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聯署聲明:我們正身在車毀人亡的世代

提要:近期,唐英年司長批評「80後」和青年人參與社會運動的『車毀人亡』論引發了極大討論,這封由年青人撰寫的公開信旨在回應並批評唐司長的言論。

請廣為傳播,聯署支持(聯署不限於「「80後」」哦)。

我們正身在車毀人亡的世代

唐英年作為下屆特首的熱門人選,在一個青年會議上所發表有關「80後」的言論。廣泛被理解成參選宣言,藉著向「80後」宣戰來向權貴充斥的小圈子選舉委員會獻媚。這明顯就是對這一年多以來由年青人所發動,爭取社會公義的抗爭的一次反撲。唐的言論不但無助解決社會深層次矛盾,卻加劇社會撕裂和階級對立。

認清結構問題、避免本末倒置

作為要求改革的公民,我們本是樂見唐英年聲稱自己感興趣的是「80後」這個現象的成因和社會基礎、背後的理念,以及對社會發展的影響。但閱畢整個發言稿,卻隻字也找不到論者如何分析社會基礎及年青人的理念。如果說年青人打出的第一粒子彈是菜園村的抗爭,那麼為什麼讓子彈飛一會之後,就能變成反高鐵、反特權、反地產霸權的社會運動?只因我們已身處在車毀人亡的世代。

車毀人亡,源自香港政治權力以及經濟命脈全都被壟斷在少數的官僚及大財閥手上。香港的財閥以地產商為主,與政府勾勾搭搭,壟斷土地,推高地價,成香港經濟上的吸血蟲。政府高官為求小圈子的選票亦為自己退休後的財源廣進,不惜跪求財閥,出賣社會利益。

香港的堅尼系數早已達0.533,為世界上已發展地區之冠,一百二十六萬市民生活於貧窮線下。中小企被高租金逼得關門大吉,市民已失去選擇的自由。勞動階層已被剝削至崩潰邊緣,卻連基本生活權利亦得不到保障。社會呈現兩極化,中產階級亦受剝削,向下流動。其實在政治及經濟都長期不民主的情況下,早已令我們的社會走向車毀人亡。當權者卻以何不食肉糜的姿態,評論「80後」而搏得sound bite和mic,叫我們如何相信香港不會走上不歸路?

誰才沒有做到權利和責任並行

政府說我們有奉公守法的責任,但現實卻沒有選舉政府、制定政策的權利。市民被灌輸有辛勞工作的責任,卻沒有合理工資、最高工時保障的權利。村民被告訴要有成全高鐵的責任,卻沒有保留生活方式的權利。正正因為種種的權利都付之闕如,不論年齡和世代的香港市民都有責任提出爭取爭回我們應有的權利。

權利和責任這一概念彷似理所當然,然而以權利和責任推論出「80後」必須尊重他人的自由和權利卻顯現是把「複雜問題簡單化」。抗爭者正是要爭回我們應有的自由和權利,當權者才是不尊重別人的自由和權利的壓迫者。「奉公守法」的公,到底有沒有履行它的公義?而法,又到底是為誰而設?我們的特區高官擁有公權力,卻沒有負責任地用來作公正的分配資源,反將種種資源包括時間、空間及金錢透過制度來輸送給早已肚滿腸肥的大財團。地產商的產權受到保護的同時,卻漠視社會責任,不斷在鑽法律漏洞來賺錢,例如建發水樓、黑社會式收地收樓、造市托樓價及虛構的示範單位等等。而政府卻處處偏袒這些既得利益者,關起門來當皇帝,通過黑箱作業的強制拍賣、高鐵撥款、政改方案,偽造民意堅持申亞,隱瞞公眾圖推核電計劃等,剛愎自用,完全沒有向市民作出妥協和折衷讓步。

社會運動,並不專屬於某個世代。從前的反殖、工人運動、學生運動、油麻地艇戶事件、基層居民運動等,參與者被殖民政府打至頭破血流。以唐英年的論調推論,難道是他們蓄意導致香港「車毀人亡」?還是他們令到今日的香港走上不歸路?反之,香港人權監察及民間人權陣線等團體指出,香港警方濫權情況日趨嚴重,社運人士因警方濫權及包庇下受傷的事件日益增加。當權者不但不反思其公權力的濫用行為,更有意誤導大眾把美國槍擊事件連繫到社運人士身上,企圖塑造出社會運動會帶來暴力和流血的想像。香港的當權者對人民已負上應負的責任嗎?

誰的思想壟斷把問題簡單化?

一直以來,香港的思想都是被單一的中環發展觀壟斷,各種社會範疇都被逼順從這種資本主義金錢至上的思想價值。學校被理解為幫大企業培訓未來員工的場地、文化藝術被扭曲成賺錢的包裝、文史哲被認為沒有市場價值而被遺棄、保衛家園被扭曲成賠償的多少、擁有社區文化的舊區被打成為經濟發展的對立面、公共的大自然環境被扭曲成地產商私有化的對象、窮人或依靠社會福利的弱勢被認為是懶人、年青人被說成不奮發向上。

自我認同為香港公民身份的我們,正正對社會有承擔責任、希望開拓各種思想上的可能性才要推動社會運動。社會是在進步的。當人民出於對香港的歸屬感和責任感而在鼓吹變革,唐英年等一眾高官財閥卻仍停留在那97前的賺快錢然後離去的殖民者心態時,兩者的矛盾又如何能不激起要求改變的呼聲呢?

發起團體:
左翼21青年組
街工青年組

聯署團體:
大專2012

「左翼21」是由一群有志於推動社會平等及進步的朋友所組建的平臺,以凝聚香港的左翼力量,建立和推廣左翼分析及主張。我們將透過討論交流、學習、出版等,介入社會時政,參與和支援勞工運動及社會運動。我們認為,一個理想的社會,必須顧及廣大勞動階級的福祉,維護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消除性別、族群之間的不平等,同時尊重不同性取向群體的權利。這一理想社會,必須依靠群眾自下而上的民主參與和推動,同時需要不同群體透過共融互助來合力創建。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站:http://left21.hk/
facebook: bit.ly/left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