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交通2.0」系列:Hyperloop

「交通2.0」系列:Hyperloop

試想像這樣的一個願景:當你步入港鐵車站,將會看到幾十個超小型的月台 ,每個月台都會放有一輛空車,容許乘客以點對點的方式,送到任何一個車站。當你進入車廂,列車會以時速最高達1200公里的速度行駛,意味著由香港到北京,也只是兩個多小時!

由於每個港鐵車站都會有架空的設計,不用停站的車輛都可以繞站而過,車輛幾乎都不用加速減速,全程可以均速行走;車與車之間的距離可以很短,電腦可以同步控制所有車輛的加速及減速的速率,因此可以大幅提高班次,甚至去到兩秒鐘一班車!乘客幾乎也不用怎麼等車,基本上一到站就可以上車了。

在這樣的一個城市,由於有如此高效率的點對點集體交通運輸,私家車便幾乎沒有人使用了,而道路擠塞問題亦早已經解決,當年總總有關減少私家車數目的政策爭論,亦變得不再重要。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以上所想像的圖象將會成為事實。由美國PayPal創辦人Elon Musk提出的Hyperloop概念,就是一個不需要路軌,在接近真空管道內以音速行走的集體交通運輸系統。在有關概念提出之後一年,一班來自UCLA的學生及工程師,已經在設計如何能夠在美國落實有關的列車網絡了。

在整個世界潮流都邁向可持續交通、發展點對點集體交通運輸模式的同時,香港仍然無視現時私家車主導道路使用的問題。交諮會的最新報告指出,過去十年私家車增長40%,佔據路面交通總流量40-70%,但只佔總載客量16%,明顯是道路擠塞的主要元兇。

不過,似乎政府解決問題的辦法,仍是不停地修橋築路。這種「以車為重」、按照車輛的供應來被動地擴展道路網絡的交通規劃,亦早到了該摒棄的時候。其實近十年香港的道路增長早已放緩,總長度的每年平均增長率只有0.8%,去到2020年,交諮會報告預測有關增長率更會進一步下降至0.4%,遠低於目前車輛年均3.4%的增長率。這明顯不是一個可持續的規劃方案。

在Hyperloop等低排放集體公共交通運輸正式出現之前,儘快落實一個可持續、更重視低排放的交通規劃,實在刻不容緩。運房局與其汲汲於修橋築路,其交通策略應以需求管理的角度,限制私家車的增長,由車輛主導的運輸模式,改變為公共交通、單車網絡及行人道路並行的有機組合,改變現時「以車為重」的道路規劃。

於2015年1月8日的「2014空氣質素年度檢討」,健康空氣行動向運輸及房屋局提出「交通2.0」的可持續交通發展方針,配合國際城市的發展趨勢,擺脫過往「1.0時代」起橋築路、車行為主的思維,採用「以人為本」、人車公平使用道路的規劃模式。

具體措施包括:
1. 設立低排放區,阻止高污染、高排放車輛進入繁忙區域;
2. 於商業核心地段開設地標式行人專用區,推動由規劃師學會提出的中環德輔道中電車及行人專用方案;
3. 道路規劃由車輛主導改變為公共交通、單車網絡及人行道路並行的有機組合;
4. 推廣智能交通運輸系統,用於實時執法及疏導交通;
5. 實施阻嚇措施壓抑私家車需求,增加私家車牌照年費,並於中區實行電子道路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