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美國經濟復蘇建於浮沙?

-孔誥烽

伊拉克大選出乎意料之外地成功,令世界各地美式民主愛好者歡呼雀躍。但美國國內的民意調查卻顯示,大選的成功並未改變國人對伊戰的懷疑。民主黨和不少共和黨人更乘機發難,主張伊拉克民主既已成功,美軍便應早日撤離,放下包袱。

華府政客的焦點,最近已由中東局勢重回美國經濟與雙赤字問題上。美國在21世紀世界體系中的地位,歸根究柢決定於它的經濟實力。若經濟一蹶不振,以軍事行動輸出民主的政策也必難持續。

加州大學洛城校區社會理論與比較史學研究所所長RobertBrenner,乃現今少數沒有以口號取代論證、還有能力對現實世界作出有力分析的左翼學者之一。他在90年代,即從戰後資本主義長時段發展的角度,指出當時美國由「新經濟」(NewEcono-my)帶動的好景,只是美國經濟長期危機中的一次小反彈。他在2002年出版《TheBoomandtheBubble:TheUSintheWorldEconomy》(Verso出版社)一書後,去年又發表〈NewBoomorNewBubble?〉的長篇論文(刊於《NewLeftRe-view》04年1月號),論證美國經濟最近的復蘇乃建立在浮沙之上,前景不容樂觀。

另一次更嚴重的危機?
根據Brenner的觀點,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發達國在50和60年代的高速增長,乃源自全球工業生產力遠低於全球有效需求的狀。70年代德國和日本完全從二戰破壞中復元,並建立起比美國更有效率的工業生產體制後,全球生產力不足的格局便被全球生產力過剩、製造業利潤比率不斷下降的局面取代。

70年代至今,世界性的生產過剩危機從未得到根本解決。其間各國經濟的起伏,只反映了各國將危機推向別國的零和遊戲。美國在1985年通過PlazaAccord迫使日圓和馬克大幅升值,使日、德的出口競爭力大降,即為兩國在90年代的長期衰退拉開帷幕,同時造就了90年代美國以資訊科技工業為引擎的經濟再起飛。但美國工業利潤比率的上升至90年代中已見頂,資金隨即流向金融房地產部門形成泡沫。美元升則進一步削弱美國工業的出口競爭力與利潤比率,形成惡性循環。

2000年美國金融泡沫爆破、經濟陷入衰退後,政府試圖通過減稅和製造極端低息的投資環境來挽救經濟。這些措施助長了消費者的過度借貸和過度消費。但被動員起來的消費力,並未有帶動製造業的強力起飛,反而被房地產市場和新興亞洲工業國──特別是中國──吸收。當下美國經濟的復蘇,主要反映在建築和零售業之上,製造業其實仍無多大起色。同時,房地產泡沫與經常帳、政府財政赤字的加速擴大,卻正為一次更嚴重的危機鋪路。到時美國高負債高消費的生活方式不能持續,高度依賴美國市場的亞洲工業國亦將陷入困境。

21世紀初的世界經濟,與20世紀初因舊有工業國(英國)與新興工業國(德美日)的巨大生產力而面對生產過剩危機的世界經濟,何其相似。上一世紀的過剩危機導致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崩潰,最後引發兩次世界大戰。新一輪的過剩危機,又將會把世界帶往何方?
 
明報  200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