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的建築物應該用來發電,而不是用電

香港的建築物應該用來發電,而不是用電

(編者註: 這是2014年9月22日刊登於南華早報的文章,原題為 “Hong Kong's buildings should be generating electricity, not using it” . 講述香港應該想辦法把能源節約起來,更要設想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

我們於今年的5月份曾經於政府的未來發電燃料組合諮詢提交意見,要求政府積極發展節能及小型/社區式的可再生能源, 來拒絕與內地聯網,還香港市民能源自主,見:http://goo.gl/SJsucS

可 惜,在5月12日的諮詢會上,不論在場朋友講述的理據多有力。環保局局長黃錦星先生最後的回應卻說,他自己在大廈設計的行業廿多年的經驗,香港的可再生能源是不可以做到兩位數字(超過10%)的比例。事實上,政府在再生能源的研究只有機電署2002年發表報告,緃使內容保守,指香港可再生能源的發電目標為: 2012年可以滿足全年用電量的百分之一; 2017年可以滿足百分之二; 2022年滿足百分之三。但,十二年之後的今天,也見不到政府把機電署建議的內容有實行出來,因此,我們不見得政府有發展再生能源的幹勁。

在世界各地,節能和發展可再生能源是大趨勢,香港已落後很多,我們必須急起直追。因此,我們翻譯此文,給大家一個思考電力自主的 角度。)

----------------------------------------
Ian Brownlee表示,香港現在並不缺已通過反复測試、可以利用建築物來開發豐富太陽能的可靠技術;香港現在缺乏的是一個願意推動此項政策、此項改變的領袖。
出版:2014年9月22日,星期一,4:17am

Ian Brownlee

一個「閃亮」的主意

這星期是世界綠色建築週(9月22日至27日),香港亦舉辦了一些活動作出響應。以往關於可持續性建築物的設計方向大多側重於如何使建築物更加節能,以及減少碳耗用量。但,香港也許是時候再向前大跨一步,把建築物增值為能源生產者。

香港今年錄得自天文台有官方記錄以來最熱的夏季,全球暖化的問題似乎比任何時候更現實、更迫切。我們都在不同方面受到這酷暑天氣的影響,我不禁奇怪為何香港不多做出一些努力,利用陽光產生 這座城市需要的一些能源?

站在窗口你就能感受到那射進來的熱氣。然後我們把百葉窗簾放下,陽光被阻擋在外,繼而開空調,用電能來冷卻樓宇的內部。其他位處偏寒氣候的地方,能源耗量最高的是晚上取暖時。香港則不同,其用電高峰是白天開冷氣的時候 – 正是當太陽在提供源源不絕的「免費」能量的時候。

太陽能業務在歐洲和中國內地均十分發達,他們都是太陽能設備的大生產商,該技術目前也已經很先進。現時全球大部份的地方都發展出不同形式的太陽能發電模式,而這也是實行更好地利用可再生能源計劃的一部份。

中國和台灣的許多建築物的屋頂都設有太陽能熱水板,跟我們一樣,這些建築物也是多層住宅樓宇;其中有很多還設有可產生電力的太陽能電池板。所以說該技術是存在的,而且是可行的。

香港一般覺得這不適合我們的高層建築物;在政府的未來能源研究建議當中,太陽能發電模式亦未佔有顯著地位。然而,如果我們想利用一些可再生能源的話,比起風能,太陽能似乎是最合理的選擇。

科學技術發展迅速,利用窗戶來發電也已經是可能的事。明亮的窗戶讓光線直射進來,並在同一時間把太陽能轉換成電能。此技術已存在,現時則在開發適合玻璃包層的建築物的設計,而香港大部份的樓宇正是玻璃包層建築物。

如果一座建築物的外層結合了太陽能電池板和可發電之窗戶,此建築物就能成為電力的生產者,而不只是消耗者;而現時幾乎全部的商業建築物皆為用電戶。

在機電工程署的宣傳下,我們現時有不少的機構和政府大樓已經在利用太陽能系統來發電。如果這設計對某些建築物是可行的,那為什麼不更廣泛地推動以遍及全香港呢?

其中一個原因是沒有動力。香港的兩間電力公司並沒有義務接收來自自家發電廠以外的電力。

政府與電力公司的管制計劃協議亦推動了電力公司發展自己的發電廠,而不是利用、購買其它公司或其他處理方式所產生的電力。

我的個人經驗是,在香港使用太陽能熱水器可以降低大約90%的成本,冬天多雲的日子裡使用電網輸電則佔其餘的10%。另一個例子是,小公寓樓宇利用安裝在屋頂上的太陽能發電裝置,樓宇的公用電費可減少75%。

那意味著電網公司需要從樓宇一方購買它們自己生產的電力。我們跟電力公司建立的是一個信貸關係,也就是說電力公司以賒購形式來購買我們的電力,再用以抵銷我們使用的電網電力。這樣的用電模式,三年時間樓宇一方就可以收回成本。而連接電網的好處是,不需要使用昂貴而又會污染環境的蓄電池。

現在是時候改變香港的用電模式了,政府應該從宣傳樓宇節約能源改為促進樓宇生產能源!有兩個簡單的步驟可以考慮:一是要求電力公司從其他可再生能源購買電力,例如太陽能,並以直接的財政措施來鼓勵投資。

第二是要求所有使用幕牆設計的樓宇,即那些外層鋪上非結構性飾板以阻擋極端天氣或其他用途的建築物,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和可發電之窗戶。另外則應該要求住宅式樓宇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和太陽能熱水器,至少用以滿足居民的部份需求。

從能源的總使用量來看,這模式對它可能不會有顯著影響;問題是,香港目前並沒有採取任何措施來利用我們最豐富的可再生能源。下一次當你看到那高高的建築物在陽光底下閃爍發亮的時候,試想一想,它應該用來產生能源,減少我們的電費,減少我們對其他燃料的依賴,以及幫助我們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Ian Brownlee是策劃及發展顧問公司「領賢規劃顧問有限公司」的董事總經理

圖片來源:SCMP, http://goo.gl/3XTU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