介《文化大笪地》,因為在這裏他會見到一群土生土長的年輕人,以網上(其實是地下)低成本生產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了什麽叫做地道關懷、多元奔放,這種精神正正是香港的「寶」。它也會告訴董建華,他七年來的施政,其實正製造了一個情緒上瓶頸,令年輕一代慨嘆「歷史」、「保存」、「愛」與「不愛」的想像,已經被「國際大都會」、「順應市場」和「資源增值」等論述踢開,變成小圈子內的懷舊過去式,這不是好事。

  如果董建華仍然在位,我會進一步向他推介每月出版的《藝術地圖》,或者走訪牛棚藝術村,看看原來每一個月香港有過百大小不一的個人和團體,正在以其自身的方式,搞作自己的文化大笪地,細聲喧嘩,大力創造。在這裏,我見到香港文化充滿生機的多元平台。這些民間平台跟施政報告設立的高規格平台如何接軌,這個接軌如何可以在「文化」帶動「創意」、「創意」帶動「產業」的優先次序上實行,本來是董建華的任務。今天誰來延續這個任務?

  曾蔭權受人注意,多講移植地標,少作本地尋寶,我對他沒有信心。我記得跟董生見面那天,何局長也在場。他熱愛香港文化,又出了名是大笪地的擁躉,我對他有期望。何局長,搞活香港文化大笪地的工作,看你了。

梁款
信報財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