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陸恭蕙:用科學方法釐定城市發展

文匯報      
2006-04-04

 今時今日,城市如何發展,我們需要考慮不同發展計劃背後的爭論、理念和假設,再輔以電腦模擬,幫助我們找出不同的變數,以便整理出對社區的全盤影響,得出不同結果,再讓社區參與模型建立的決策,共同建立合作的環境,提出不同的意念、回應及展望,然後得出共識來建立心目中的模型。

 政府一名高官於三月二十三日撰寫文章,認為於添馬艦舊址興建新政府總部大樓是給予香港一個「顧及公眾利益之行政、立法、公用及社區設施核心」。一直以來,就中環海濱的規劃與發展,社會存在很多不同方面的意見。

 到底我們應如何決定何謂公眾利益?不論是用於此計劃還是其他計劃,我們有沒有較科學的方法釐定在發展方面的公眾利益?

今日的發展是追求質素改善

 香港政府為支撐在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人口急劇上升,長久以來不斷興建基建設施,但時移勢易,人口增長現已放緩,人們現在要求的是質素的改善。政府現在有大量計劃在手,包括添馬艦、香港仔、啟德、西九龍、大嶼山以及邊境地區;地區性的小型計劃,包括灣仔及觀塘,另外亦有特殊的地點,例如中區警署及北角的油街等都仍未有重建方案。我們應如何評估什麼是發展以上地區的最好方法呢?

 韓國的例子可能對香港有一定程度的教育意義:在五十年代尾至七十年代初,韓國政府在漢城(今稱首爾)的清溪江上堆填以興建天橋和道路,藉以提供更多路面以便紓緩交通問題。然而,由於高速公路老化、維修不斷且費用高昂,加上公路被人認為是破壞環境、對公眾健康有害及不美觀,韓國政府現已拆除清溪高速公路,令到美麗的清溪江終於可以重見天日,並讓城市固有的生態環境恢復過來。

韓國的例子值得香港借鏡

 在韓國的例子中,他們因為需要支撐更多汽車流量,所以興建多些道路。但數年之後,問題重新定位,道路及天橋拆除,那麼本來需要支撐更多汽車流量的問題怎樣了?到底是否在該交通系統的另一個地方加強了運輸量,還是該地區的需求減少了,又或是人們的態度改變了?或是結合了以上數點?

引用電腦模擬及社區參與作決定

 今時今日,城市如何發展,我們需要考慮不同發展計劃背後的爭論、理念和假設,再輔以電腦模擬。電腦模擬是一項比較新的工具,以往主要用於以人口增長來推測交通的流量,當然現在有其他用途,例如可以模擬經濟環境或社區人士態度的轉變所造成的影響。電腦模擬可以幫助我們找出不同的變數,以便整理出對社區的全盤影響。

 其中一些變數是非常難解決的問題,並且需要進一步思考。例如,到底添馬艦可否成為城市中的社區設施核心?該地區於辦公時間之後會否空無一人?添馬艦周邊的高速公路及道路會否不利健康?

 政府相信有關添馬艦舊址的計劃已平衡了各方利益,包括公眾利益及社區需要,不過亦有不少人不同意。我們首先需要查究一下「平衡利益」背後的假設,以政府辦公室為例,如果政府人員的數目改變,那麼怎麼辦?如果公務員的人數減少,行政中心就會出現空置辦公室;如果人數增加,那麼我們是否需要租用更多地方,而所隨之而起的額外人流及交通流量又如何呢?

 當電腦模擬得出在不同情況的結果後,更多類似及更複雜的決策需要決定。整個過程中主要的優點是可以讓社區參與模型的建立,共同建立合作的環境,所有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意念、回應及展望,然後得出共識來建立心目中的模型。

 假如有一個過程,可以讓我們為決策所帶來的後果達成協議,我們應否使用呢?香港實在需要重新檢視中環海濱計劃,政府可以引用電腦模擬以及讓社區參與決定中環的未來。這個過程是令人興奮及具前瞻性的,值得我們用時間來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