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委內瑞拉‧玻利瓦革命系】之三.查維斯生平簡介

【委內瑞拉‧玻利瓦革命系】之三.查維斯生平簡介


草根行動媒體編按:今年三月,委內瑞拉前總統查維斯去世, 香港各大媒體都聚焦於反美、獨裁者,而對在他任內,貧窮人口的教育普及化,以及許多社區由下而上的合作社、 社區共識自治的實驗,都沒有什麼報導。「草根‧行動‧媒體」邀請了研究中南美洲國家左翼運動的政治、社會與文化實踐許多年,早年譯寫 《拉美地誌,魔幻行腳-解放軍、古柯鹼、社區總體營造》的舒詩偉/阿偉,以查維斯在委內瑞拉的革命運動為題撰文,並每周一篇作連載。

轉貼在獨立媒體的此文是[委內瑞拉‧玻利瓦革命系列]八至十五的結集,最新連載請留意草根‧行動‧媒體網誌。

文:舒詩偉

在介紹舞台的大致背景後,現在該輪到我們「玻利瓦革命」的主角之一:查維斯出場了;而另一個主角,則是那長久來被歷史、政治、社會忽視的普羅大眾。不過在敘述他與底層民眾於政壇、於社會改革的諸多表現之前,回顧查維斯早年的生涯,還是有一定的必要。

查維斯早年的生涯

1) 孩童與青少年時期(1954-71):

烏戈‧查維斯,1954年7月28日出生於巴里納斯(Barinas)州草原上的薩巴涅塔(Sabaneta)小鎮。他與委內瑞拉歷任總統的出身截然不同。首先,他不算是白人。雖然具有部分的歐洲白人血統;但他本身可是個種族大熔爐:原住民族、黑人、白人的混血;很典型拉丁美洲特有的狀況。其次,是他出身寒薄;是由偏遠的小農村、而非大都市出來的。整個村子,只有三條泥土路。父母是當地一帶的學校教師,但這並不表示家庭是小康。作為六個小孩中的老二,查維斯很早就因家窮、無法養育,與哥哥給送到祖母那兒去照顧。

在上幼稚園的第一天,由於太窮買不起鞋,小查維斯只得穿著祖母親手用一些碎布與草繩做的鞋子;結果是老師拒絕讓他進入教室,直到家裏能為他準備好一雙真正的「鞋子」。由於在童年也買不起什麼玩具,查維斯經常是與哥哥亞當靠著各種想像的玩具,來在腦中玩各種想像的遊戲。

查維斯回憶自己童年的生活時,也說到:「貧窮……但是很快樂」;經歷過「羞辱、窮困、痛苦,有時沒飯吃」的歲月,也感覺到「世界的不公正」。對於此,查維斯可是一輩子沒忘記自己的出身,也一直記得自己是怎樣的人。

小學,則是進入胡利安。皮鈕小學(Julian Pino Elementary School)。小查維斯當時喜歡繪畫、棒球與歷史。尤其是很景仰19世紀的農民領袖:佐莫拉 (Ezequil Zomora),而他的高祖父(即曾祖父的父親)也曾加入佐莫拉的農民軍隊。然後是祖母帶著他們兄弟倆遷到巴里納斯市(Barinas),這樣才能進入全州唯一的中學:丹尼爾‧奧利亞利中學(Daniel O’Leary High School)就讀。

2) 軍校時期1971-75
中學畢業後,查維斯進入了那在首都卡拉卡斯的「委內瑞拉軍事科學學院」就讀。

當時在校園中,有一批進步的、強烈民族主義情操的老師。他們一方面認為軍方需做內部的改革,另方面也在校園中開展新的教學課程。他們成立了一「安德烈斯‧貝約計劃」(Andres Bello Plan):挑選一批新生(包括查維斯),不只教導學生純軍事的知識與技能,也會引進其他各種如哲學、社會科學等的課程,並且聘請非軍職的其他大學教授來校上課。讓這批年輕學生不只是純生活在「封閉的」軍事系統、而且也能接觸到更廣闊的知識與世界。

另方面,由於是身處在首都卡拉卡斯,查維斯也具體看到城市中勞動窮人的艱辛生活;這再連結上自己小時的貧困經驗,讓查維斯也更確信要致力於社會正義。

除此之外,查維斯也會參加許多的課外活動,像是:打棒球、寫詩、寫小說、劇場,以及研究19世紀玻利瓦將軍的政治想法與作為。至於在念了格瓦拉(1928-67)的「格瓦拉日記」後,他也對這位馬克斯主義者的革命家十分感興趣。

這種種的活動與閱讀,我們在事後也會看到:

一方面在像是「您好,總統」每週日早上的電視現場直播中,查維斯總統除了會與在農村或貧民窟現場的民眾、以及與電視觀眾說明自己的施政理念與作法外,也會在其中穿插著偶爾念一段詩、唱一首歌,或是講一段故事等等。這可是要有一定文藝素養的人,才能做得到。而這種會「性情發揮」的作風,也不是一般政治人物所具有的;畢竟大多政治人物,表現出來的不是太「規矩」,就是讓人覺得太「冷」、太「高」,甚至是太「呆板」。而這種的「率性」,對美國則更是如此: 直接譴責,與口頭上的對著幹! 沒第二句話好說! 或許他也如以前的毛澤東一樣,認為美國只是個「紙老虎」。
另方面,則是查維斯在這一段期間所看的書、所作的研究、所接觸的現實生活,再加上自己的反思………也逐漸為他往後「玻利瓦路線」的政治理念,打下了根基。

1974年,查維斯被選為學生代表,去秘魯參加在獨立戰爭期間,玻利瓦將軍旗下的蘇克利(Antonio Jose de Sucre)擊敗保皇勢力的「阿亞庫丘戰役」(Battle of Ayacucho)150週年紀念大會。他在現場聽到秘魯當時左翼的軍人總統:巴拉斯可將軍( Juan Velasco Alvarado)(1910-1977)的演說,深受啟發:「當統治階級變得貪腐時,軍方應站在勞工階級利益的這一邊」。事後,查維斯幾乎是讀完巴拉斯可所有的著作,他甚至可背誦出巴拉斯可一些演講的所有內容。

既然查維斯有位好朋友,而這位朋友的父親,也正是巴拿馬當時的左翼總統:托里赫斯將軍(Omar Torrijos)(1929-81),於是他也去到巴拿馬,見到托里赫斯將軍。查維斯對托里赫斯支持小農的土地改革計劃,印象深刻。而且從托里赫斯與巴拉斯可兩位執政的將軍身上,查維斯也看到:在文人政府只能服務於有錢菁英的利益時,軍人是可以出來掌控政府、為更多的窮人來謀福利。這或許也影響到他以後於1992年所發動的政變,以及幾年之後投入總統選舉。

可是查維斯卻也極度批評那前一、兩年(1973年),在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支持下、搞政變而奪權的智利右翼總統:皮諾契將軍(Augusto Pinochet)。他後來也說到:「見到了托里赫斯,我成為托里赫斯的支持者;見到了巴拉斯可,我變成了巴拉斯可的支持者。可是對於皮諾契,我則是反皮諾契份子。」

查維斯於1975年由軍校畢業。他事後也回憶: 「我一離開學院,就轉向革命運動。烏戈‧查維斯在進入學院時,只是個從山上跑下來的小子,一個只想打職業棒球的草地人(註1)。幾年後,就冒出了一個投入革命道路的少尉軍官。這個人,沒有要對誰負責,不屬於任何運動,也沒加入任何政黨;但他很清楚自己的方向。」

3)早期軍事生涯(1976-1981)
查維斯在軍校畢業後被派到巴里納斯州,作為軍方「剿匪部隊」的通訊官。當時,全拉丁美洲多少也因1967年格瓦拉於玻利維亞遭射殺,整個游擊風潮開始消退。在當地,已沒多少左翼游擊勢力的活動。也因此,查維斯有很多的空閒時間。他會參加地方棒球隊,在地方報紙上寫專欄,甚至會作為選美裁判……

有一日,他在野外發現一輛廢棄車;車上全是彈孔,車中則有一些關於馬克思主義的書:馬克思、列寧、毛澤東等人的著作。其中,查維斯最喜歡的一本,是「佐莫拉的時代」(The Times of Ezequil Zamor);這可是他自小景仰的農民領袖人物。在閱讀這些書後,他更確定委內瑞拉需要有個左翼政府。他也說到:「我到21、22歲時,靠著自習已成為左傾人士」。

1977,查維斯的單位被調到安佐阿特蓋(Anzoategue),去追剿那打著馬克思-阿爾巴尼亞侯西亥路線(Hoxhaist)旗幟(後轉「毛派」)的「紅旗黨」。看到其他士兵痛打被擄獲的農民/游擊隊員,查維斯極力勸阻、並質疑軍方的做法與酷刑方式。他同時也日益批判軍方與文人政府的腐敗;他認為:石油儲存為全國帶來巨大的財富,可是窮人沒得到什麼好處;這根本不是民主的方式。查維斯開始同情「紅旗黨」,但對它採取武力的方式,也不以為然。

1977年,查維斯開始在軍中私下建立起革命運動:「委內瑞拉人民解放軍」(ELPV);希望將來在委內瑞拉能由左傾勢力來執政。這個秘密網絡,是由查維斯與數十位同袍所組成。它的政治理念,是位於右翼政府政策與極左「紅旗黨」之間;當時並無任何行動計畫,只是想能與民間左翼團體結盟。查維斯等人,也曾與一些國內著名的馬克斯主義者:門聶羅(Alfredo Maneiro)(「基進事業」"Radical Cause"創建者)、布拉波(Douglas Brovo)等人私下聚會、討論;即使大家的政治理念未必盡同。

查維斯於1977年也娶了位女工:蔻門納涅斯(Nancy Colmenares);而她在往後幾年也生下兩位女兒、一個兒子。

4)軍事生涯後期,與「革命玻利瓦運動-200」(MBR-200):1982-1991

在組織「委內瑞拉人民解放軍」五年後,查維斯於軍方內部再籌組秘密小組:「玻利瓦革命軍-200」(EBR-200);後改名:「革命玻利瓦運動-200」(MBR-200)。至於會把「玻利瓦」這名字再拉回來,主要也是因查維斯認為自己是受到委內瑞拉三位19世紀革命先驅的啟發:佐莫拉(Ezequil Zamora)(1817-1860)、玻利瓦(Simon Bolivar)(1783-1830)與羅德里蓋茲(Simon Rodriguez)(1769-1854)。而這三位歷史人物,以及他們的想法與做法,也成為「革命玻利瓦運動-200」的三根支柱。

我們在此,先來大致了解這三位人物的狀況:

1. 佐莫拉(Ezequil Zamora)(1817-1860):委內瑞拉獨立後的聯邦派將軍。他認為整個社會騷動,是因為西班牙人對當地在經濟上的剝削,造成多數人生活困頓的結果。佐莫拉宣揚:小農在農耕上,需有土地擁有權;「自由的土地與自由人」;財富公平分配等。他於1848年九月武裝起義,被稱為:「主權人民的將軍」。

佐莫拉與農民站在一邊,反抗大地主。他推動:軍-民聯盟,而這也表現在有關他的一幅肖像:佐莫拉同時戴兩頂帽子,一頂禮帽(sombrero),一頂軍帽(Kepis)。

而這種「軍-民(都市窮人)聯盟」的做法,也啟發查維斯在執政後的方向。只是在1860年,佐莫拉於客赫德斯(Cojedes)被射殺。

2. 波利瓦(Simon Bolivar)(1783-1830):1783年,出生於卡拉卡斯的富裕家庭。年輕時曾在歐洲追隨拿破崙,加入他的軍隊。但是在1807年,拿破崙指令波拿巴(Joseph Bonaparte)為西班牙與其殖民地(包括委內瑞拉)的國王後,玻利瓦在卡拉卡斯轉而投入反抗活動。且於1810年爭取到獨立(「第一共和」,但沒存在多久即垮台)。

1813年五月,玻利瓦與同夥率軍隊再度出兵,爭取委內瑞拉脫離西班牙的控制,結果是成立了「第二共和」;而他這時也被尊稱為「解放者」(El Libertador)。玻利瓦再接再厲,於1821年創立那包括目前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巴拿馬、厄瓜多等大多地區的「大哥倫比亞」國,把大部分的南美洲組成一脫離西班牙控制、類似北方美國的聯邦,且能抗衡美國。

只是這個新成立的政府,本身極為脆弱,再加上內部各派武裝勢力的內鬥,玻利瓦只得於1828年宣布全面獨裁。到了1830年,他無法再維持整個局面,宣布辭職,準備前往歐洲流亡。途中,他病逝於哥倫比亞的聖塔‧馬塔(Santa Marta)。

玻利瓦在奮鬥一輩子、於他生命的最後,也發出:「那些投入革命的人,只是在大海中來耕地(緣木求魚)」的感嘆。(有關玻利瓦將軍的事蹟,中文方面可參閱:馬奎斯的小說《迷宮中的將軍》)。

羅德里蓋茲(Simon ‘Robinson’Rodriguez)(1769-1854):當時極為傑出的哲學家,在教育、科學、政治等方面有一定的成就與見解;是玻利瓦的精神導師與朋友。年輕時曾在歐洲遊歷,80歲後回到拉丁美洲從事教育。

對於拉丁美洲的未來,羅德里蓋茲於1828年寫到:新興獨立的政府,應尋求「用自己原有的居民來殖民美洲」,要避免更多歐洲移民的突然侵入。他也擔心這些新移民,會讓本地原住民族受制於那「比老式西班牙式運作更殘暴的作法」。可是在當時,一些拉丁美洲的政府,像是阿根廷與智利,則是置之不理;它們在擔心白人成為人口少數下,大量引入歐洲人。這只會更加在消滅原住民族。

羅德里蓋茲也指出:拉丁美洲,並非指是歐洲殖民的延伸、也非北美的南半部。它應是原住民與黑奴的大陸,其次才是白人殖民者的。

而就拉丁美洲未來發展的方向,他也警告要避免模仿外國模式,要找尋自己的原創性。羅德里蓋茲也於1828年提出:新的「西語美洲,得是個原創的事務;它的制度與政府,也應是原創的。至於用來創建它們的方式,也得是原創的;O inventamos, o erramos!「沒有原創,就會失敗。」而這種種的想法,也影響到查維斯往後執政的政策。

查維斯後來也談到當初會成立「革命玻利瓦運動-200」的念頭:「會成立『革命波利瓦運動-200』,當初並沒有什麼政治目的……它的目標主要是內部的。它首先專注在研究委內瑞拉軍事歷史,來作為我們自己軍事方針的基礎;我們當時在這方面是一片空白。」當然,查維斯也期望這「革命玻利瓦運動-200」能在將來發揮一定的政治影響。

就當時的政治理念,查維斯也指出:「(由玻利瓦、佐莫拉與羅德里蓋茲三人物撐起的)這棵大樹,一定是個圓周;它需要能包容各種的想法,右翼的、左翼的,以及那些老式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體系意識形態廢墟中的理念。」也因此我們可看到:查維斯早期整套的「玻利瓦路線」,是偏向資本主義的;它仍在形成中,是一種包括資本主義、馬克斯主義等等的大雜燴。但有兩點意思卻是很清楚:

拒斥當時強行施加在拉丁美洲頭上的新自由主義模式;
拒絕那老式蘇維埃集團的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模式。

1981年,查維斯晉升到陸軍上尉,而且是被調回到母校的軍校教書。在學校,他也積極拓展「革命玻利瓦運動-200」的網絡。查維斯會宣導有關玻利瓦的種種理念,會吸收有潛力的學生加入他的團體,也會為學生組織起各種的運動與劇場活動。成效算是不錯;在那一屆133位畢業生中,有30多位加入。

1984年,查維斯遇到一德裔、離婚的歷史教師: 瑪克絲蔓(Herma Marksman)。她在加入「革命玻利瓦運動-200」後,兩人也曾相愛、共處了數年(只是到後來,在查維斯1992年因政變坐牢後,她轉變成為查維斯強烈的批判者。兩人於1993年斷絕關係)。

另一位加入的,是埃里亞斯(Francisco Aris Cardenas)。他是個崇尚「解放神學」的軍人。他在這團體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但想法卻與查維斯有所不同。像是查維斯一直認為應直接採用軍事行動來推翻政府,但埃里亞斯卻駁斥這種「草率的」作法。

在軍中這種封閉的系統,有什麼風吹草動,都很易為人所覺察。學校一些資深軍官也曾聽到有關「革命玻利瓦運動-200」的傳聞,但找不出什麼證據,也無法將查維斯革職。可是為了防患於未然,終究把查維斯調職到阿普列州(Apure)那偏遠埃羅札鎮(Elorza)的軍營做指揮官。

查維斯到了當地,好像仍是不甘寂寞;他繼續經由組織起各種的社會活動,捲入當地的社區生活;而且與地方上的原住民部落:谷伊巴(Cuiva)與亞魯洛(Yaruro)接觸。既然當地人一向不信任軍方,查維斯於是加入一人類學者的考察團隊,與當地原住民族人交往、聚會,取得信任。這也造成他往後在執政後,引入保護原住民部落的法規。

1988年,歐邱阿將軍(Rodriguez Ochoa)給晉升為首都卡拉卡斯的市長。他很欣賞查維斯的才幹,於是也邀查維斯到市長辦公室工作。

註1:委內瑞拉的棒球實力,在全球算是強國。查維斯年輕時,也曾像古巴的卡斯特羅一樣,想加入美國紐約的洋基棒球隊。
(待續)

[草根.行動.媒體] http://grassmediaction.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