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陳智遠:尋求共識與企硬抗爭的悖論

信報財經新聞      
2006-03-14
Round Table

  政改爭議,有人放在「抗爭vs妥協」的框架下分析,必然結論是民主派沒有在適當時候進行妥協,錯失政制向民主邁進的契機。有人急着說,各方政治勢力應該盡量尋求共識,加強溝通;有人則說妥協只是顯示軟弱,令當權者可以不正視群眾對改革的訴求,不斷拖延。這套分析,似是而非,放在特區政治之下,竟沒有人仔細反省,如同一貫似是而非的政治現象一樣。

  早至盧梭等政治學者已指出,除了在小鎮、小村莊,人口少之餘,居民可以就區內事務磋商、議論,才有可能出現一個共同意願,作為這個地方的共識。隨着城市膨脹、人口急升,現代城市的人口組合來自各方各面,根本沒有可能有一個共識,更何況現代政治中的政黨分野,亦趨多元、複雜,除了政治取態,更有資源再分配的政治光譜,尋求共識只是虛幻。

  後現代理論提到,現代政治必定在某種對抗的狀態中存在,民主機制就是處理這些矛盾的機制,過分擁抱尋求共識的希冀,只會沒完沒了。

  香港社群特別喜歡提尋求共識,凡是重要爭議,或牽涉利益重新整合的改革,受影響者均會以「社會沒有共識」為理由不斷拖延。大家忽略了,在尋求共識的主調之下,背後隱沒的政治暴力。

  任何人只要寸步不讓,拒絕製造共同的想法,就可以不斷保護現有體制之下的特權,情況就如有人霸佔公地,我們卻說只有侵權者願意與大眾磋商,我們才應有所行動。改革政制、消除體制不合理、違反政治公平之處,何須在共識上進行?

換取星火燎原效應

  作為改革者,一定要兩手準備,激烈抗爭不可消失,因為要推動改革,確實需要群眾走在背後,為推動改革者提供議價籌碼。但是,有一個錯覺卻是,就算採取溫和手法,卻同樣可能帶來天翻地覆的轉變。

  在此,東歐的例子發人深省。在「蘇東波」浪潮中,反對力量一直自我克制,絕少以「勝者全勝」的邏輯與專權政治周旋,反而會作出讓步,以換取當權者逐步接受改革。不少經驗是當溫和改革引入,制度缺口一開,能量卻一下子釋放,溫和措施帶來革命後果。

抗爭妥協相輔相成

  香港政制僵固,但是潛藏在公民社會內的改革力量不可輕視。現在欠缺的,卻是一個缺口,釋放民主能量。以此角度看,檢視民主運動,也許應該有嶄新思維,我們不用滯留在「抗爭vs妥協」的迷思,因為兩者應該相輔相成,並軌而行。當一種方式行不過,便應該嘗試另一路線,確保策略不斷自我優化、調整,以配合多變的政治形勢。

  另一邊廂,激進行動往往引來反彈,適得其反,而且,在沒有能力帶來由下而上的變更,盲自迷信「強硬」方式的成效,顯然邏輯錯亂。以九十年代以來香港民主改革的經驗看,任何小改變,都會帶來「雪球效應」,延續不斷,長流不息。

  因此,與其思量如何喚發人民力量,倒不如多方位準備,任何微小改革,都不應輕言放棄,而區議會的檢討,更是重要關口,因為這會牽涉地方行政的重新定位,為地區議會引進自我管治的理念,帶來的影響可以是革命性。

  爭取改革,除了爭朝夕,更要爭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