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高達家庭」與獨/毒撚的哀愁

記得大概兩年前,無線做了一輯探討香港樓價的節目,訪問了任職律師醫生專業背景的人士,大家都說買不起樓。後來特首曾蔭權在回應樓市時,建議中產人士不要買市區樓,買新界樓。

煲呔的評論,被網民「鬧爆」,說不理民生疾苦,做律師醫生的要住屯門,中低收入的人群要搬到大陸?

當時沒有人批評這些青年的律師醫生無病呻吟,儘管他們月入六、七萬,因為大家都同意瘋狂的樓價是「真問題」。

這次,無線的新聞故事是探討「沒有」領取社會福利的「在職貧窮」問題,卻因為被訪家庭擁有「限量版」高達模型,以及操不純正廣東話的「媽媽」在鏡頭上說家裡沒有地方放書桌給孩子做功課、很多年沒有買牛肉給孩子吃,而被指控「說謊」,理據是「有錢買限量版高達,無錢吃牛肉」。

新移民﹣﹣說謊﹣﹣騙福利?

而這個「說謊」的指控更被顛倒過來被指是「新移民騙福利」﹣﹣一個到處找情節重映的劇本。

先就這個案例說「新移民」的身份吧。首先,該家庭的父親及孩子都是百份百港人,至於媽媽新移民的標籤,主要是因為她不純正的廣東話而被貼上去。

再論「說謊」,裡面有更多可笑的假設。首先,高達是誰買的?若不是女被訪者買的,何來說謊?易汶健的文章透露了「高達」是從事玩具運輸的爸爸,因工作的關係正常獲取的,網民卻以此推論那可能是偷的。

這裡容許我拋出幾個問題對網民「有罪假設」的「指控」提出一些質疑:與其推論父親買或偷給孩子,大家為什麼不推論該名父親本身是「高達」迷?若不是高達迷,會知道哪些是限量版高達嗎?家徒四壁,私藏幾盒限量版高達,很奢侈嗎?因為擁有限量版高達,這個家庭面對的困難,就能被漠視嗎?

「騙福利」的指控更無稽,整個新聞要探討的問題,是未被現在福利照顧的在職貧窮,所以該家庭並沒有因為「無錢吃牛肉」,而接受福利,何來騙福利?至於香港的福利是否要照顧在職貧窮的家庭,則是一個要深入探討與辯論的議題,而不能靠「賣慘」來說服大家,這是該硬銷故事最大的敗筆。

「高達/新移民家庭」從哪裡來?

說到底,網上的情緒來自對「新移民家庭」的厭惡,覺得他們都是社會的負擔。然而,香港為什麼源源不絕會出現「新移民家庭」,正是由於很多人在這個城市賺取的收入,不足以在本地談情說愛、建立家庭、生兒育女,也就是今天社福機構所說的在職貧窮,也是網上所謂「毒(獨)撚」的怨憤所在。

這些怨氣有時會揶揄「港女」,有時會自嘲一番,也有不少「獨/毒撚」最後因為中港工作的關係,又或者親戚朋友介紹,在國內成其好事,等妻兒排了三、五年單程證的隊到香港,又被他人視為「新移民家庭」,即使三口子家裡有兩個都是土產,只要妻子說話不純正,一大堆的標籤洶湧而至。

「高達家庭」就是一個很典型在職貧窮「獨/毒撚」,透過跨境婚姻減低組建家庭成本的案例,當妻子獲取單程證後,男戶主就被迫要承擔在香港維持三口家庭的開支。

然而,男戶主收入不變下,這個三口子家庭便要塞進單身人士居住的劏房(沒有空間放桌子),而家庭的開支也要緊縮起來(女戶主不捨得買牛肉),男戶主要把高達收起來擱在上格床。

生育的外判自6、70年代已開始。在1949年後,大量難民湧到香港工廠打工,因為收入微薄無法落地生根,很多工人被迫回國內結婚生子。不過,自70年代開始,針對本地居民需求的公營房屋及私營屋邨(如美孚新邨等)的發展,使「家在香港」變得可能。但過去十年,經濟雖然不斷發展,「家」的空間卻不斷萎縮,養不起家的憂慮竟然在青年一代重現。

究竟在職貧窮、養不起家是一個新移民的問題?還是一個本土的問題?被塞到上格床、困在盒中的限量版高達,是一個謊言助證?還是本地獨/毒撚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