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李怡: 宋登陸致敗

宋楚瑜從大陸回台後第二天,台灣即進行任務型國大代表選舉。這次選舉因為許多選民根本搞不清楚選舉的性質和作用,而且是只投票給政黨而不是投票給候選人,因此選情冷淡,投票率創下兩成三的新低。但正因為是「選黨不選人」,就更是一次對選民的政黨認同的重要測試。

儘管台灣有人認為投票率低不能如實反映政黨所獲支持度,但正如謝長廷所說,在法理上,不投票,投廢票也是一種態度。如果是對某黨有強烈認同的選民,又或是對某黨特別厭惡的選民,是不會選擇不投票的。

選舉的結果是,民進黨仍維持第一大黨的地位,得票率達42.52%,國民黨也維護着它的基本盤,得票率是38.92%,台聯雖不如預期但得票率仍有7.05%,最慘的是親民黨,得票率僅為6.11%,可以說是慘敗。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說,民進黨主張憲政改革及反對親大陸的政策,已在這次選舉中獲得民眾的肯定。由於國民黨也支持憲政改革,而且多數民眾搞不清楚憲改要怎麼改,不清楚這次選舉國大代表在憲改中的作用,因此說選民投票給民進黨是支持憲改,未必符合真正的民情。然而,近期在台灣每天佔據傳媒大部份報道空間的是連宋相繼登陸,以及對台灣的大陸政策的討論:連戰登陸後,民調顯示國民黨的支持度超逾民進黨一倍以上。然而,宋楚瑜的登陸,不但沒有使民眾增加對親民黨的支持度,反而使親民黨的支持度大幅滑落,更拖累了國民黨,使國民黨的支持度從遠超民進黨而打回原形。因此,民眾這次對政黨的投票,反映的是民眾對連宋擁抱大陸政策的疑慮,反而對民進黨較為飄忽的大陸政策有所認同。

台灣民情轉變的關鍵,在於中共在宋楚瑜登陸期間,對「中華民國」的打壓,並在胡宋會中,胡錦濤再次對「九二共識」作出僅僅是「堅持一個中國」的解釋,二人的會談公報又以「兩岸一中」來詮釋「九二共識」,實際上否定了宋楚瑜行前曾提出來的「一中各表」。

宋楚瑜的大陸行,所抱的最大希望,是中共至少不否定「中華民國」。他在出發前接受鳳凰衛視訪問時表示,中華民國是兩岸的「臍帶」與「期待」;台灣的政治人物不能否定這段歷史,對岸同樣必須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他期待在中共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基礎上,接受以「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來代替「九二共識」。也就是說,台灣接受中共的「表述」雖殆無疑問,但他希望中共也接受或至少不否定台灣方面的「表述」,即對台灣來說,一個中國的涵義是中華民國。

宋楚瑜原以為中共不會否定他的提議。因為台灣接受「一中各表」,即已表示從正名、制憲的立場後退。

然而,他想不到,當他在大陸連說了幾次「中華民國」之後,即被國台辦喝止,他也被迫從此不再提「中華民國」。而「一中各表」更沒有被中共接受,最後胡宋以「兩岸一中」來詮釋「九二共識」。胡錦濤講的「九二共識」更是只剩下「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

如果「九二共識」只有「一中」,而沒有「各表」,如果台灣方面的「表述」得不到對岸的尊重,如果北京不能正視中華民國在台灣事實上的存在的話,那麼似乎是迫台灣主政者要不是接受中共的主權,就只好「正名」了。前者絕不會被台灣人民接受,後者又受到中共的強烈反對,你叫台灣主政者何去何從?

前天的投票,大概可以解讀為台灣民眾對胡宋會投出的反對票。

李怡

蘋果日報     2005-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