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作為群體動物的本能—Social Intelligence

作為群體動物的本能—Social Intelligence

作為群體動物的本能—Social Intelligence
Daniel Goleman
2006 Edition, Arrow Books

Intelligence Quotient 自從於1912年被德國心理學家William Stern定義以後,一直被社會捧為金科玉律,無論是高等學校的收生還是公務員的選拔,IQ皆被認為是最重要的考慮之一。這種想法不單決定了誰被取錄誰落榜,而是一層一層地影響了整個教育制度甚至是社會價值觀:考試的形式變成以IQ的考核為主,課程亦自然要調整至涵蓋相符合的內容,而家庭教育亦逐步以可以被量化的指標作為獎勵/懲罰的準則,結果是一代一代的價值觀被逐步改變。

問題是,IQ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少。認知,分析,邏輯推理等能力固然重要,卻絕非個人能賴以成功的全部。領導力,人際關係,或是再概括一點的個人性格態度等等今天被定義為soft skills 的條件比起IQ可能是平起平坐,甚至是更為決定性的成功要訣。面對這種情況,作者Daniel Goleman 先寫了Emotion Intelligence,然後再寫了這本Social Intelligence,希望讓讀者理解,在社會裏賴以成功的要點往往不在於IQ,而是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處理。

作者把Social Intelligence分成兩方面,一是對人際關係的洞察力 (Social Awareness),二是妥善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 (Social Facility)1,而兩者缺一不可。前者表示的是你能否搜集足以作出正確決定的資訊,簡單點來說,就是於溝通當中可以準確判辨對方的情緒的能力。想像一下,你有否遇過一時失言而激起對方的怒氣,然後要立刻變得必恭必敬以求平息怒火甚至是道歉?而這個行為能成功的前提正是你能察覺對方正在發怒,才會有機會進行相應的補救工作。可能有人會問,對方都已經表現怒火,豈有視若無睹之理?事實上,的確有完全不能理解對方感受的人,而這正是書中所介紹的Psychopath2,這個名詞一般都會被翻譯為精神病或精神變態,只是其比較準確的涵義是缺乏同理心,而不能正確解讀其他人的心理狀況或想法。但即使不到這麼極端的情況,是否能察覺到對方正在壓抑怒氣又或是偶然一絲的不滿,需要的是敏銳的觸覺和觀察力,而這正是能否在人際關係問題還在形成之時防範於未然的重要因素。

理解對方心情和想法後,也要有適當的方法來應對才會得到對方良好的印象,以增進彼此關係,而這就需要從對方的角度,因應對象的心情,態度,甚至是思考模式去作出考慮。同樣地表現了欣喜,憤怒,哀傷,快樂的心情,不同人卻會有不同的變化,有些人在興高采烈之際會容許甚至歡迎各種放肆的玩笑話,另一些人卻可能會因此而突然由樂轉怒。所以,掌握對方的需要並以適當的對答作為反應就是另一項妥善處理人際關係的條件。而且,這裏的反應不應只包括對話的內容,也包括了一舉手一投足,一個眼神又或是一瞬的表情。這些與語言無關的表現其實就是形成第一印象的關鍵資訊,而說話內容和眼神表情的差異或是矛盾,更往往是察知謊言的線索。

自基因被發現後,我們遇到每一個問題都不禁要問這是否由基因所決定,Social Intelligence 也不例外。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著名的美國心理學家Robert Plomin 就以孿生兄弟/姐妹作研究對象,去嘗試理解究竟基因對我們的影響有多大,結果顯示IQ大概有六成由基因決定,而自我認同或是道德價值卻只有兩到三成3。當然,這個研究不斷受到不同程度的質疑,例如是研究數目太少,而且,基因導致的孩童表現其實亦會和家庭朋友對他的反應互為回饋,而令到基因和成長環境兩者的界線變得模糊。但無論如何,我們還是應該相信性格或是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都是可被改變,或是改進的,畢竟若完全謨拜基因決定論,則我們的生存意義也會被消磨殆盡。

Note:
1. Daniel Goleman, Social Intelligence, p.84
2. Daniel Goleman, Social Intelligence, p.127
3. Daniel Goleman, Social Intelligence, p.154

延伸閱讀:
另一個影響著每日的待人處事的因素——
Daniel Golema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Facebook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