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相對貧窮

說起什麼是貧窮﹐大部份人必定會想起非洲那些餓很瘦骨如柴的飢民﹐ 又或者在電視新聞上看起那些衣不蔽體﹐頂無片瓦的難民。畢境不論是基於人道責任還是身為人類的同情心﹐我們也不能接受社會上有人連生存的權利也沒有保障。可幸的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日漸富裕﹐社會有能力負擔公共福利為人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在發達國家中生活於貧窮線下的人數已大幅減少。在今天的香港社會中﹐相信不會出現路有凍死骨或小孩子要挨肚餓的慘況。正當我們的滅貧大計取得空前成功﹐一些社會學者卻提出貧窮一個的新慨念。他們把上述的問題稱為絕對貧窮 (absolute poverty)﹐而引入一個新的相對貧窮 (relative poverty)觀念。貧窮不再單純是吃不飽穿不暖的問題﹐而是由於未能負擔一般人一樣的消費能力﹐未能享受社會上一般人的生活模式﹐從而感覺到自己貧窮。於是貧窮從一個客觀性的經濟指標﹐變成一個主觀性的文化心理慨念。那些社會學者更進一步指出﹐經濟發展不能解決相對貧窮的問題﹐反而會不斷產生新的貧窮﹐只有重新分配財富﹐改變現行資本主義的社會架構﹐才能在根本上解決貧窮的問題。可是他們有沒有想過﹐相對貧窮有必要解決嗎﹖

首先從字面的定義上去看﹐相對貧窮這個慨念並不存在。相對貧窮只是窮﹐並不是貧。很明顯翻譯這個詞語的人只是囫圇吞棗地﹐把英文詞語照字面的意思硬譯過來﹐而沒有細心思考過在中文裏﹐貧窮二字已包含絕對和相對兩個不同的觀念。物質上的不足為貧﹐是絕對的慨念。窮則是相對的慨念﹐例如龔如心比李家誠窮。世界各國大多有扶貧滅貧的社會計劃﹐只有共產主義的國家﹐才會有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的滅窮計劃。在數學上來說﹐除非所有人的收入也相同﹐否則一定會有人比別人窮。貧可滅﹐窮永不可滅。以史為鑑﹐滅窮只能像共產政權那樣製造均貧﹐可是均貧肯定不是我們樂於見到的結果。

窮本身並不是一件值得讓人懼怕的事。正所謂人窮志不窮﹐在生存有基本保障後﹐不必擔活在赤貧的人﹐他們可以憑自己的努力﹐去創造財富逐步爬地上社會階梯。反之富有的人著終日無所事事揮霍無度﹐他們的財富也有花盡的一天﹐會從有錢階級掉下來變成窮人。最有效保障階級上下流動的社會制度是論功行賞的功績主義(Meritocracy)。生產力高對社會有供獻多的人﹐相對的獲得更多財富回報作為鼓勵﹐而生產力低對社會供獻少的人﹐則以相對較少的生活享受作為的懲罰。只要使用得宜﹐富與窮正是最有效增進社會生產力的葫蘿白和棒子。

每一項經濟增長均是來自科技或制度的進步﹐在經濟增長的初期﹐擁有新技術或新知識的人﹐因為生產力相對上升有比較優勢而先富起來。剩下來低技術低知識的人﹐生產力相對下降淪為窮人。讓他們脫窮的唯一方法﹐就是提升他們的生產力﹐通過教育和培訓讓他們在技術和知識追上其他人的平均水平。若果強行把高生產力的人的財產通過分配手段﹐白白送給低生產力的人﹐只會傳達一個錯誤的訊息﹐變相懲罰提高生產力的人。最終只會造成反效果﹐導致社會整體生產力下降或停滯不前﹐對人民不僅沒益處反而有害處。

透過經濟增長增加社會上的總生產力﹐社會才能夠投放更多資源在低收入階層﹐改善他們客觀生活條件。人民得以豐衣足食﹐貧困也成為過去的代名詞。事實上在今天的香港社會﹐只要沒有不良嗜好﹐就算領綜緩住公屋的市民﹐他們的客觀生活質素比五十年前的中產階級還要好﹐大慨比一百年前的大地主也過之而無不及 ﹐這就是經濟增長帶來的好處了。經濟增長可以滅貧﹐但不能滅窮。要滅窮的話﹐倒頭來就沒有了經濟增長。不過若果窮是因為人比人比死人的心理問題﹐只是因為生活享受不夠別人好﹐就感覺自己是貧窮的話﹐那麼經濟政策絕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心病還需心藥醫﹐向低下階層傳揚佛家道家無慾無求的思想﹐又或者基督教的克己追求精神而非物質滿足的傳統﹐也可以令他們不再覺得自己貧窮﹐這才是根治窮人心理問題的良方。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