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教學語言政策的盲點

近日,不同持份者對教學語言諮詢文件都作出了回應,不過,討論的焦點均離不開「利益」這個大前提,問題是,他們所討論的是誰的利益?是哪一種利益?

錯將教語兩極化

討論的焦點把「英中」和「中中」放置在一個對立面。Ronald Arnett在其著作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一書中曾指出,現代社會出現了一個溝通的危機,就是把社會問題兩極化,「英中」和「中中」的議論正處於這種狀態,而諮詢文件正是始作俑者,以上落車制激化了矛盾,收窄了討論的空間。但是,為何文件缺乏了這種胸襟?這正正是本文想指出的地方。

讓「英中」和「中中」並駕齊驅這個頑固的意念是源於一個不可否定的事實,香港是一個以中國人為主的社會,但同時也需面向世界,故此,中文和英文也同樣重要。(但是,從一般人對文件的反應可知,英文的地位在他們的心中是較為重要的。)過去,多份教育報告書均強調,中文的功能是維持香港本土社會的溝通,而英文的功能則是與世界接軌,更確切地說,是維持香港的經濟生命力。相信沒有人會反對雙語並重這個想法,問題在於如何去達成。不幸地,諮詢文件偏偏選了一個兩極的二分法,把學校、教師和學生分為「英中」及「中中」。

堅持分流三假設

據過去數份教育報告書的展示,堅持把學生按外語能力分流,是直接和間接受着幾個「假設」所致。第一個假設認為,母語教學是最有效的,但同時也擔心,學生的英文水平會因而下降。第二,他們也假設香港有一部分學生用英語學習時,能如田主席在一年前所說的「辭可達意,無負面影響」。問題是,何謂「辭可達意,無負面影響」?我們會否把學多了一些英文詞彙誤以為學多了知識、等同於學習本身?最後,建議更大大假設了,公民的體現與語言無關,文件至少沒有談到這方面的重要性。讓我先對這三個假設作一點分析。

否定混合語教學

簡言之,第一個和第二個假設本身對政策的制定並沒有多大的影響,對政策影響至為重要的是一種所謂「純語境」 (linguistic purist approach)的語言教學理念。這種理念認為,混合語言教學(mixed-code teaching)是導致香港的學生之語言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若要把語言弄好,學校必須選擇中文或英文作為教學語言,兩者不可混合使用。與此同時,這種「純語境」的理念也直接使到在「中中」就讀的學生失去了在正規課堂上接觸到英文的機會,因此,他們的英文程度也必然下降。這個必然性是基於一種在理念上的偏執,把混合語言教學在香港這個特殊處境所起的作用否定了。

按筆者的了解,在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裏,如美國及加拿大,混合了學生的日常用語及主流語言(一般是英語)在教學時使用是很正常的,二者還可以在文化的層面上產生互動的效果,對語言的發展反而會有幫助,困難的地方並不在學生,乃在於老師的語言能力。因此,香港應多撥一點資源去訓練一些能以雙語混合教學的老師。

鄧惠欣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兼任講師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