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窮朋友富朋友》——朋友應以情理兼備為首

《窮朋友富朋友》——朋友應以情理兼備為首

《窮朋友富朋友》講述小傑一家遷往布魯克林,與毗鄰的小朋友東尼結識成為朋友,小傑與東尼認識後一拍即合,雙方覺得投契,有共同興趣,而且彼此在毗鄰居住,他們閒時會一起到街上騎單車,也會一起報讀戲劇課程,晚上也會在家中傾訴少男心事,這也是他們能維持好友關係的原因。

可惜,父母在他們認識後被加諸貧窮與富有標準,頓然令這段關係瞬間枯燥乏味。父母將成人認識朋友標準加諸予孩子身上,小傑的爸爸為業主,屬富有一方,而東尼的母親為租客,屬較貧窮一方,雙方因租金的爭議而影響彼此關係,而小傑與東尼也因為家長們的關係轉差而被逼減少見面機會,小傑與東尼也對這段疏離感到深深不忿而作出反抗。

彼此貧窮或富有,在任何時候也不應成為交朋友的考慮因素,孩子與成人亦然。

小朋友互相交往通常只會看彼此是否投契,能否愉快傾談,彼此有否共同興趣,其實這也是成年理想的交往模式,孩子不會想太多,只是對方願意跟我玩樂,也有時間互相陪伴,這樣就好,這樣就夠。

成年人約會前則希望了解彼此的教育與家庭背景,其實他們只想在見面先了解多些,這也無可厚非。然而「竹門對竹門、木門對木門」的意識形態幾乎成為絕響,也應該成為絕響,認識一個人最好的狀態為情理兼備,彼此相處時能在知識層面上分享理性一面,在憂愁不安時能互相盛載與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