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情歌氾濫,不難理解

香港情歌氾濫,不難理解

「大舞台,到處相思成災」。於網上,每週至少會有一個貼子,埋怨香港樂壇一潭死水。最常出現的指控,就是香港情歌氾濫。

我認為,情歌氾濫是一件正常不過的事,因為每個人心裡都渴望愛。

從社會心理學名家艾里克森(E. Erikson)的人生八階分析,我們便會看到,人一生至少有三個階段中,包括「自認與迷亂」(12-20歲)、「親密與孤獨」(21-30歲)、「創建與停滯」(30-60歲),愛情擁有超然地位。

首先,12-20歲的青少年需要自我認識,自我認定一種身分,一個自己應該扮演的角色。而現實點看,愛情對於性機能已開始成熟的青少年建立自我形象,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一段美滿的愛戀經驗,可使青少年認為自己是有吸引力的人。相反,一段不理想的愛戀,很可能會令青少年認為自己沒有吸引力。從這個主角度看,青少年喜歡聽情歌,不難理解(同時因為希冀被認同,因此他們也喜歡近期最新潮的歌)。

到了21-30歲,一旦人已經建立了自我認同,便有與別人建立親密關係的需要及渴求。這段時期,人為能夠形成親密,互相支持關顧的愛情關係,可心甘情願地做出犧牲和妥協,甚至準備為對方許下長遠的承諾。如果不能形成親密關係,會產生孤獨感,孤獨感可能導致黑暗和焦慮的感覺。所以,可以說愛情是這階段的關鍵。而有關相處和離合的歌曲,即是大部分主流K歌,很輕易觸動他們的心靈。

30-60歲的時候,是「創建與停滯」的階段。除了創建事業外,能否建立自己的家庭也是重點。倘若創建受到壓制,就很容易被停滯所取代。在這時候,便會感到迷失,脫離現實,顧影自憐。因此,與深愛的人成家與否也是中年人關心的問題。一些有關婚嫁的歌曲如李克勤的《紙婚》及《合久必婚》,便對他們很有共鳴。

由此看來,愛情在人的12至60歲,愛情的位置是舉足輕重的,它不時會主宰情緒,使我們的歡天喜地,亦會使我們哀傷失落。不管是歡天喜地,還是哀傷失落,我們或多或少都希望有把聲音,有首歌曲,說出我們的感受。失戀的時候,我們想要聽到的,不是裝作理解的安慰,或是死板沉悶的規勸,而是被同理。失戀時候聽失戀歌,不是漏煤氣時關窗、關冷氣,而是透過被理解的感覺,解決宣洩情感的需要,再重新上路。所以,我們需要情歌。

同時,看看政府統計處2010年年底人口比例,15至59歲的人佔總人口的69.3%,而15至59歲就正正屬於這三個人生階段,你看,這是佔人口的大多數。情歌的潛在市場可不少,唱片公司自然不斷地製作情歌。

所以,於本地,情歌都是歌曲中的大多數。其實古今中外也是如此,別以為外國不是情歌氾濫,看看Billboard吧。

然而,有關生活其他方面的好歌一直存在,可惜因為商業遊戲規則,派台的不太多,但只要心發掘,定能找到好作品。

近年來,由於香港人政治社會及經濟環境惡化,重視個人權利的890後面對前景倍感徬徨,爭取制度上改變的聲量越來越大,而與他們一起發聲的歌亦越來越多,例如謝安琪、藍奕邦、周國賢等充滿獨立思考及反思意味的歌曲,及陳奕迅近來批判社會的《主旋律》、《阿貓阿狗》等等,開始為香港主流樂壇的題材添加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