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當「韓流」遇上「竹島」

2004 年日韓關係達到1965年恢復邦交以來的最好時期,一方面因為盧武鉉政府擱置「歷史問題」,推行現實主義對日政策,另一方面則因為日本NHK電視台破例首次播放韓劇《冬季戀歌》,引進遲來的「韓流」,在日本掀起前所未有的「韓國熱」。然而,好景不常,今年3月日本島根縣議會通過《竹島日條例》,引發南韓上下激烈反彈,盧武鉉政府也改變對日政策,使日韓關係急轉直下。近日爆發的「教科書風暴」,進一步令兩國關係惡化,甚至陷入危機。另一方面,日本上下紛紛對「竹島日事件」以及教科書對「竹島」的記載引起南韓的激烈反應感到錯愕。

究竟日本近期圍繞「竹島」(南北韓稱「獨島」)的一連串舉動,觸動了南韓社會哪條神經?期待借「韓流」消解日韓跨世紀恩怨是否只是一廂情願?本文嘗試從「韓流」的功效與「竹島」問題的本質來作觀察。

其實,日韓互不信任的基本結構,與中日非常相似。其一,是圍繞對60年前的「歷史問題」所應抱持何種態度與認識的問題;其二,因「歷史問題」沒能好好解決,加上戰後在諸多交流過程中所產生的摩擦,積累了層層疊疊的誤解,而各自強烈的民族意識則強化了彼此的偏見。

日韓互不信任的基本構造

「韓流」基本上是一種文化交流帶動起來的社會現象,其功能充其量只能有助消減被膨脹了的誤解與偏見,不具備解決「歷史問題」的功能。因為「歷史問題」包含了真實的經歷與事後代表其態度與認知的言行,不是純粹的誤解或認知上的問題。因此,包括許多日本一般國民乃至有識之士善意希望借「韓流」來消除日韓的跨世紀恩怨,可說是過於樂觀。

另一方面,「竹島」問題的本質則牽涉到日韓之間的「歷史問題」,讓南韓民眾再次回憶起百年前被日本吞併以及後來被日本殖民統治35年的屈辱歷史,觸動了民族自尊的神經。因為對南韓人來說,日本於1905年將獨島(日稱「竹島」)「編入」日本領土的過程,正是百年前的「大日本帝國」分步驟吞併朝鮮的時期。事實上,明治以後對朝鮮虎視眈眈的日本,繼1904年的《第一次日韓協約》後,於1905年迫使朝鮮簽署喪權辱國的《第二次日韓協約》(韓稱《乙巳保護條約》)。日本根據這項不平等條約奪取了韓國的外交權,為兩年後《第三次日韓協約》奪取內政權以及於1910年正式吞併韓國奠定了重要的基石。

只要了解過這一段歷史背景的人,對「竹島日事件」引發南韓上下激烈反彈的效應就不會感到意外。

日本朝野對「竹島」問題引爆韓方的連鎖震撼感到錯愕,顯示了日本政界對南韓社會了解不足。而日本政府在今年這樣一個敏感的年份,沒有做嚴謹的後果預測,任由地方議會如期通過《竹島日條例》,也再次暴露了日本在「地方內政」引發「外交危機」的處理機制的漏洞。至於許多一般日本民眾不理解為什麼韓方已經佔領了「竹島」,而日本只是表達自己的立場而已,也會引發南韓如此的「過激反映」,則主要是因為對那一段近代史缺乏基本認識所致。

「 韓流」 的積極意義

在日韓關係跌至谷底之際,韓星李秉憲於日前再度訪日,掀起了另一波的「韓流」熱潮,顯示了沸騰中的「韓流」沒有因政治因素而明顯降溫。其實,「韓流」現象在日本出現的積極意義不應忽視。其意義可能遠在中港台以及東南亞的「韓流」之上。因為「韓流」已經在日本社會掀起前所未有的「韓國熱」,這無疑對日本的社會心理帶來未曾有過的刺激。

由於明治時期遺留下來的「脫亞入歐」思潮的影響,以及因近代以來日本在各領域的發展長期以來一直走在其他亞洲國家前列,使日本社會存在某種程度看低其他亞洲鄰居的心理。而「韓國熱」所帶來的對鄰國文化的熱中態度與積極肯定,則有助於該善這種不平等的心態。

除「韓流」外,因「女子十二樂坊」和《流星花園》而在日本蠢蠢欲動的「華流」(或稱「漢流」)現象,也將有助於進一步拉進日本與周邊華人地區的距離。

解鈴還需繫鈴人,「歷史問題」需要從政治與外交層面解決,「韓流」、「華流」(或稱「漢流」),以及在亞洲持續蔓延的「哈日」現象,雖然不具備解決「歷史問題」的功能,但對減少因「過去」等問題而膨脹了的跨世紀誤解與偏見,客觀了解彼此的認知與差異,以及理性化彼此的民族意識,仍有不可低估的積極作用。

林泉忠

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