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文化論政】歐陽檉、梁詠珊:歌劇院級的戲曲中心是粵劇發展轉捩點?

【文化論政】歐陽檉、梁詠珊:歌劇院級的戲曲中心是粵劇發展轉捩點?

西九戲曲中心12月30日開台,定位是世界級表演場地,規模和檔次相等於一個著名歌劇院。不過,這裏上演的不是發源自意大利文藝復興的西方歌劇,而是粵劇和其他傳統中國戲曲劇種。綜觀世界歷史,每個城市的歌劇院落成都象徵着一時一地的文化生態和管治意識。

粵劇貼地夠民氣

粵劇可算是香港最有基礎的本土文化之一,今時今日大家更加感受到仍然有意志把粵語文化推上殿堂的只剩香港一家!有別於崑曲和京劇經歷過的宮廷貴族加冕,粵劇更為貼地,與宗教祭祀緊緊相連。傳統上,嶺南廣州一帶的城鎮鄉村都會在節慶日子邀請戲班,上演吉祥劇目酬謝神恩;直至今時今日香港仍有上演神功戲的傳統,在新界成長的港人想必都有看過臨時搭建的戲棚,還有村民邊看戲邊聊天的景象。單是2018年,就有28台神功戲在各處演出,只有職業粵劇團體方有資格和香港八和會館申請演出。

港英政府沒有把粵劇發展納入政策描述的範疇,但民間粵劇演出頗多。過去粵劇界多年來習慣在沒有資助的環境下營運,所以更需要回應社會潮流和觀眾口味。正因這種韌性,粵劇更為創新開放和混雜,例如加入西洋音樂、英語對白、聲音燈光效果等。民間亦有不少愛好者學唱粵曲,甚至組成業餘劇團,自己擔綱,聘請專業樂師和資深演員一同演出。這些既是粵劇能夠生存至今的要訣,但同時也未有機會建立一套美學和鞏固經典,藝術性仍然成疑,從事粵劇作為職業亦愈見困難。

劇場演出的粵劇是香港流行文化的源頭之一,以往利舞臺和太平戲院見證過粵劇盛極一時。在未有歌影視娛樂前,名伶就是明星。即使到了五六十年代,電影電視普及,但關德興、梁醒波和任劍輝等大老倌兼拍電影,既保持大眾關注,更有些會用影視酬金補貼粵劇製作演出。

一直以來,粵劇界對政府最大的訴求,就是增加穩定的演出場地,高山劇場新舊兩翼使用率連年都是百分之百,職業團又要與業餘團爭奪同一場地。正因如此,業界對戲曲中心滿懷期待。但戲曲中心旨在打造「世界級」場地,提升粵劇的藝術地位,亦同時宣揚其他戲曲劇種,不是市政文娛康樂的概念。大劇院十分體面,更有當代的性格和創新如堂座升高的區域、像拱門般跨越整個舞台左右上三邊的LED顯示屏,同時設有與主舞台同樣大小的排練室。

如此規格的表演場地,不是高山劇場的翻版,收取比高山劇場貴一點的場租、高一點的票價並非不合理。戲曲中心亦有「戲曲優先,戲曲優惠」的半價優先訂場政策給粵劇。

然而,業界認為定價過高。現時不少粵劇觀眾習慣了各種優惠購票,甚至送票入場,要培養新觀眾也非一朝一夕。從民間躍上國際殿堂,需要的不只有場地,還有觀眾。除了《再世紅梅記》的開幕演出已經售罄外,往後的上座率或許會是考驗。如果不靠贈票和業餘團的支持,粵劇的真正賣座力就見真章。

政府資助了九大旗艦藝團,但沒有一個香港粵劇團──這可說是反映粵劇過往自食其力的成功。但欠缺一個資助職業團體,也是粵劇發展遇到的障礙之一。西九戲曲中心成立了先鋒藝團規模的「茶館新星劇團」,作為茶館劇場的駐場粵劇團,邁出粵劇職業化的重要一步。

此團由大老倌羅家英擔任藝術策劃及導演,20多人的固定團隊既有樂師班底,又有年輕演員;雖然不是演出full-length的粵劇整本,而是90分鐘的折子戲和粵曲演出,但對於剛接觸粵劇的入門觀眾或是外國遊客,較易入口。難得是劇團能夠有固定練習場地和演出機會,更聘有負責服飾道具的「衣雜箱」人員,毋須演員自掏腰包,又有行政人員解決演出以外的種種實務,希望此劇團能夠專注於創作和藝術層面,為粵劇帶來新希望。

此外,戲曲中心與研究粵劇多年的學者陳守仁教授已經合作了兩年,正在進行粵劇劇本資料整理,現時存有100多個劇本,並會收藏日後於場地表演的所有劇本。由於粵劇劇本向來由主要演員私人保存,即使同一劇目也會有不同版本。由戲曲中心牽頭建立劇本庫存,不論對粵劇創作和學術研究均有長遠裨益。還有一套名為《戲棚》的紀錄片,由西九出資委託《乾旦路》的導演卓翔走訪大小戲棚,將於戲曲中心上映,期望能用另一種媒介引起不同觀眾對粵劇傳統的興趣。

無言之政再推敲

西九以自負盈虧法定機構的模式營運,戲曲中心嘗試用不同方法突破現有的局面,現代的制度能否和粵劇業界的民間行規磨合仍然是未知之數。比較之下,台灣戲曲的身世某程度上則是香港的對比:由國光京劇團源於國家體制、再到文化政策、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最後才是去年開幕的台灣戲曲中心。由國營過渡到文創時代,照顧戲曲的品牌形象、跨界合作和海外拓展等,或許有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

香港政府在文化政策上一向行無言之政,只負責興建場地和撥款,如成立十多年的香港粵劇發展基金。這次戲曲中心落成,其實也是再次把文化政策創新外判給西九。這樣日後能否改善粵劇生態,為粵劇帶來生氣,值得我們拭目以待,繼續探討。

歐陽檉為大學講師;梁詠珊為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文化管理文學碩士課程學生

文章刊於2018年12月31日信報專欄。本欄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