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回顧分組賽與16強 淺談雲高爾麾下的荷蘭

荷蘭在今屆世界盃越走越遠,雖然他們的陣容不算太強,尤其後防絕對稱不上一流,但在雲高爾的帶領下,他們在分組賽擊潰西班牙,戰勝澳洲,輕取智利,到16強反勝墨西哥,4戰全勝。筆者分析這4場比賽,總結雲高爾在排陣及戰術上的特點。

以3-5-2為根本

無論是對強敵西班牙,還是鬥弱旅澳洲,雲高爾皆排出3-5-2為正選。3人防線之中,華亞爾是負責中間拖後的一位,右中堅則是飛燕諾的迪維積,這兩人在4場比賽中皆以正選披甲。左中堅是馬田斯恩迪,但他在對澳洲時受傷,之後對智利及墨西哥的比賽入面,其位置由左翼衛戴利白蘭特擔任。


荷蘭對西班牙的正選陣容。


荷蘭對智利的正選陣容


荷蘭對墨西哥的正選陣容

荷蘭的正選左翼衛是戴利白蘭特,後來他兼職踢中堅,所以前鋒古治在對智利及墨西哥入面取代他,轉踢翼衛。右翼衛的正選是真馬特,他在頭3場正選,但在16強被華希亞治取代。

3人中場位置分配清晰,一名防中拖後,兩名較前的中場分別靠左或右。在各場比賽中,尼祖迪莊都是正選防中,史奈達則是靠左的中場中。至於靠右的一位中場中,頭兩場是迪根斯文,最近兩場是燕豪芬的韋拿杜姆。

尹佩斯及洛賓踢雙箭頭,但尹佩斯在對智利時停賽,由謝明蘭斯踢正選。

反擊利器洛賓

用洛賓拍尹佩斯為雙箭頭,防守反擊味濃,球隊主要依賴尹佩斯的技術以及洛賓的速度。兩人接應隊友的長傳後,在前場以寡敵眾,憑他們的才華去製造攻勢。

根據國際足協提供的戰術站位圖,在兩人打正選的3場比賽中,筆者發現了兩人會定時交換位置。上半場頭15分鐘,洛賓居右而尹佩斯居左。由15分鐘至30分鐘,兩人會調位,洛賓偏左,而尹佩斯在右。到完上半場前15分鐘,就變回右洛賓、左尹佩斯。

洛賓拍尹佩斯可以妥善利用對手中路防守後空間,但如果對手主守,前場空間不多,兩人便發揮不到威力。因此,這樣可以解釋到,兩人在對西班牙一戰表現特別好,因為西班牙主張控球壓前,他們的後防便有大量空位給洛賓及尹佩斯造文章。

不變的史奈達

國際足協的戰術站位圖非常細膩,會以15分鐘為一節製作一張站位圖,讓筆者可以研究到荷蘭陣式的變化與不變的地方。踢了4場比賽,荷蘭中場的分工沒有變,史奈達一直處於偏左的位置,而且比偏右的一位中場中拍檔站得更前,令到中場變成一個不對稱的倒三角形。

在陣地戰中,荷蘭主要靠邊線進攻,史奈達的角色變成左路的潤滑劑,與左翼衛古治或戴利白蘭特做配合,試圖打穿對方的右閘。頭兩場比賽,史奈達傳球最多的球員是戴利白蘭特。

對西班牙,史奈達27次準確傳送,10次傳給戴利白蘭特。對澳洲,史奈達42次準確傳送,14次給戴利白蘭特。對智利,史奈達傳球最多的球員是左翼衛古治,佔了他8腳成功傳球中的3腳。對墨西哥,史奈達最多找後備入替的左閘馬田斯因迪傳波,傳了14腳。

翼衛發動攻勢

在比賽中,接應隊友傳球最多的球員肯定最活躍,他也許是隊友們最倚靠的人,也可能是教練的特別吩咐。在荷蘭的陣中,翼衛接應傳波的數字都是數一數二。

對西班牙,戴利白蘭特接波40次,史奈達30次,分別頭兩位。對澳洲,史奈達54次,右中堅迪維積51次,戴利白蘭特39次,分列前3。對智利,洛賓接波30次,踢左翼衛的古治27次。對墨西哥,史奈達62次,左閘馬田斯恩迪60次,在比賽中踢過左、右翼衛的古治59次。

接得波多,自然傳波都多。根據whoscored.com的統計,荷蘭在今屆場均傳球最多的球員是古治,場均傳了46.5腳,第2是戴利白蘭場特,場均傳41.5次。之後是馬田斯恩迪及迪維積,第5才是史奈達。由這些數據得見,荷蘭的攻勢倚重側翼。

這裡不可不提雲高爾的一大神來之筆,就是用古治踢翼衛。翼衛是個具挑戰性的位置,一個人負責整條邊路,需要攻守兼備,擁有不斷往來兩條邊線的跑動能力。古治素來強於跑動,所以難不到他,而且雲高爾講究兩邊進攻,古治前鋒出身,出擊能力會更強,可以令邊路進攻更銳利。

防中長傳分邊

尼祖迪莊是荷蘭轉守為攻的人物,他的長傳次數在比賽中總是數一數二。對西班牙,13次長傳9次成功,數目僅次門將施利臣。對澳洲,6次長傳6次成功,這場排隊內中游。對智利,12次長傳9次成功,成功長傳次數冠絕隊內。對墨西哥,尼祖迪莊早就傷出,宜以代替者戴利白蘭特的數據為準,他14次長傳13次成功,成功長傳次數排隊內首位。

很多球隊的防中都是參與比賽最多的球員,觸球次數十分多,但尼祖迪莊的情況並不是,他不是策動者,只是一個過渡者,負責幫後衛將皮球送至兩條邊線。如果3名中堅傳到的話,他們不用勞煩尼祖迪莊,亦可以將球權分至兩邊。

根據這些分析,可以得到荷蘭這套3-5-2的進攻套路。中堅及防中是控球的第一點,翼衛是第2點,兩位偏左或偏右的中場中是第3點,例如史奈達,之後翼衛與中場中互動,聯繫前鋒。據這4場的攻勢分佈圖,荷蘭的進攻都是側重兩翼。


荷蘭近4場的攻勢來源分佈。

變招4-3-3

3-5-2是雲高爾保守第一著,優點是中路防守人數密集,能確保危險區域有足夠人數把守,但在進攻方面,3-5-2卻不夠銳利,特別面對密集防守時,尹佩斯及洛賓在中路的威脅不大。

對澳洲及對墨西哥兩場比賽,荷蘭劣勢時曾變陣做4-3-3,加重邊路進攻,擊敗對手。對澳洲一戰,馬田斯恩迪受傷退下火線,由迪比入替。華亞爾及迪維積踢雙中堅,左翼衛戴利白蘭特墮後成為左閘,迪比就踢左翼,而洛賓就會更靠邊,踢右翼。換人後,荷蘭曾落後至1:2,但後備入替的迪比很搶鏡,在左路製造到很大威脅,最後貢獻一個入球及一個助攻,帶領荷蘭反勝3:2。

荷蘭對澳洲時變陣4-3-3。

對墨西哥時,雲高爾就換走華希亞治,換入迪比。華亞爾及迪維積踢雙中堅,原本踢左中堅的馬田斯恩迪移做左閘,至於原本踢左翼衛的古治就移到右邊做右閘,形成4人防線。戴利白蘭特任拖後防中,史奈達及韋拿杜姆踢中場,迪比為左翼,洛賓為右翼,中鋒則是尹佩斯,其後就是亨特拉爾。


荷蘭對墨西哥時變陣4-3-3。

對墨西哥這一場,迪比後備上陣的表現一般,但由中路回到右路的洛賓就如魚得水。在變陣前,洛賓兩次中路過人,而在56分鐘變陣後,洛賓6次在左路過人,其中5次成功。全靠他補時在左路突破,殺入禁區,博到12碼,荷蘭才能反勝2:1。

亨特拉爾的制空權

如果說4-3-3是雲高爾的plan B,那麼亨特拉爾就是他的plan C。對墨西哥一戰,當plan B效用不大後,他用亨特拉爾入替尹佩斯。這一場尹佩斯發揮一般,加上洛賓不斷在右路發動攻勢,在中路起用一名搶點型的前鋒會有更大效用。史奈達追平的一球,就是由亨特拉爾頭槌回後。

荷蘭8強會對哥斯達黎加,預計他們會繼續先用3-5-2,但相信一時難以打開缺口,或者又要到下半場,當迪比入場後,4-3-3才能打破賽事的平衡。