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本土研究社發布 《丁不厭詐:新界套丁研究報告2017》 編制空間資訊全面呈現涉違法套丁現狀

2017年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大篇幅提及房屋問題,但對逾3,000公頃鄉村式發展地帶內涉違法套丁問題隻字不提;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上月討論丁屋發展,亦全無提及肅整套丁涉嫌違犯建築物條例和繞過城規條例問題,對確保珍貴土地資源不被濫用,政府事事迴避。

本土研究社(下稱:本研社)今日舉行記者會,發布《丁不厭詐:新界套丁研究報告2017》,內容包括了一個全面在地調查編制而成的「疑似套丁資料庫」,並拆解丁屋政策自1972年實施至今45年來,被相關利益團體透過涉嫌套丁濫用的現況。本研社期望透過套丁研究,為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提供一手土地資料,並發布「疑似套丁資料庫」,讓公眾有實據基礎合力追蹤疑涉套丁個案。

本研社套丁研究保守估計,截至2017年12月,全新界共有9,878幢屬於透過疑似套丁得來的丁屋,分佈在852個疑似套丁屋苑內,其中以元朗區(4,495幢,佔46% ),大埔區(1,864幢,佔19%)和北區(1,205幢,佔12%)最多疑似以套丁得來的丁屋,佔1972年以來獲批的42,131幢丁屋的23%,即大約每4幢丁屋就有1幢懷疑是以套丁途徑得來。這些合共佔約224公頃的土地資源,既不足滿原居民在原居村落安居樂業的需要,亦不必要地全數被用作低密度模式地產發展。

本土研究社成員黃肇鴻表示,套丁問題自80年代已然存在,部份鄉村涉套丁範圍佔鄉村過半總面積,但地政總署未見全力執法,任由新界鄉村成為法外之地。是次套丁研究報告調查發現,最大面積疑涉套丁鄉村為北區坑頭村、西頁小坑口村最貴孖棟丁屋賣價近7,000萬、最大面積疑涉套丁發展的丁屋屋苑為大埔華樂豪庭、最「一村N姓」的疑涉套丁屋苑為元朗《曉門》、最「奇則」的特色戶丁屋屋苑為屯門《海巒》,可見有組織、有系統的疑涉套丁問題嚴重,在新界無處不在。

港島區立法會議員陳淑莊表示,現在已有至少40樁民事案例揭發或涉刑事性質的套丁個案,惟政府執法部門未見跟進。套丁做法,繞過城規條例,政府一邊廂指土地短缺,卻放任珍貴鄉郊土地被濫用,破壞香港整體規劃原意。

新界西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指出,早於1987年第10號審計報告已指出,在田心村於1981年在「鄉村擴展區計劃」下推出的首個計劃,涉及收回認可鄉村範圍內的私人土地作發展小型屋宇之用,2002年政府第39號審計報告亦有就改善小型屋宇政策的運作提出多項建議。可見政府卅多年來深知套丁問題,但林鄭任發展局長時,竟將套丁行為非刑事化,做法欺世盜名,是欺騙巿民。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表示,早在丁屋政策實施後三年,政府在1975年12月去信鄉議局表示,若政策被濫用,將會取消政策。即使不取消丁屋政策,現有套丁問題明明可以用行政程序堵截,政府卻視若無睹,任由發展商對鄉村土地予取予攜,幾近同謀。

創建香港行政總裁司馬文表示,新界鄉郊地段曾有丁屋個案,在同日相鄰地段接連收到大量建屋及轉賣申請,明顯是有系統的操作,政府從未睹截,明顯失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