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社會論壇第一場,重建經濟學ABC

載於十八期監察全球化聯陣

今期包括特稿兩篇:
民主是一個烏托邦? (科里士)
散沙也團結起來----政府合約員工保飯碗遊行 (麥德正)

專題六篇:
首屆香港社會論壇總結──種子撒下,花還未開 (一隻眼 )
香港社會論壇第一場,重建經濟學ABC (阿丙)
開幕論壇發言──最低工資運動的爭取策略及經驗 (蒙兆達)
開幕論壇發言──從社區經濟思考抵抗新自由主義 (胡美蓮 )
專題論壇──對私營化的未完結討論 (麥德正)
困境與出路──記社會論壇婦女運動篇 (亞古)

國際視野四篇:
WSF is not for sale!另一個世界社會論壇是必要的! (潘欣榮)
「另類全球主義者」昂首闊步 (華倫斯坦)
今年五月,向亞洲開發銀行說不! (稻垣 豐)
引狼入室的不平等協定──馬美自由貿易協定 (朱進佳)

香港社會論壇第一場,重建經濟學ABC 阿丙

在2006年12月3日,首屆香港社會論壇假香港城巿大學順利舉行,大會以 “超越「小政府、大巿場」,共建經濟公義” 作主題,安排了七節以多面向探討香港這個既作為本土,亦作為內地重要的資本輸入地區和商貿中心出現的經濟不義問題,並嘗試提供一些出路。

全日會程內容豐富,既有港大經濟學教授談論現今主流經濟學的封閉性,並帶出現今各地不斷湧現對此經濟理論體系提出質疑的聲音和運動;亦有澳洲 “公眾利益倡議中心” 首席研究員,分享澳洲本土對世貿等國際組織帶來環境、勞工、人權、公平貿易等議題的關注和抗爭的努力;SACOM (大專師生監察無良企業行動) 及 IHLO (國際自由工會運動香港聯絡處) 跟我們介紹現今內地勞工問題的嚴峻,並就不斷推展的內地維權運動作簡介;此外,工盟的蒙兆達分享最低工資運動的經驗;婦女勞工協會的胡美蓮分享 “社區經濟計劃” 怎樣帶來經濟分享、自主參與、社群凝聚的思考;最後是區龍宇就世貿議題繼續探究…

由於內容太多,這裏將集中談論港大經濟金融學院副教授趙耀華博士的課題: “重建經濟學 001” 。大家知道,現今香港政府施政的一大哲學是跟隨 “新自由主義” 的 “小政府、大巿場” ,而這套經濟理念背後的最重要學術或理論支持,是來自當今主流經濟學派:新古典經濟學 “Neo-Classical Economics” ,新古典經濟學的主要發源地是芝加哥經濟學派,其代表人物包括美國的佛利民,又或我們熟悉香港的張五常。雖然被稱為芝加哥學派,但其影響卻不單是作為經濟學的一種觀點,而是世界各地大學經濟系教材的主流,以新古典經濟學作基礎的 “經濟學 001” ,更是美國大學生的必修科。

芝加哥學派的一大特點,是對經濟人的假設,即每個個人都是自利的,總是 “理性地” 追求個人最大利益,只要把這種利益計算量化,便能夠以 “科學的方法” 去理解社會行為。當中的社會或文化因素是可以被完全抽空的,任何經濟以外的社會價值皆被視為無相干的。

趙耀華指出,芝加哥學派對經濟人的假設正不斷被挑戰,例如一些名為 “獨裁者” 的實驗,顯示人們即使擁有對金錢的絕對控制權,也不是必然自利的,更常見是 “利他” 行為的同時出現。此外,新古典經濟學對於完全信息的假設也是不現實的,在信息不完全的現實世界,若以新古典經濟學運作,後果更可以是經濟癱瘓。需知現今經濟體系,是非常倚賴諸如公民社會、健全法制、各項自由的保障才得以順利運作的。

由於新古典經濟學時常跟現實脫節,反對運動亦在各地出現。趙耀華舉了法國 “後自閉運動” (Post-Autistic Movement) 作為例子,運動指現今的主流經濟學就像一門自閉的學說,總脫離社會現實 (而另一個常見說法,是主流經濟學假設的 “經濟人” ,放於現實生活直是嚴重的自閉症患者),對任何社會問題均套入那套 “巿場均衡” 的經濟理論模式,卻不正視現實問題,像跨國企業壟斷的出現;現今經濟模式已構成嚴重環境和生態災難;財富分配模式亦導致極嚴重的貧富懸殊等問題…都是新古典經濟學所不能解決,卻一直迴避的。這不禁教人想起 “史迪格里茲” (J. Stiglitz) 對新古典經濟學的批評:「經濟學正失陷,意識形態在凌駕科學」(economics has suffered “a triumph of ideology over science”.) 。又或我們應該好好思考 “高斯” (R. Coase) 的慨嘆:「現今經濟學就是一個飄於空氣中的理論 (數學) 體系,跟現實世界關連很少。」"Existing economics is a theoretical [meaning mathematical] system which floats in the air and which bears little relation to what happens in the real world"。漠視知識,漠視具體的經濟現象,正是新自由主義者看待事物的態度。“後自閉運動” 就是叫我們跳出這種自閉式,空想式的經濟學說,再建立多元、多價值並存,能回應實際社會問題的經濟知識。

我們就活於飄游半空的經濟論述

若我們回看本地媒體的經濟論述,這種飄浮半空,對現實經濟問題置若惘聞的報道評論不是太多嗎?像常被選為甚麼傑出華人,傑出企業家的所謂領袖,其前線員工卻生活於貧窮線,難道不正是新古典經濟學那眼中就只應有利益,錢要 “賺到盡” 的 “經濟人” 再現嗎?在傳統社會,這樣的 “領袖” 怕被稱作 “為富不仁” 才貼切吧!又或是為了增加利潤,而興建額外基建,卻不願投放資源於再生能源的電力公司,其所為無異於坑害自然生態以至香港的未來 (溫室效應下,香港能逃過變成水底城巿的命運嗎?) ,可為何電力公司越要坑害我們,其股價卻越被追捧呢?又或是主流傳媒總吹噓私有化的效率和效益,但對東隧加價帶來的交通失衡不是無能為力嗎?或是被報章讚譽為 “半年勁賺13億” 的領匯,這些編輯可知這樣的盈利實際跟房委會年代沒有大分別的?只是領匯卻是透過大幅加租,踢走小商戶,然後做到的!領匯更被海外雜誌評為 “亞洲最佳新上市公司” ,而其中一項評分標準,是 “巿場優勢” ,說白一點不正是巿場壟斷程度嗎?這是怎麼樣的 “經濟學” 視野?怎麼樣的價值觀?

重建屬於我們的經濟學

正當新古典經濟學在各地受到各種質疑與挑戰,並倡議多元、多價值取向的經濟學知識,作為 “國際大都會” 的香港亦應為多元知識生產出一分力。要建立多元、在地的經濟學,首先要擺脫西方主流知識就是普世的 “universality” 、價值中立的迷思。尤其像經濟學這種涉及人和社會的科學,更要經常警覺有沒有史迪格里茲指出的情況,學習的是意識形態,而不是知識。(尤其對國際化念玆在玆的中大校長劉遵義要更當心吧!)

要建立在地的經濟學論說,便要從本土尋求養料。對於過去我們的經濟經驗,我們多採用西方學術圈的主流模式。像香港經濟起飛,我們的教科書便總說這就是 “東亞模式” ,跟其他受儒家倫理觀念影響的國家或地區相像,香港人亦是重視倫理、忠誠、尊卑、服從的,故而有利企業營運,結果造就了經濟快速增長…從表面看,東亞模式說好像跟西方主流經濟學很不同,西方是個人爭取利益為最大動力。但若細看兩種論述,可見兩者皆是把人化約,一個是外因刺激決定行為 (利潤最大化) ,另一個是文化教條決定 (儒家倫常觀) 。結果是兩者皆可被經濟學者納入 “公式” ,當中個人都是沒有 “自主性” 的。這樣才符合主流經濟學作為一種 “科學” 以對現實作 “客觀分析” 的需要。

怎樣突破如此狹隘、單向的經濟視野呢?在傳統中國社會,商人地位一直不高,更有被貶為 “無商不奸” 的。可同時,中國商人亦有另一種傳統,稱作 “賈儒” ,賈是商賈,儒是指讀書人,文化人。就是從商的亦賈亦儒。當中以徵州一帶最享負盛名。賈儒就即是一邊做買賣,可同時亦重視個人以至家族的文化修養,賺錢是為了生活需要,可卻不是生命的全部,文化修為,從生活獲取滿足才是人生更大的滿足。像中國近代國畫大師黃賓虹,其父親便是賈儒,晚年棄商從儒,寄情山水與書畫。

這些傳統,是否能給我們更寬大的 “經濟” 視野呢?不要將經濟囿於 “有錢搵到盡” 此單一標準;又或我們是否可回朔關於經濟的一些曾有的想像,像經濟翻譯的原初意思是 “經世濟民” ,經濟的中文本意原來是為了造福大眾,這是否又會讓我們跳進另一境界的視野?

經濟學從不是一門客觀知識,其效果更常是個人品格的塑造,當經濟學不斷 “灌輸” 經濟人理念,這個社會的商科生也都成了輜銖必爭,唯利是圖的 “經濟人” 。而這,是我們這個社會值得追求的唯一價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